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连
字体: 16 + -

第六十七章 各显神通

尽管连队表面上风平浪静,几个老兵转志愿兵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骞如芳事情办的利落。他在周六去了团长家里,还像以前当勤务员那样,又是拖地,又是做饭,嘴上抹了蜜一样,阿姨团长的叫。好像是在无意聊天中说了自己的事儿,让阿姨帮忙。团长的爱人王淑珍很喜欢这个小兵,当时拍了板:“这么好的兵不留下来,还留谁。你们团不给转,我去找你们的师参谋长要指标去。” 参谋长是王淑珍的表哥。

其它班长没有骞班长这么过硬的关系,只能和连长套磁,让连长给想办法弄个指标留下来。黄宗平看到六班长索继海和炊事班长天天找连长泡蘑菇,心里小九九扒拉开了:“这样去和他们争宠,连长也很为难,事情很难办成。只有另找关系和出路,才能弄到指标。”

在部队当兵几年,认识一些领导干部,黄班长买些烟酒之类的礼品,周六日去家属院,找了一些关系。每次回来,有喜有忧,表情丰富。那天,他居然哼着《回娘家》:“风吹着杨柳哗啦啦啦,小河的流水也哗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啊走的快啊,原来她要回娘家啊……。”

刘宏伟看着班长这么高兴,悄悄的问:“班长,有啥好消息啊。”

“突破性进展,绝对是突破性进展。”

班长今天去找一位后勤处财务股的孟助理,让孟助理给帮帮忙。本来,班长和助理也是一面之交。一次在家属院站岗,孟助理买的菜没有捆好,从自行车上掉了下来。黄班长正在站岗。家属院得岗哨不适很正规,不像大门口那样一动不动,在家属院可以适当宽松一些。黄班长主动过来,帮助孟助理把菜捡起来捆好。孟助理很是感动,夸了黄宗平几句,这样熟悉起来。

有几次,后勤处要公差,黄班长带队去,也和孟助理说了几次话,算是认识了。这几天,他找了几个干部,对转志愿兵这种事真的无能为力,班长满怀希望而去,最后失望而归。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在操场上碰到了孟助理。黄班长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找到孟助理。没有想到,孟助理非常热心,表示愿意帮忙,而且还让黄班长弄个简历给他,他去找人办。

“班长,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看来你是遇到贵人了。”

“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刚才去了孟助理家,买了两条烟和两瓶酒。孟助理说啥都不要。说我不抽烟,不喝酒,要了没有用。再说,你们当兵的一个月几块钱的津贴,还不够抽烟。我们两个在那撕扯了半天,最后他说暂时放他家,明天让我把这些东西,我办事儿的领导送去。”

黄宗平说:“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你看人家孟助理,绝对是真心帮人,不图回报。”

刘宏伟恭维说:“班长,这事儿肯定有戏。”

黄班长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班长,财务股的助理转个志愿兵,只要是他真心帮忙,就有戏。你想一想,财神爷啊,谁不给他面子。”

黄班长满脸欢喜,不住的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些司令部的股长参谋们,谁也不敢得罪财务股的人。可就是不知道孟助理是不是真心帮我。你看他,连礼品都不收,肯定是留着退路。到时候没有办成,人家也不落罪过。”

“也不一定。人家说不定就是想真心帮你,看你是个兵,不想让你破财流血。不过,要是真的办成了,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黄班长说:“办成了,我给他当牛做马都行。”

刘宏伟竖起大拇指:“班长,我们知恩图报,必定成功。”

“托你吉言。不过,明天我还是要给孟助理买点东西意思意思。你得借给我一百块钱。”

“好的。”

六班长索继海这几天也是坐卧不安,他在发愁,找谁才能办成自己的事儿。尽管自己说家在北京,可是离人们印象中的北京四九城远去了,和部队到北京差不多。又是农村户口,回到家还要老老实实种地。要想安排个工作,必须要先换一下农村人的身份。原指望自己能在部队提个干什么的,前年政策一变,等于把自己的前途一下堵死了。看来只能转个志愿兵,先在部队呆着,看以后安排工作的政策有没有变化,再伺机行事。

连队已经被摆平了,连队也离不开,已经没有问题了。关键是四个人,两个转志愿兵的名额,走留靠自己了。他连续几天想着认识的人,不是感情没有到哪一步,就是能量不够,办不成事儿。现在是送礼都找不到人,送不去。

索继海知道骞如芳去找了团长,这是他回来后和连长吹嘘的,说是团长已经和他打了包票,我们团转一个志愿兵也是骞班长的。

连长和六班长说:“不行的话,你去找政委或者副团长,让他们也给你打个包票什么的,省的连队费劲了。”

