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机密
字体: 16 + -

第7章 金鳖岛三定封神,昊天降世投凡胎

    先说帝辛见苏护当面诤言一番,不能遂愿,虽准费仲、尤浑二人所奏,又不确定他是否会将女儿进贡深宫,以满足自己享乐之愿,正左右踌躇不悦。只看见午门内臣前来禀告,俯伏阶下,奏道:“臣在午门,见墙上冀州苏护题有反诗十六字,不敢丝毫隐瞒,还望大王定夺!”

    随侍官将午门内臣手中竹简铺在御案之上,帝辛一见,哪里还能忍住,当即破口大骂:“永不朝商,好一个永不朝商,苏护你这老匹夫怎敢无礼,蔑视朝纲,孤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杀你,更令你归国,你还敢写反诗于午门,辱骂朝廷,当真罪无可恕,传令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召集六师,孤王御驾亲征,必灭其国,以泄心头之恨。”

    当驾官宣鲁雄等见驾,不一会鲁雄等三人来到龙德殿。

    帝辛道:“今日苏护反商,题诗午门,辱骂朝纲,天理不容,法纪难恕,尔等三人统人马二十万为先锋,孤亲率六师讨伐冀州。”

    鲁雄听罢,低首暗想:“苏护乃是忠良之士,向来忠义,不知是何事忤逆大王,如今大王欲御驾亲征,冀州怕是休矣!”

    不过鲁雄还是为苏护辩解道:“苏护得罪了大王,又何需劳大王御驾亲征,朝歌强将如云,况且现在各路诸侯俱在都城尚未归国。大王可派一二路征伐,擒拿苏护,明正其罪,既不失我大国讨伐之威,又可告诫众诸侯,何必大王御驾亲征,深入险地?”

    帝辛听闻鲁雄之言,也觉有理,之前不过盛怒,现在平息之后,问道:“四侯之中,谁能担此重任?”

    费仲在旁建议道:“冀州乃北方崇侯虎的属地,何不派崇侯虎征伐苏护,一则名正言顺,二则也显大王宽仁。”

    帝辛即准施行。

    鲁雄在侧,自思:崇侯虎乃是贪鄙横暴之夫,提兵远出,所经之地,必遭其害,到时黎民百姓如何能够安身,现有西伯姬昌,听说此人仁德四布,信义素佳,何不保举此人,也可两全其美。

    帝辛正命宦官传旨,鲁雄连忙道:“崇侯虎虽然镇守北地,但他威信不足,不能服人,微臣担心此行不能伸张朝廷威德,臣听闻西伯姬昌仁义无双,朝歌城内外皆有耳闻,大王不如派西伯假以节钺,说不得苏护迫于压力,或许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将苏护擒来,以证其罪。”

    帝辛识海中禁制虽得昊天上帝帮忙延缓一二,却还需要与那禁制争斗一番,因此外人看来帝辛乃是思考良久,这才全部准奏。特下旨令二侯秉节钺,征伐冀州。

    下令让使者持旨到显庆殿宣读不题。

    只见四镇诸侯,正与商容、比干二相饮宴未散,忽报:”大王有旨!“

    众人大惊,忙问道:“不知出了何事?”天使道:”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二侯出席接旨,跪听宣读:

    诏曰:“孤闻‘冠履之分维严,事使之道无二。’故‘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违命。’乃所以隆尊卑,崇任使也。兹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纪纲已失,赦彼归国,不思自新,辄敢写诗午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故兹诏示汝往,钦哉谢恩!”

    天使读毕,二人谢恩平身。姬昌对二丞相三侯伯道:“苏护此来朝商,并未进入龙德殿,未曾参见大王。今诏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语从何而来?况且苏护此人一向忠义,建立不少军功,午门题诗,只怕其中有什么误会,也不知道大王听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微臣恐天下诸侯不服,还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问清楚苏护所得何罪,若是证据确凿,微臣愿效犬马之劳。倘若言过其实,也好阻止一二,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比干言道:“西君候所言极是。”

    崇侯虎却在一旁道:“大王旨意已经颁布下来,君无戏言,谁敢抗违?何况苏护题诗午门,必然不会是空穴来风,毫无证据,大王岂会无辜迫害有功之臣,当今诸侯八百俱在朝歌,我等若都不遵王命,大肆猖獗,诸侯不尊王命,莫非是想造反不成!”

