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崛起
字体: 16 + -

第92章 如烹小鲜

    领了赏钱,命令下完,林青又令摆上了酒肉。

    众军士顿时欢喜落座,个个是狼吞虎咽,欢喜一片。

    欢腾气氛过后,林青从军营出来,他要去北城找李山华说一些事情。

    行走在街道上,身后跟着亲兵,有百姓见了,立时便饶开,甚至不敢多看。

    虽然林青如今在藤越民间有了一些声望,但以前官吏的残暴早就深入人心,要改变绝不是可以一夕而蹴的。

    林青如此想着,不多时便来到北城李山华的医馆。

    只见是一个二层小楼,门口斜靠歪躺着许多百姓,多是面色发青,瘦骨嶙峋,林青一来,他们见了心里怕,但虚弱的不想动弹,也不拜见。

    林青看了这些百姓两眼后便没有理会,和亲兵才跨过门槛,就觉一股刺鼻气味直从昏暗的里间扑面而来,不得不让他们掩住口鼻。

    这时正把脉的李山华见了,连忙放下病人的手腕过来拜见,随军去了一次凤山,他已不敢再有初见时的倨傲。

    “不知将军大驾光临,草民有失远迎,还请将军恕罪。”李山华深深一躬道。

    “不必多礼。”林青随意摆摆手,看着这昏暗的医馆,微微皱眉道:“此处人多眼杂,随我出去说吧。”说完便跨了出去。

    李山华闻言略一犹豫,交代了徒弟几句后,也赶忙跟了上去。

    林青看着他认真说道:“本将欲在军中设有品级之医官,李山华你可愿意出仕担任?”

    李山华闻言眼眶一缩,稍微一想道:“不知将军欲招几人?若只草民再加上徒弟,只怕军士众多,有心无力啊。”

    林青道:“我欲建的是有品级之医官,下面再设成医、散医,都有俸禄可拿,药材所耗也由军中自支。”

    “那…”

    见李山华还有顾虑,林青就说:“这次随军想必你也见了,若无细心护理,每伤十个士兵,即便不是重伤,都要死去五个,我要建医官体系,也难找人,便由你任这第一任上医,品级与典史相当,再在城中择有天赋者做学徒,由你来专门训练,先教会他们简单医理便可。”

    上下唇开阖间,林青给李山华解释着自己想法:“我不日便要动身去一趟元江,回来后估计会扩军到三营四千五百兵,再加火头兵、厢兵五百,总计五千人,届时可拔你做正职九品,你徒弟也可量所会医术粗细,分做散医乃至成医。如此,你可还有顾虑?”

    在这个时代,大夫、郎中,凡是学医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好些的,如朝廷御医才有品级,在偏远州县,即便是医官也是不入流,最多如同典吏,林青许诺扩军后给正职九品,已经是极好极好的待遇了。

    李山华不是笨人,什么世外高人只是书里才有,有当官的前途,怎么都比做庶民强,听了后再不迟疑,拜了下去道:“愿听将军差遣。”

    林青扶起他,微微一笑:“那么从现在起,你已经可以领俸禄了,本将要给你几个任务。”

    “请将军吩咐。”李山华颔首道。

    “第一件,方才我见你医馆里病人之多,许多并非重症吧?稍后我会派兵协助你,给城中所有新旧民舍用石灰清理房间,以后一月便要有一次。”

    讲究卫生极重要,流民扎堆,很容易便会生出瘟疫。在此之前,林青已命了许维在每条街道建公共厕所,更张贴告示,并指派士兵专门巡逻,谁敢随地大小便,抓到了,治重罪。

    “第二件,往后你们在军中治刀斧伤,需得用烈酒、盐水杀毒,嗯,精盐贵,先用着粗盐,还有包扎伤口的绷带,必须要在滚水中煮沸才能用,这也算是对医官的考绩,用了救不回是士兵命该如此,漏了便是医官玩忽职守,要治罪的,这点你要牢记。”

    自古以来,随军医官救治士兵,到底尽力救了还是随意敷衍,都没有一个标准,林青这样规定,虽还简陋,但至少能约束下了。

    “第三件,需得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可由士兵单独携带的成品金疮药和行军散,这件事若能办好了,我有赏赐给你,必不叫你失望。”

    前两条李山华想了想没有什么问题,听了第三条后说道:“禀将军,行军散与金疮药古来有之,卑职也知道如何配置,只是要让每一个军士都能单独携带,这需要的草药量极大,藤越土州内现有的,可能只够百余人用。”

    “这么少吗?”林青惊讶道,他本以为藤越之地多山多林,草药定然不缺。

    在李山华一番解释后,林青才知晓,原来所需的许多药材滇南并不生长。

    林青不由皱起了眉头,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第三条,是因为这相当于给士兵配备了急救包,或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此消彼长,日后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都具备这条件,战斗力便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同敌人做战时,急救包当然起不到作用,但凡是负伤的士兵若能因此活下来,就是精兵、悍兵。

    大量药材,在滇南,土司不可能有,唯有吴三桂才具备。

    记忆中,吴三桂这时可是从南北直隶地区进了不止一次药材囤积。

    可是林青敢打土司的主意,是因为如果他们做的太过,一旦敢明目张胆攻打自己,吴三桂绝不会袖手旁观,甚至会以此为出兵的理由以吞并之,这样的借口大概其他土司也挑不出毛病。

    可要打吴三桂的主意,不异于虎口拔牙,一旦过火,谁也救不了自己。

    理不到头绪,这事只能暂且放下,回望之前一系列举措,也算井井有条了,不由想到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的一句至理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治一城,管一支军队也是如此,从小处着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