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天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巨棺

    sat jan 03 08:42:08 cst 2015

    精雾蒸腾,如水烟蒙蒙,看不分明,一座数丈高台矗立,形如圆锥,共分九级,每丈为一阶。虽不宏大,却古意盎然,充满岁月的痕迹。金石为基,明玉为台,光泽闪耀,玉华流转,其上符文闪烁,灿灿生辉。

    “金玉台!”一尘震撼,怎会见到此物?传送阵分多种,有定向传送,有不定向传送。定向传送只能在两地建立相应阵门,进行传送,局限性很大。这是现在普遍的传送方法,各个巨城之间,或帝国之间,需要专人守护和启动。不定向传送是建立强大阵门,靠空间晶石辅以巨大力量强行贯通目的地,这种传送消耗巨大,一般人难为。相传远古年间,穿行各州无需建立庞大的阵门,因为阵门耗材甚巨,且建造困难,只能建立在族内重地,非大教圣族不能有。金玉台靠空间神则传送,只需注入灵力启动空间符文便可传送。

    而金玉台小巧,放入戒子空间可以随身携带,不必固定在一处,这样穿行各州方便至极。然而金玉台虽便于携带,但材料更加难寻,金石为石中之宝,它坚硬无双,更重要的是具有穿越空间之力,而明玉尤其重要,它能承载神则且易于反复激发。

    即使两者具备也不可能构建金玉台,不说制作方法难寻,就是阵法大师也不行,唯有懂得空间之力的神人才能刻画,因为他需要繁复的空间符文。这样的东西一般人怎能拥有!

    而今却在这里见到一座,每位神明根据个人的能力制作的金玉台又是截然不同,看其繁奥程度非一般金玉台能比,一尘如何不震惊,若是此物流传出去,那将引发滔天波澜,要知道远古时期此物本来就不多,经历两次神战,世间更是仅有,岁月悠悠,上古至今再未听闻,要是拿到外界,就是圣人见了也要打破头颅。

    一口丈许巨棺在金玉台上,悬空沉浮,精雾遮笼,看不分明。一尘强自按下内心的激动与震惊,抬头仰望,自上而下共九阶,最上为一,最下为九。他拾阶而上,每一阶都有一丈高下,金光耀眼,仿似纯金铸就,踏足其上,定睛四望,一股金锐之气扑面,仿佛能刺穿身躯,毫芒点点,第九阶刻绘有九星,分别为,文、破、廉、禄、巨、武、弼、贪、辅。星辰与字互相转换,每一个字都光华熠熠,耀人眼目。一尘双足猛踏,足有数万巨力,“轰”一声震响,双脚被反震的生疼,“哎!看来是拆不了了!”他口中自语。这要是让圣人听见了,非得拔了他的皮。有人竟然要拆金玉台,就为金石吗?在这神人不显的年代,就是一万堆金石也换不来一座啊。

    一尘身姿再起,来到第八级阶,依然是金光夺目,刻绘无数,八卦镌刻,上乾下坤,而后艮、巽、震、坎、兑、离分列两侧,阴纹与阳纹分布于每个字的下方,尽显神秘。竟然是先天八卦,一尘震惊,要知道先天与后天可大有不同,后天八卦乃周文王根据坎字演化而出,虽然包罗万象,五行圣术更是惊艳古今,但文王必定止步于圣者层次。而先天八卦乃人皇伏羲所创,它包含八决,震古烁今,光耀千古。据传人皇当年为开创神术历尽千百劫难,他经常遥望天宇,揣摩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规律。人皇身具大气运,早年他曾遇到一头神驹,和一只神龟。神驹说马不像马,说龙不像龙,被伏羲称为龙马,非大气运之人不能得遇。龙马背上生有符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神奇异常。人皇不明所以,而神龟背部符纹更加神秘,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两者结合,他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阴阳之变。终得八种不同符文即八卦八决。

    一尘一边回想古籍所载,一边细心研磨,若能明悟其中奥义,哪怕一丝也足够受用终生了。可是终究一尘修为太低无力得悟。片刻后他再次纵跃踏足第七阶,仍然光亮炫目,一层金辉遍洒,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在轮转不停,组成一方天地,自成一系。一尘仅仅驻足,随后再次纵身,六层之上镌刻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天干地支交汇仿若演化千古。一尘再上,五层之上依旧为金石铸建,五行刻画,金、木、水、火、土代表天地间的五种极致力量。它们明灭不定,金霞飞舞,演变世间万物。第四层仍然金辉蓬勃,绽绽华彩。四象东、南、西、北衍射,构成天地空间,容纳一切。三层为天、地、人三才。二层为阴阳、乾坤两仪。一层之上玉光冲霄,数米方圆明玉镶嵌,太极演化漫天星辰、一尘竟然在其上发现了紫微,明显和而今的星空不同,明玉一角为九州大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深海大泽广阔无垠。周围空间符文铭刻,深奥难懂,中心处一道指针黑白相间,此刻正指向峦州昆仑山脉。一尘知道,只要灌注灵力,金玉台便会携带自己穿越进入指针所指坐标。他来到棺前驻足,通体为青铜铸造,已然绿锈斑斑,甚至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了,足见其陈列在此不知多少年了。巨棺悬浮,其上图画交错,一副又一副。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四象镇棺,纳八方精气,不断滋养,一尘震撼,何等人物竟葬与此,并且精气汩汩,灵力浇灌!尤其朱雀顶部一颗鸡蛋大小的明珠光芒内蕴,不定时间一丝灵力流淌而出,透过青铜古棺上的符文向内浇灌。

