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十一郎传奇
字体: 16 +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箫十一郎夺魁

良久众大臣还是没有想出来解决办法,箫十一郎看着一个个装作沉思的众大臣摇头笑了。这时一个人向皇上提议道:“启奏陛下,不如让这些个文举人们解决好了,如果谁能解决这三道题,那状元郎就是他的啦,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皇上年了捻胡须笑道:“好,准卿所奏,各位文举人们,朕就拭目以待了,不要弱了我天朝上国的面子,哈哈哈……”也是,这些事就让臣下们去想吧,我是皇上何需为此动脑呢,如果事事都要朕躬亲处理,那要这些臣下有何用。不过,看样子她们也是想不出来办法吧。

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的联合使者们的规矩是,天朝必须先答出来第一题才能答第二题,然后是第三题。而且如果打不出来第一题也就没必要看下一题了。所以在威武广场上竖着的三道题只是第一题打开着而已,其他的两道题都看不到。

第一题大体意思如下,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汉朝人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这些母马和小马在分开之前已经有牧羊人确认过了,马的名单号码和特征已经给了汉朝,不过却是在一个密封的盒子里。在汉朝人答出来之后,三国人一起打开盒子验证。

开始时很多的文举人只会赋诗作画谈兵法那里会认马啊,他们都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没有办法确认那一只小马是那一只母马的孩子。失败了好多次,鬼书生也有些束手无策,不过在看见箫十一郎老神在在的样子,知道他会。

以防万一,鬼书生靠近箫十一郎问道:“你会有法子?”

箫十一郎自信地答道:“这有何难,别说区区500对母马小马,就是一万对母马和小马也不是问题。”箫十一郎刚要把想到的点子讲给鬼书生听,谁料那鬼书生急急地将箫十一郎推了出去,大喝一声:“皇上,我们有法子了。”

顿时,威武广场内的臣子宫人无不侧目,莫大丞相穿着白色的儒服丞相袍子,竟失态地站了起来,脸上神情喜忧相交,“好,别给我丢脸,给我大汉朝争光。”

箫十一郎站在威武广场中央,见皇上和恩师以及众大臣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哎,看来自己还是注定要成为盗版专业户。于是,箫十一郎面对皇上下跪道:“请陛下允许小臣一试,保证不会给大汉朝丢脸的。”

“好,准卿所奏,你放心的试吧。无论成功与否,朕都不会责罚与你的。”皇上在玉辇上挥手让箫十一郎一试。

箫十一郎懂得马性,他在大漠混了这么长时间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在大漠时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再说了这道题在那本百科全书上就有记载,自己怎么会出错呢。

箫十一郎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箫十一郎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等箫十一郎解决完之后,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的使者哑口无言,也没有用打开那个盒子验证一下。直接低头承认箫十一郎解决了第一题。然后放下第二题,等汉朝人解决。

“好,好。”莫大丞相欣慰的的说。

“有什么厉害的,这谁不会。”地下的大臣见这道题竟然如此简单,只要喂母马一点草料就解决了问题,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吗?草原人真是弱智,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大臣们对箫十一郎解决这一道题认为是侥幸,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也可以解决,不就是喂点草料吗。大臣们议论纷纷,对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不屑一顾,对箫十一郎也并不是很信服。

箫十一郎拿起皇上招待大臣的桌子上的一个熟鸡蛋道:“诸位大人,谁能把这一个鸡蛋树立在桌子上?”

大臣们一个个嘲笑的看着箫十一郎,鸡蛋这么尖谁也不能把一个鸡蛋树立在桌子上,纷纷摇头数落箫十一郎,说他胡说。

箫十一郎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又拿起一个熟鸡蛋往桌子上一磕,将鸡蛋的尖磕的凹陷进去,然后把鸡蛋树立在桌子上,“以后大家都会会的,但是惟独这第一次是最难得的。第一次是智者,第二次的便是跟随者。”。众大臣听后哑口无言,心里面还是有些不服气,尤其是那些文举人。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其他的一些文举人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有一些原先请示箫十一郎的大臣们也准备一展身手,好让箫十一郎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者。不过,一个个乘兴而上,败兴而归。

最后实在是不行了,众大臣才推到箫十一郎身上。轮到箫十一郎时,箫十一郎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箫十一郎得胜。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的使者愕然,不是说大汉朝的人绝对打不出来么,怎么这么一会就让一个人答出来两道题了。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沙俄和高丽帝国的使者让大汉朝人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一些大臣和文举人凑过来,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最后还是让箫十一郎来解决,箫十一郎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的使者们彻底傻眼了,纷纷低头向大汉朝认错,请求大汉朝原谅刚才自己等人的无礼。

皇上低头不语,箫十一郎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听那文武百官纷纷起哄:“这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竟没一人比得上我大汉朝一个刚刚十六岁的少年,还敢口出狂言,可笑复又可耻!”

“雕虫小技尔尔!”

“两国的使者,你们可要记好了,你们要划过来一千里土地的,可不要忘了,呵呵呵。”

羞得那帮沙俄帝国和高丽帝国的使者团一片沉寂,不再言语挑衅。

至于真不真的要那千里土地。大汉朝和两国使者再商量,箫十一郎名真言顺德当上了状元郎,没有一个人在反对,就是连窦天德也不好意思反对。鬼书生是榜眼,另一位窦虎是探花,科举考试之文举到此结束,明日皇上将亲自为三位脱颖而出的状元榜眼探花授予光荣称号,完成授礼后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岁皇上观看武举人比赛角逐武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