团长家在北京,也算是北京的老乡,对索继海的无后炮技术很欣赏。索继海连续三天没有睡个囫囵觉,他一直想着怎么有什么接口去找团长。去办公室吧,不能带礼物去,一个小兵拿着烟酒去敲领导的门,这不是给领导扎针贴膏药吗?去家里吧,也不知道领导的家在哪里,让不让进门。想了三天,琢磨了很多办法,眼睛都有了黑眼圈,也没有想出来好的办办法。

那天,韩振山悄悄告诉他,黄班长的事儿办的差不多了,黄宗平已经通过关系找到了团的领导,有了把握。这一下,让六班长更起急了,连觉都不睡了,他决定背水一战,直接去找团长。

他从一个老乡处了解到,团长的家在军区大院。每个礼拜五的晚上,只要团里工作不太忙,团长要回家去。当然,多数是坐吉普车回去。有时候是在固城车站坐火车回家。八十年代,在固城车站停车的都是那种绿皮慢车,大小站都停的那种。索继海了解清楚,本周五晚上,团长要坐火车回家。

团长是很会做人的那种人,对战士真的好。他每星期回家,按说,让司机开车送回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是团长不这样。他没有急事儿,回家一般不带车。这也不是什么思想觉悟高不高的问题。团长说:“大礼拜天,让人家小兵休息一下。”

到了周末不值班,团长便衣一换,让司机把他送到固城车站,然后花两块五毛钱买张票,坐火车回去了。绿皮车是慢车,上面坐的最多的都是保定石家庄一线的农民,特别是那些往返北京贩卖肉蛋的小商小贩比较多。车里很挤,难有座位。团长基本是站着回家,有时候也能瞅个机会找个座,反正到北京也就两个小时的路程。“平时在办公室坐的时间长了,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身体。”团长常这样调侃。

团长上了火车,不由皱起来了眉头,今天的人太多了。不要说座位,连车厢的走廊里都站满了人,更多的是那些又脏又大的包袱。坐这趟车送东西到北京,正好在晚上八点前到,然后分发派送,赶在第二天早上能把这些肉菜送到需要的饭店和小摊位上。铁路两边往北京跑的小贩们,每天都是盯着这趟车,从石家庄始发,人已坐满了。到了望都,一些倒卖玉米花生的人。到了保定,就是着篮子卖鸡蛋鸭蛋的人,还有的是拿着一些鸡鸭鹅活禽的人。到了徐水,大部分就是卖驴肉的人扛着熟食上车。高碑店是卖羊肉和豆腐丝的人。他们五六个人一伙,无论男女,一个人都是看着一个编织袋,两个提包,足有200斤。看着包袱外沁出的血水和满头大汗的人,像团长这些人只能赶紧躲开,一不小心就会弄你一身。

火车开了,人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地方,才慢慢安静下来。团长紧贴着两节车厢连接处的空地方站着,一边悠闲的抽着烟,一边打量着来往穿梭的人群。正在四处搜罗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径直走到了他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团长,你好。”

团长急忙用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小伙子,问:“你三九的。”部队内部番号是三三九团,团里官兵简称为三九。

小伙子点点头,算是认定了。

“那个连的?”

“炮一连。”

“哦。”团长笑一笑。“去北京干啥?”

“报告团长,我是连队的六班长,叫索继海,我去执行任务。”

团长示意六班长声音小一点,不要敬礼那套程序了,毕竟这是火车上。

索继海说:“团长,我这儿带了两个马杂,给你一个,先休息一下。待会儿我给你找座位去。”

团长接过马杂,说了声谢谢,坐下了。然后示意索继海也坐下,两个人开始聊起天来。

团长说:“小伙子,你去北京干啥,总不能连我这个团长也瞒住吧。”

索继海说:“其实,不是啥特别重要的军务,也算是军务。”

团长说:“是军务就是军务,不是军务就不是,不能算。”

“是,团长。我们连队的电视机该换了,连队让我回家找人买个彩色电视机。”

团长说:“也算是军务。不过,彩电不好买,弄到指标吗?”

索继海说:“我叔叔在北京市政府,我回去找他。”

团长笑到:“有门路就行,不会白去的。马上老兵复员了,你一去啥时间归队,今年你走不走啊。”

索继海说:“团长,我也正为这个事儿挠头。你看,马上就要老兵退伍,我却拦了个这么个活儿。不回来吧,怕我今年复员回家,想帮连队也帮不了了。回来吧,人家都在积极准备,为留部队做工作。”

团长说:“这事儿是为连队着想,你们连队要首先把你的后顾之忧解决掉,这样你才能轻装上阵办事情。怎么,你们连队不管不问吗?”

索继海很为难的说:“关键是我们连队的名额少,想留队的多,估计连队不好决定。”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去找你叔办事,回家后我给你们连队打电话,把你的问题解决掉。”

索继海激动的敬礼:“谢谢团长,我一定把这个事情办好团长,你看你需要买彩色电视吗?需要的话我一起办了。。”

团长说:“暂时不要。需要的时候找你。以后说不定有什么事情要麻烦你叔叔,回去代个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