    “元精宝珠!”一尘激动,竟然有此造化,元精宝珠乃先天之宝,它与天地同生,凝聚无量元精于内,世所罕见。虽然此物历经久远岁月,元精不多,但对于一尘来讲却也足够了,如果日夜佩戴,元精时刻淬体,好处自然颇多。若是吸纳入体,相信一尘定然会再上一阶,迈入天境二层天。要知道修为越高,进阶越是艰难,不仅仅需要对大道神则有更高的感悟,还需要足量的精气猝炼躯体,然而若要达到完美,元精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至纯至净,与这方天地同生。躯体与神我相辅相成,两者若达到完美,那前路不可限量,却自古少见。

    一尘并未着急摘取,他对棺中所葬更为好奇,他纵身而起,悬停于空,双臂用力挪动棺盖。“嗯”他双臂推动,好歹万斤巨力应有,可是此时棺盖却纹丝不动。“怎会封闭如此严密?”他自语,而后力量再增,达到数万斤之巨,可惜,棺盖依旧不曾移动半点,一尘双臂猛推,十数万斤使出,整个青铜棺都在摇颤,将要被推下金玉台,可是棺盖却稳如磐石,严丝合缝。一尘细查,并未发现特别之处,他思绪翻飞,认真观看,却未注意,此刻被混沌光柱洞穿的大阵已然不稳了,随时会崩溃。

    “咦!”一尘轻声,他突然发现沿着棺盖缝隙有一层元精在流转,隔绝内外,使盖与棺之间紧密贴合。他探出手掌将元精宝珠取下,贴身收好,再次用力推棺盖,“吱”一声金属摩擦之音刺痛耳鼓。“嘭”一股至纯至精之气冲霄,一尘倒飞,在石壁之上留下一人形大洞,而后跌落在地,他眼中阴晴不定,这是什么?一股气流而已,竟然将自己掀飞,若非身坚骨硬早就浑身碎裂了,尤为特别的是竟然如此精纯,元精都难以望其项背,足以称之为精中之精。

    一尘再次来到棺前,探头而望,“嘭”一尘再次倒飞,这次却是主动后撤,他看到了什么,使劲摇头,稳定心神,曾经预想棺中可能骷髅灰败,可能躯体腐烂,甚至可能什么也没留下,他从未想过里面竟然躺了一个活人。而且容颜绝世。好半晌再无动静,一尘再次来到棺前,女子平身躺卧,仙颜玉容,面带笑意,肌肤微泛红润,双眸轻闭,仿佛陷入沉睡之中,她一身素衣,洁净无瑕,发丝乌黑亮泽,一双玉手胜过羊脂白玉,十指扣笼,搭在腹前。整个躯体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精雾,淡如水烟,却精纯的令人难以置信,更为奇异的却是内敛其身,难以扩散。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晶莹薄片悬浮身躯之上,通透晶亮,即使世间最纯净的水晶也不能比拟。精雾竟然由它散发,镇封了整具身体。一股股的波动在女子周身翻滚,那是她强大的气机自主而发,虽然外露了一点点而已,但是给一尘的感觉仍然强悍无比,难以估量。棺壁之上寥寥数字,皆以指力所刻,一尘惊叹其肉身强横到了何等地步,自己数万斤巨力之下青铜古棺都未损丝毫,而此指力却深透半寸。‘今,道精隔世!再见?岁过百万!’一股苍凉悲苦之意尽显。

    “轰”天地在暴动,大阵轰鸣,即将破碎。一尘尚未来的及反应,金玉台内一道精芒灌注,金石光芒冲天,玉台闪亮,空间符文急速运转,整座玉台笼罩之处朦胧而幻灭,就要破空而去,显然早已被设定,当大阵将要破灭时,金玉台会穿空而去,只是未曾料到一道混沌光柱竟然击穿了坚固大阵,一尘降临其上,否则无尽岁月以来绝无人能破。一尘心急如焚,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是走还是留,青铜巨棺就不必想了,必定其间还停放一人,他不想碰,也着实不敢碰,仅仅那股气机就吓死人。但是金玉台他不想错过。一瞬间而已,空间涟漪轻荡,唯留四周空空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