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郞
字体: 16 + -

第52章 53、谁是教主

    “您怎么有神火坛的令牌?”萧道风和李炟非常吃惊,几乎在同一时间问道。

    “能够认出这是神火坛的令牌,果然如我猜测的一样,说明九叔和小神仙与神火坛有些交集。”武帝非常自信地看着两人,等着答案。

    李炟无奈,只好说出了刘昭之事:“皇上,我还有一位师傅,他叫刘昭,是前朝宋武帝第七子,也是神火坛火龙长史。”

    “我知道,刘长史奉命去平城行刺魏武帝拓跋焘,一去不回,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他怎么会是你的师傅?连朕都没有机会相遇。”武帝一脸迷茫。

    “皇上,刘昭师傅行刺失败,伤重而亡。”李炟如实相告。

    “你是说刘长史百年前就过世了!这个谜总算解开了。当年,神火坛曾派出大批人马去平城打探消息,皆没有刘长史下落,小神仙,你是如何知道的?”武帝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似乎一清二楚,更关心的是刘昭的结果。

    “李炟无意中找到了刘长史临终前留下的手记,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只是皇上您怎么对这事这么清楚?”萧道风听到这里忍不住地问道。

    “不是让你们看了朕的令牌吗,还不明白,神火坛是我大梁最神秘最强大的势力,如果它与我没有关联,我能睡得着觉吗?所以,我和你们一样,认识神火的一些人。”武帝得意地笑笑。

    “皇上,你的令牌为什么与刘昭师傅的不一样?”李炟拿着武帝的象牙令牌问。

    “刘昭的是长史令牌,而我的令牌是神火坛坛主的令牌,当然要有所区别!”

    “谁是坛主?”李炟和萧道风几乎同时问出声,因为他们感到武帝与神火坛可不是认识几个人那么简单。

    武帝抚一下胡须,没有回答,而是提出了一个答非所问的问题。

    “朕几次舍身同泰寺,几个月不问政事,但我大梁江山固若金汤,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让萧道风和李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皇上一心向佛,甘做佛奴!感动了上苍。”萧道风说。

    武帝摇摇头。

    “一定是皇上威名远播,国泰民安,开创了一代盛世,那些不安分的小人都改邪归正,不敢胡作乱为。”李炟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不可能,远的不说,连朕的六弟萧宏都试图图谋不轨,皇位的诱惑可是巨大的,你们不是已经见识过了吗,何况外人?除朕以外,谁不想登上这权利的巅峰?”武帝给出的理由更加充分合理。

    “哪是为什么?”李炟凝视武帝,希望从武帝的脸上看到答案。

    “江湖上不是有传言,说神火坛是我大梁的守护者吗?这传言是真的,我人虽然不在太极殿,但有神火坛的高手在,有谁不怕吗?”武帝自信地笑了。

    “皇上,您在神火坛的地位应该很高吧!”李炟想不到武帝与神火坛有这么深的渊源,接着问。

    “去了千安岛屿,你们就明白了。”武帝没有正面回答。

    “皇上,老身还听说您当初上位,得到了神火坛的支持,现在看来这传言应当不假,只是我不明白,神火坛为什么要帮助您?”萧道风提出了江湖上又一传言。

    “为了我华夏四千年文明传承。如果不是神火坛助朕建立大梁,以东昏候萧宝卷的德性,南齐在北魏铁骑的攻击下,还会存续吗,南朝不存,华夏何去,炎黄二帝创造的华夏文明就要断裂,我大汉民族在这中华大地将无立足之地。”

    武帝顿了顿,接着说:“当然,神火坛为什么选择的是朕,不不是其他人?那是因为神火坛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他们不愿意再看到‘魏武法难’悲剧重演,而朕早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也是朕广修寺院,弘扬佛法的原因。”

    “难怪皇上一次又一次舍身同泰寺!神火坛也是一个佛教组织吗?如果不是,它为什么要保护僧人,宣扬佛理!”李炟还是不明白。

    “当然不是,神火坛创建于炎黄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古组织。神火坛由远离朝野的名人雅士、文武奇才、僧道大师组成,而得道高僧和真人道长是神火坛赖以存在的强大保障,他们或武功高强,或道法无边,都是九洲大地上了不起的存在,有的更是活了几百年的不老神话。所以神火坛也是天下僧道得道成佛的最后一站,对于更多人来说,这里是他们人生的最终归宿。保护寺院、僧吕自然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一次,武帝讲得非常细,萧道风和李炟都听明白了。

    “拿上我的令牌,对你们进入千安岛会有帮助。”

    听了武帝的话,李炟再一次看向那块象牙令牌,对武帝的尊重更浓了。眼前的这位老人,不仅以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独立创建大梁帝国,开创了南朝前所未有的繁荣,甚至于超过南宋刘义隆时期的文嘉之治,更是在历史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挽救了濒临毁灭的华夏文明。

    李炟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位集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佛学家为一身的菩萨皇帝,既是一位奇才,更是一位伟人。当然,作为一个穿越人物,李炟知道,武帝老年后,盲目自信,引狼(侯景)入室,毁了一世英明,那是后话,至少目前还是伟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