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机密
字体: 16 + -

第4章 封神起人王遭禁,女娲宫昊天遭劫

    帝辛身旁的侍从喊道:“有奏出班,无事朝散。”话未说完,只见大殿右列之中走出一人,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口呼道:“老臣商容身为宰相,执掌朝纲,今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老臣恳请大王率文武百官驾临女娲宫进香。”

    帝辛目光呆滞,疑惑道:”女娲有何功德,需要孤王亲往为她燃香。“

    商容心中大惊,心想这帝辛如何能忘女娲娘娘大德,又不得不解释道:”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女娲娘娘怜悯众生,奔波劳累采集五色石子,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祀以报答她的恩情。今朝歌祭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运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护国庇民之正神,大王当往行香!”

    不止殿上大臣惊讶,就是昊天上帝也是惊了一跳,需知这帝辛可不是才刚刚上位,每年三月十五都需要祭祀女娲,为何今日会口出此言。

    又见帝辛目光呆滞,似被人控制,昊天上帝不敢怠慢,手中法力探入帝辛识海,却发现有大神通者给这帝辛下了禁制,蒙蔽了心神。

    不过也正是因为昊天上帝触碰禁制,那禁制的主人将那禁制的威力稍减一分,帝辛心神一时清醒,道:“准卿奏章!”

    一夜无话。

    次日三月十五,帝辛乘坐辇椅,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只是这一回,帝辛不来还好,就因为一次进香,惹得四海荒荒,万民失业。

    正所谓:“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

    “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王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

    在女娲宫门前,帝辛走下辇椅跨入殿中,亲自燃香祈求来年国泰民安。

    帝辛之后再由大臣一一上前燃香朝贺女娲娘娘圣诞。而此时帝辛则在一旁观看殿中美景,怎见得?

    殿前华丽,五彩金辉,金童对对执金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君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帝辛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袭来,顿时帘起珠乱,让一旁的昊天上帝惊骇万分,女娲宫中自有女娲法力守护,怎会无缘无故出现狂风,一时间飞沙走石,昊天上帝躲之不及,阳神随风而去,直到半空才停下。

    昊天上帝回头一看,却看见后边一人身着衮龙袍,头戴冕冠,足下穿一双丹靴,脸上流露出几分威仪,只不过此刻此人脸上苍白的不见一丝血色,即便如悬胆下的匀称双唇也是如此。这人旁边还有一位中年美妇,看着装,玄裙莲靴,黑纱裹体。观面相,娥眉娆情,凤目含春。果真是纤体玉娇妾,烟雨妩媚娘。

    “多谢兄长出手相救。”昊天上帝朝鬼帝拱了拱手,道。

    “既是兄弟何必多礼,只是不知贤弟刚刚为何如此窘迫?”鬼帝轻咳一声,白绢之上隐隐之中还有些血丝,鬼后正在为鬼帝抚平胸中恶气。

    “兄长有所不知,神仙杀劫将起,小弟奉老祖法旨下界转世投胎以便封神,不想却发现当今人王被人禁制,今日本是女娲师姐圣诞,人王前去进香,怕是有人想要生事又担心小弟碍手碍脚,故而一阵风将小弟吹开也好方便他行事。”昊天上帝脸上略有怒气,想来心中甚是不甘。

    “陛下,陛下……”突然云中传来一阵女声,却是瑶池金母那焦急的声音。

    “可能是弟妹知道贤弟遭难,特来寻你,不过既然弟妹已经来了,我夫妇二人也就不打扰贤弟,就此后会有期。”鬼帝道。

    “不知兄长此番前往何处?”昊天上帝随口问道。

    “贤弟既说人间神仙杀劫将起,人王遭人禁制,为兄就去人间看看情况如何。”鬼帝夫妇大笑而去。

    昊天上帝望着鬼帝离去方向,心中羡慕万分,不知何时自己才不用如此精力交瘁,何时才能像他夫妇一般逍遥天地间。

    “陛下,西昆仑之主送来请帖,说是将开蟠桃大会。”瑶池金母在玉帝耳边轻轻道。

    “西昆仑之主?”昊天上帝轻轻一笑,沉吟片刻,半晌道“让龙吉去参加蟠桃大会。”

    “也好。”瑶池金母随意的点了点头,似乎对这所谓的蟠桃大会丝毫不上心,又问道,“那件事情?”