    姬昌眼睛一转,道:“北伯侯所言极是,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苏护乃是忠良君子,素来忠心,忠信为国,教民有方,治兵有法,数年以来,并无过失。今日大王不知为何人迷惑想要兴师问罪于功臣,这一举动,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只希望以后不动干戈,不行杀伐,君与民乐,周易之中兵乃凶象,所过地方,必有惊扰之虞,又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更是师出无名,不该在这盛世之中出现。”

    崇侯虎心中本就只忠于殷商,哪管姬昌所言,当即道:“西伯侯所言固是有理,却不想想若是空穴来风,大王如何会下此旨意,永不朝商之言,谁又敢乱说,西伯侯还要为苏护掩饰什么,莫非其中还有西伯侯参与不成?”

    崇侯虎一句无心之言,顿时让姬昌惊慌失措,不敢再言,道:”既然如此,北伯侯可领兵先行,我领兵随后便至。“

    见姬昌如此推脱,崇侯虎拂袖而去。

    姬昌见崇侯虎离去,又对二丞相道:“崇侯虎领兵先去,姬昌暂回西岐,领兵再进。”

    这才各自离去。

    次日崇侯虎亲下教场,整点人马,辞朝起行。

    因朝歌接下来并无大事发生,昊天上帝也跟着崇侯虎一起前往冀州。

    且言苏护自从出了朝歌,率领众士卒日夜兼程赶回冀州。苏护长子苏全忠得到消息,率领诸将出城迎接。城外父子相会,众将拥护入城,帅府下马,众将到殿前相见。

    苏护道:“当今大王失德失政,前些日子天下诸侯朝觐于朝歌,也不知是哪一个奸臣,私下对大王说吾女姿色非常,于是昏君宣吾进殿,原意是想将吾女选立宫妃,当时被吾当面谏诤,不想那昏君大怒,下令拿下于我,想治我一个不尊王旨之罪。幸而当时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那昏君才愿意将我放回,却想我主动送女进献。当时心中不快,一时冲动,又题诗句于午门而反商,此时那昏君必点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这几日多加训练兵马,多多准备滚木炮石,防止昏君前来攻城之祸。”

    诸将听令,日夜堤防,不敢稍懈,以待厮杀。

    诸将离去,苏护之子苏全忠道:“今日如此情况,西伯侯可有什么说法?”

    “那时情况紧急,哪有时间面见西伯,不过此事一生,西伯侯定会派人前来,倒是再议此事。”苏护摇头道。

    “如此甚好,不过父亲还是需要去问问西伯侯的意思……”

    大殿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话说崇侯虎领五万人马,即日出兵,离了朝歌,望冀州进发。

    但见:

    轰天炮响,震地锣鸣。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震地锣鸣,万仞山前丢霹雳。旗旆招展,叁春杨柳迎风,号带飘扬,七夕彩云蔽月。枪刀闪灼,叁冬瑞雪铺银,剑戟森严,九月秋霜地白。腾腾杀气锁天台,隐隐红云遮碧岸,十里汪洋波浪滚,一座兵山出土来。

    兵马正行,所过府道县,不止一日。前哨马来报:“人马至冀州,请千岁军令定夺。”

    崇侯虎传令安营,怎见得?

    东摆芦叶点钢枪,南摆月样宣花斧,西摆马闸雁翎刀,北摆黄花硬弓弩。中央戊己按勾陈,杀气离营四十五,辕门下按九宫星,大寨暗藏八卦谱。

    崇侯虎按下营寨,早有报马报到冀州。苏护问道:“哪路诸侯为将前来讨伐?”探事回道:“乃北伯侯崇侯虎。”

    苏护哪会不知道崇侯虎对殷商乃是忠心耿耿,不管此时对自己,还是将来于西伯侯都是一大阻碍,立马拍案而起,大怒道:“若是来的是别镇诸侯,还能商议一二,崇侯虎此人向来残暴不仁,根本不会与我等商议,还不如乘此机会点选兵马,杀他个片甲不留,以振军威,若能于乱军之中杀了此人,也算为百姓除害。”又传令点兵,准备出城厮杀。

    众将听令,各自整军出城,但听得一声炮响,呼声四起,杀气振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