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鞭
字体: 16 + -

第8章 冰释之酒

    李世民从来都不会闲着,青松鞭法和狼毫笔法,每天都闭目养神,聚精会神,在心里练习及研究也不记得有多少遍。

    李世民每天的打坐,都有新的领悟,新的收获。

    李世民闻鸡起舞,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每天都趁着黎明的黑暗,飞身骑上特勒骠,一阵狂风似的来到华山。

    特勒骠每到黎明黑暗之时,必定起来,做好准备,等待李世民飞身而来。特勒骠自与李世民从泰山之巅后来,似乎对李世民已经很懂,有时李世民正想到它,它早已来到了他身边。李世民想快时,它便快,想慢时,它便慢,从来都都用他去主动招呼。李世民觉得是青松鞭法让他与马沟通,更顺其自然了。

    李世民不知道,他的特勒骠在泰山圣地的时候,老者已亲自调教过。老者早推算出,在日后李世民必须要靠特勒骠战胜关键的一仗。

    李世民也不知道,他能读懂特勒骠,其实特勒骠也读懂了他。特勒骠早已明白李世民,视李世民为知己。它已经做好准备要为知己竭尽全力,直至自己的生命最后一刻。

    李世民来到华山,找个无人能到的地方,练习青松鞭法。

    李世民都是在其他人准备起床的时候回到住处,所以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出去过,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经过青松鞭法的练习,白天的李世民精力异常充沛,他白天大部门时间都是在大花园,与将领和谋士们讨论研究国家、军事、百姓等,有时到军营中练兵、排兵布阵。他觉得不但自己要强大,更要让国家和军队都强大起来!

    李世民受狼毫笔法的启迪,在大花园引导大家以军事体制为话题进行讨论,讨论使人明辩是非。

    李世民通过大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各抒己见,发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朝廷、军队、百姓、粮食,这四者要怎样才能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呢?

    李世民在不停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四者融合,又使国家强大,又使军队精强,又使百姓安居乐业,又使粮食成为永不缺少,又要如何做才适合现在的战乱,才对大家都有利,才有利于推行呢?

    李世民把自己关在书房,吩咐秦琼在门外守着,不让任何人靠近。他们不知道李世民要做什么,也不敢多问,唯有在门外焦急地等。

    李世民用狼毫笔心里默念着狼毫笔法,在白纸上不停地写着,写了一张又一张,改了一页又页……

    李世民在书房二天了,日夜不停地写,不吃不喝。他不敢大意,这是他第一次使用狼毫笔,而且这一次又是那么重要事,关系着每个人,关系着天下的安定。

    第二天中午,李世民推开了房门,对秦琼道:“要吃饭了。”

    在门外的人也听到了,忙着把早就准备好饭菜拿进来。

    房玄龄道:“秦王,你已经二天没吃没喝了,要注意啊。”

    李世民道:“不要紧张,现在不是吃了吗?二天而已,就是二十天没吃喝的人现在都很多,我很快就会改变这个局面了。”

    大家听到都非常开心,虽然暂时都不知道李世民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但就是很相信他有这个方法和能力去改变。因为李世民从来都不会做没的把握的事情的,既然说了出来,就肯定是想出了办法。大家都是狂喜啊。

    房玄龄道:“秦王,你这二天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情啊?”

    李世民道:“我不但想了,还做出来了方针。现在十二卫有太多问题了,我制定了十二军。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啊,秦琼你也有一份功劳。”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秦琼也二天没吃东西了,就赶快招呼他也坐下来跟李世民一起吃饭。

    李世民道:“你们都有功劳,我主要是在你们讨论出来的结果上,再加上修改的。”

    房玄龄道:“难怪你组织我们讨论这个啦。”

    李世民道:“是的,你功劳最大,非常感谢你把大家讨论出来的结果,做成文案记录下来。”

    房玄龄道:“秦王,你太客气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那十二军与十二卫有什么不同呢?”

    李世民道:“差别就大啦。十二军就是把我们关中地区分为十二道,每道有一个军,军中有将、副各1人,以督耕战,下有坊,置坊主1人,由本坊五品勋官担任,负责检查户口,劝课农耕。”

    房玄龄不禁大喊道:“好啊!这是全民皆兵啊。这样不单是解决了老百姓的安全问题,连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都解决了。”

    大家也连连叫好,好像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李世民道:“十二军就分别为: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邠州道为招摇军、西麟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宣州道为天节军。”

    于是,李世民召集大家到大花园,把刚写出来的十二军主要内容都跟大家说讲,并再次进行了讨论。

    房玄龄道:“有点担心这个制度皇上会不同意啊,因为这个始终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李世民道:“肯定会有点困难的,我明天就去见父皇。”

    第二天,李世民回到长安,见到了李渊,把十二军制以及请求奏章给了李渊。

    李世民道:“为了关中的安全和天下的安定,关中军需要进行整顿,设置十二军,统领关内各府。把我们关中地区分为十二道,每道设置一个军。”

    李渊道:“这个想法不错,裴寂你认为怎样呢?”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担任尚书右仆射,深受唐高祖的信任。

    旁边的裴寂道:“万万不可啊,唐初刚建,十二卫已经足够,不必设置十二军,如果动了十二卫,大唐的基业就要动摇了。”

    李渊道:“裴寂说得也很有道理,这个事情以后再说吧。”

    李世民还没有开口说话,李渊便叫他先退下了,看来李渊对裴寂的话基本上都是深信不疑啊。

    在后来的几个月中,李世民经常向李渊提及十二军制的事情,每次都是被旁边的裴寂接话且驳回。

    正当李世民他们想尽办法的时候,机会来了。

    李渊为刘武周的入侵而担心,于是派右仆射裴寂前去出战,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刘武周,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中,他率先起兵,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率军向南进犯,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

    裴寂已经不在长安了,李世民对李渊说的话没有太多的人反对。

    李世民向李渊说明了十二军的好处,以及对以后安定天下必然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建议马上整顿关中的军队。

    李渊思虑再三,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但他规定十二军要与十二卫并存。

    李世民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谢过了李渊。

    这一年,七月,大唐设置十二军,关内各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均取天星的名称,由车骑府统领,每军的将军、副将各一人,选择素有威望者充任,督察农耕与战备。

    从此大唐全民皆兵,兵强马壮,军队所向无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