小学教师在大明
字体: 16 +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御笔钦点

    万历十一年四月初九,这日天气一改前几天的阳光明媚,却是乌云遮日,春雨绵绵,如丝如缕。

    殿试阅卷完毕的第二天一早,十位读卷官由中极殿大学士张四维领头,奉召到乾清宫东暖阁,进呈殿试前十本卷子并后二百九十名排名名录,听候御裁。

    东暖阁的御位,安置的方向与正殿不同,是坐东朝西。御案前的地位有限,首辅张四维居前,依次跪下,到得许国已很局促,便走向御案北面,在张四维左首并排而跪。等成双行跪好,一起行礼。

    “众爱卿平身。”

    万历皇帝一身黑色缀金边龙袍,头戴黑纱翼善冠,显得少年英武,格外精神。

    时人一直以为,身为大明的天子就一定要穿明黄色龙袍,其实不然,想想也是啊,总穿一个色调的衣服,就算是再华贵,再漂亮也得审美疲劳。其实在不举行仪式的时候,天子的常服,通常是红色、蓝色、青色、紫色或黑色的,款式多样,美观大方,很是彰显皇家气派。

    闻言之后,众人口称万岁叩谢皇恩后起身,为首的张四维,将前十本卷子和进士名册呈上御案,仍旧返回原处侍立。

    呈上来的试卷十名试卷为显公允和皇帝的权威,还未曾去除弥封糊名,不过昨天大臣们拆了剩余二百九十人的,这前十名是谁的卷子众人已是心下了然。

    万历皇帝依着顺序,从前向后翻看着这十份卷子,他看的极为仔细,一边看一边不时的点头,显然是对选出来的这十本卷子颇为满意。

    就在他翻到第四本也即是张籍卷子的时候,万历皇帝忽的眼前一亮:

    这笔堪称大家的书法和这有汉之余韵,唐宋风骨的文风,不正是那张籍的试卷么?

    这次殿试他又能有什么妙语佳句?

    想到这儿,万历皇帝铺开试卷一折一折的细细读来。

    这越读越是面现喜色,别的试卷都是长篇大论的歌功颂德,的确是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把整个大明朝堂及底下百姓写成了治世之臣民,简直成了煌煌盛世,略略有些对时弊的看法,也不过是撮尔小疾,文饰一番提几个不痛不痒的意见。

    不错,盛世的确是朕想要的,但这摆明了不是,朕深深心中的元辅张先生多次进谏要朕勤俭节约,连朕要尽孝给母亲修缮宫殿都不行,而张先生自己呢,大兴土木家乡的屋舍修建的如同皇帝行宫一般。

    这份卷子则不然,其中利弊分析和会试中张籍所做卷子如出一辙,都是圣人之言之下大胆敢言,且言之有理,极有实践意义。

    此子所言,深得朕心!万历皇帝想着就要把这一本放到第一的位置上去。

    在万历皇帝读卷的同时,暖阁中侍立的大臣们也都在观察这皇帝的表情变化,尤其是批阅这本有争议的试卷时。

    申时行,余有丁等人见到皇帝面现惊喜之色,都是极为高兴;张四维等持保守意见的读卷官就略略显得有些沮丧。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或是叹气,只见万历皇帝抽出这本并未将之放在头名,而是和原本的第三交换了一下,也即是说,若无变动,这本争议卷就是三鼎甲中的探花卷!

    一炷香左右时间,万历皇帝看完了前十本卷子,顺序只不过调整了两三个人的,并没有大动,之后又大概浏览了后二百九十名进士名录。此刻的名录上面前十名的地方还是一片空白,就等着确定之后填写了。

    “余卿家,汝会试做主考官的时候,弥封从第几名拆起?”万历皇帝看了看案上被小太监平铺开的十份卷子微笑道。

    “禀陛下,会试向例从最后一名拆起,第一名至第五名,俗称‘五经魁’,是留在最后拆。”余有丁手持笏板闻言出列道。

    “哦?那‘五经魁’正好对上‘三鼎甲’,咱们照样,也从最后一名拆起好了。”万历皇帝哈哈一笑地说道。

    万历皇帝身旁的两个小太监,闻声动手拆开了弥封。

    第十名是浙江余姚人,史记勋;

    第九名是浙江嘉兴人,盛万年;

    第八名是浙江慈溪人,王荁,此子在江南词作极佳,素有才名;

    第七名是安徽宣城人,麻溶,乡间有高洁之名;

    第六名是浙江慈溪人,刘志选;

    第五名是江西吉水人,刘应秋;

    第四名是浙江鄞县人,周应宾,他是余有丁的同乡,入境之时便到余府拜会过了,余有丁自然能看得出这是同乡的笔迹,策论做的也是上佳,但是为了避嫌,不敢超擢,所以将之放在了张籍试卷之前,最后被万历皇帝换下。不过第四名也不错,因为这是二甲第一名,与“三鼎甲”一样,有个专称,名为“传胪”。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殿试之前魏允贞和李三才两人的上书,甚为读卷官的张四维,申时行,徐学谟三人都没敢明目张胆的如张居正当政时一般那样庇护同乡和子弟门生。

    就如同余有丁将自己的同乡和张籍并列一样,三位大佬的儿子张甲征、申用懋、徐即登三人都没有进入前十。

    随着第四到十名新科进士的名字被小太监一一喊出,阁中的读卷官们都看向万历天子前的书案,虽然他们已经大约能猜出三鼎甲为谁了,但依旧想要知道前三名是谁。

    终于随着书案旁小太监将剩余三份试卷弥封拆开,之后另一名小太监的报名声响起:

    一甲第三名,探花,山东临清直隶州张籍;

    一甲第二名,榜眼,福建晋江李廷机;

    一甲第一名,状元,浙江秀水朱国祚。

    前十名中,南方士子九人,只有张籍一个人身处北地,算是北方士子中的独苗,这也不枉张籍家中娇妻虔诚默书佛经,为夫祈福,祈求夫君金榜题名之愿。

    “三鼎甲”及二甲前七名的名次既定,张四维等读卷大臣退出乾清宫东暖阁,就近借偏殿书房缮具名单,用黄匣进呈。

    万历皇帝亲手用朱笔在第一名朱国祚的名字上标一个“元”字,以状元为代表,正式确定了三百名士子“天子门生”的身份。

    至此,殿试只待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