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崛起
字体: 16 + -

第69章 议事 二

    “回将军,草民未退前,把总做了十五年,代理千总做了二年。”

    “代过千总,管一汛人,想必不在话下,我原意只是想你帮着带新兵,但你也见了,如今用人之际,人手却这般缺少…”

    “这样吧,你暂做代理把总,这几日便专门教新军列队,办好了,就是有功,可提拔扶正。”

    “禀将军,许多新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不知如何才算是办好?”张德俞道。

    “这个嘛…”林青沉吟了一下,道:“我今日说十日后再去检阅,时间上自然也只能给你十日,这十日内,你打也好,骂也罢,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十日后,我要见到五百新兵横成行,纵成列,步幅一致,摆臂一致,目光一致。”

    “这…”张德俞眉头紧蹙,犹豫着不敢应,应了可就是变相的立下了军令状,有些新兵连左右都还分不清楚,他如何敢应?

    “怎么?办不到吗?”林青看着他道。

    许维这时站起身道:“将军,新兵未经训练,您只给十日时间,是否…这…”

    “是觉得我强人所难?”林青笑道。

    “卑职不敢。”许维闭口,不敢再说。

    林青又看向张德俞:“十日,是短了些,我之意,张德俞你本布衣,就算有才能,也得先立了威信,让众人信服……否则你毫无功劳,便直接被任命官职,叫其他人怎么看?”

    张德俞听了忙拜下:“将军做事公允,草民愿领命。”

    林青这才点点头:“你也坐下吧。”

    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了,底下三人不由坐直了身子。

    说来也好笑,一州之地现如今地位最高的,竟是大厅内这四人,而且目前仅有四人。

    在清朝,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辖下多则管六七个县,少则只有一二个县。

    一种为散州,下不管县,藤越土州正是此种。

    看着底下一个童生和两个把总,林青心底微微叹了口气,不过想到“万丈高楼平地起”,心里也就释然,自古但凡开国都有一派新气象,少有奸逆当道,为何?

    因为正是如自己这般,君主知人知政,对底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是阳奉阴违,了然于胸。

    看了一阵,林青开口道:“州内民众原先在册者约六百户,我原本想,有的繁华县城也能有三千、六千,甚至万户以上,六百户对一州之地来说,是否太过少了些?”

    说着,脸上有着微笑:“但据这几日的统计,原先户册大有不实,州内有家者,竟有四千户,至于无家的流民…”

    这时张德俞起身道:“将军,莽白一部多年掳掠,州内之民多有被掳到缅境去了,今年的才刚过去,城外各庄镇村寨之民都涌入城中寻求庇护…那些流民中,许多并非无家。”

    “我听谢正说,你跟随吴…跟随平西王爷从山海关迁徙来此地,时至今日,也算半个本地人了,依你之见,若算上各庄镇村寨,藤越土州内现有民众多少?”林青看了张德俞一眼道。

    张德俞闻言,沉吟了许久,半响后才说:“依标下拙见,少民与汉民加起来约莫有三十万。”

    三十万,指的是男女老幼所有人,其中大小庄镇寨子的人口是城中之民的数倍,因为这些年的战乱以及吴三桂的十中抽七税法,城中民众大多到山上集众而居了,这才使得城中民众有家者不过四千户。

    三十万,在林青想来不可尽信,来赴任的路上,他陆续见过不少外逃其他州县的,二十五万差不多。

    ……

    ……

    谈至深夜,林青又忘了与杨紫筠的承诺,他此时仍旧睡意全无,还在意气风发的说着。

    “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汉州郡佐治之官分曹办事,有唐各州分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司职。”

    “今本将欲效仿之,建六曹管州内政事。”

    底下三人本已有着困意,闻言不由强打起精神来。

    谢正是不太懂的,只是凝神静听,而张德俞却问道:“将军此举是否不太合规矩?”

    林青却也没有责怪,只笑道:“有件事或许你们还不清楚,本将领藤越守备一职,王爷恩许……自给自足。”

    林青说了一通,谢正听得模棱两可,张德俞老辣,却是听懂了,而许维到底读过书,也听明白了。

    大抵意思,这藤越土州就是林青一人说了算,他要做什么吴三桂不会横加干涉,自然的,也不会支援他什么。

    看着下面三人的反应,林青没有继续说下去。

    自给自足的话说出来,要的就是一个表态。

    三人相顾无言,各自看了会,许维起身伏地,道:“臣拜见主公!”

    他本就是只求吃一口饱饭,现在林青都说了,吴三桂不会干涉,那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张德俞见许维竟先拜下,心中暗骂他无耻的同时,也感慨自己离军多年,不复当年果断。

    用仅有的一只手扯了谢正袖子一下,也起身拜了下去:“愿为主公效死!”

    说完悄然看了身旁一同跪着的许维一眼,心道:“我晚了这个酸童生一步,往后在将军心里的分量,怕是会不如他。”

    暗自后悔的同时,见身旁迟迟没有人跪下,按耐不住心中情绪,回头对谢正喝斥道:“还不赶快拜见主公!”

    老丈的话很有用,谢正赶紧拜下。

    林青微微点头,心里却想:“四年后吴三桂自封兴明讨虏大将军,高举大旗‘兴明讨虏’,届时,吴三桂出滇,我当夺滇南全境,也应高举义旗,不过却不能是‘兴明讨虏’,不然老朱家的哪个后人跳出来让我听命于他,便不好自处啦。”

    “嗯,古有纣王无道,伐纣灭商,我当举大旗‘伐虏灭清’!”

    想着,邪邪一笑,看得底下三人面面相觑。

    张德俞与许维不禁生出一种好似上了贼船的感觉,不寒而栗。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要力挽狂澜,即便如今乃至以后都做足了准备,也无法确保一定能成,最多夺下滇南林青有把握,要出滇入蜀,便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伐虏灭清,还差得很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