    昊天上帝点了点头。

    昊天上帝同瑶池金母返回天庭却发现自己无法入体归魂,这才知道自己合该转世重修方能得证大道,又想起帝辛朝拜女娲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让王母取来昊天镜,看完之后大呼“祸事”,交代王母掌管天庭大小事务,自己连忙赶往下界,希望还能来得及。

    瑶池金母见昊天上帝匆匆忙忙赶回下界,便来到养心殿后一处神秘之所,有一口井,喷吐青光,聚而不散,形成一道直通天宇的光柱,破开无数雷云、罡风,直奔三十三重天。

    拔出头上金钗,一道法诀打出,一道金色光柱照耀,露出一道门户,瑶池金母从容步入,而后光柱恢复如初,看不出丝毫变化。

    而其中时空流转,无数荧光点点在其中飞逝,而后停顿下来,瑶池金母稳住身形,环顾四周,入眼尽是灰蒙蒙一片。

    从身上取出一片指甲大小的星辰碎片,只见那碎片周身闪烁银色微光,不一会便朝一个方向飞去,瑶池金母见状紧随其后,不久便见到一座银色宫殿。

    宫殿上镶嵌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珍珠玛瑙,一闪一闪的,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见到这宫殿,瑶池金母露出喜色,正要出声,但见宫殿大门突然打开,一道温和的女声传出:“不知妹妹来此所谓何事?”

    “姐姐,妹妹来此只为向姐姐借一个人。”瑶池金母笑着道。

    “那个计划开始了?”宫中女子喃喃细语。

    “妹妹且先回去,姐姐定当助妹妹一臂之力。”宫殿中女声道,瑶池金母的身影渐渐消失。

    只见那女子手中一点银光击出,与宫中一颗珍珠相碰,一道紫色光华闪过,露出一道儒雅的身影,“不知母亲传唤孩儿有何要事?”

    “汝该下界一趟,助昊天上帝一臂之力,也好得些功德,修得正果。”女子口吐仙音,周身散发银光。

    “谨遵母亲法旨,孩儿这就下界。”男子化作一道紫光,投入下界。

    话说王母回到天庭,却发现自己的银钗消失不见,需知当年鸿钧老祖签点自己二人成为昊天上帝、瑶池金母,掌管天庭,临别之时送了两件法宝给自己,昊天上帝的乃是昊天镜,而瑶池金母的则是金银铜三钗,却是不想这才多久,银钗就消失不见。

    瑶池金母掐指一算,这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是自家女儿龙吉偷盗银钗玩耍,但却不小心让银钗跌落凡尘,需知此物乃是道祖亲赐,就连瑶池金母都不敢将此物丢失,一时慌慌无措,终究还是爱女心切又担心道祖知道之后责罚,于是打算将龙吉贬落凡尘,嘱其苦修,日后自有回归天庭之时,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是天意。

    不说瑶池金母家事,却说昊天上帝那日到底看到什么,竟然如此惊讶,话说那日狂风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瑞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帝辛一见,果然神魂飘荡,识海中禁制发作,陡起淫心,自思:“孤王贵为大王,富有四海,虽有三宫六院,但却没有如此绝美之人。”于是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众臣以为帝辛是要歌颂女娲娘娘功德,连忙将四宝取来,献与帝辛。帝辛深润紫毫,在女娲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帝辛写完,只见首相商容拜伏在地,惊慌失措的道:“女娲娘娘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求大王前来进香,是为了祈求福德,使风调雨顺,兵火宁息,万民乐业。今日大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如此得罪神灵,女娲娘娘如何肯赐福我朝,庇我大商。恳请大王用水将这诗文洗去,不然天下百姓看到此语,必定传言大王无才无德,难以掌管朝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