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崛起
字体: 16 + -

第46章 袁崇焕背后的真相

    任是林青打起精神去静听,也觉得沉闷而无趣,见差不多了,就问着:“师傅您刚才说的官员出卖呢,这又是怎么回事?”

    顾炎武闻言沉默了片刻,似是在回忆,少许时间后才道:“青儿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你吟得圆圆曲吗?”

    见林青点点头,顾炎武也就接着说:“事情就得从这里说起了。”

    林青发觉顾炎武似乎越发惆怅,只见他闭眼了几息才说着:“那年现在的平西王吴三桂还是山海关总兵,而当时的大明虽然几乎丢了关外,但凭借还在手中的江南富饶之地,和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也断不会落到亡国的地步。”

    “清军被阻隔在山海关之外停步不前,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实是因为他们不能,山海关经大明苦心经营上百年,在与清军开战的二十年内从未被攻破,清军几次袭击内地都只能远绕漠南蒙古,其牢固可想而知,但就在吴三桂和清军隔关对峙的时候,就在这时候,大厦却轰然倒塌…”

    林青听着心里一紧,只见顾炎武用力把手扣在矮桌上,语气突然间激烈起来:“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但北京城此时是九门紧锁,可谓固若金汤,这座大明都城的坚固是其他任何一城也及不上的,在英宗皇帝至此的二百年间,蒙古、女真曾几次兵临城下,却只能望城兴叹,改去其他地方掳掠,李自成自然也没有办法。”

    林青眉头邹在一起,据他所知,李自成是入了北京的,那师傅为什么这样说呢?

    就听顾炎武道:“这时候,崇祯皇上已经派了命令给吴三桂,命他率军进京勤王,这就是为师之前说的,大明其实有着机会。”

    “吴三桂率领的十几万关宁铁骑是大明防御八旗的唯一精锐,其战力之强可见一斑,在得到命令后,吴三桂也确实火速驰援北京,而李自成的义军不过乌合之众,两军若是相遇,只怕会是一面倒的局面。”

    林青不由出言:“师傅你是说,这时候崇祯皇上凭城固守,而李自成也确实无法攻破,只需等吴三桂的援军一到,危机就可解决?”

    顾炎武点点头:“若真如此,大明也许真不会亡,待缓过气来,区区几十万的胡夷,就是再闹,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那…”林青正欲发问。

    顾炎武知道他要问什么,示意他稍安勿躁,又说着:“有着机会,那为什么后来会被胡虏得了天下呢?却是因为在崇祯皇上登基之后,励精图治,深恶痛绝官员的腐败,所以在登基十数年间连换带杀了数十名大员,唯愿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大肆整顿政局自然触动了很多官员的利益,他们已经开始有着抵触…”

    林青楞楞听着,这与自己前世所知道的崇祯皇帝完全不同,前世所知,崇祯是个多疑的庸主。

    听到这里,林青不由发问:“师父,崇祯皇上不是很庸碌吗?而且他生性多疑,他…”

    顾炎武听了眉头一皱,盯着林青:“青儿何出此言?”

    林青想了想,说道:“徒儿偶然在一茶楼听书时听到,说崇祯皇上生性多疑,听信了奸臣的话,冤杀了袁督师,而…”这自然不是林青真的在哪处茶馆听来,而是前世所知,但此时的确有得了命令的人在民间这样说。

    顾炎武听着怔了片刻,问着:“袁督师?哪个袁督师?”突得好似明白了,猛然间站了起来,勃然大怒道:“混账!这是哪个说书的讲的?青儿你带我去,为师非得砸了他的招牌不可,这人一定是清廷派来坊间散播谣言的。”

    这让惊了一下,赶忙说道:“那人早去其他地方了,师父您消消气儿,您给徒儿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顾炎武怒不可遏,粗粗喘着气,平静下来后才跟林青说着:“要说这袁崇焕,他到底有没有叛国为师不知,但若不是他,现在也就不会是被满清得了天下。”

    “这是为何?”林青嘴上问着,心里暗暗道:“师父的学识之渊博,还真不愧是被誉为清初三大家之一,好似什么都知道一样。”

    却见顾炎武捋了捋断须,似在沉吟,半响后才道:“为君者,要的是平衡,不会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让袁崇焕与毛文龙相互制衡,这自然有着深意,袁崇焕以粮资敌,说大话五年收复失地的事为师就不说了,崇祯皇上关了他半年之久,这时间也不短了,这能说是误杀冤杀吗?定是思考再三才下的决定。”

    “在为师看来,袁崇焕上任后,做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私自斩了毛文龙,毛文龙镇守的东江,在当时清军的后方,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牵制住了清军的大部分力量,因为当时清军胆敢出兵袭扰中原,毛文龙就可联合高句丽(高句丽一直是明朝盟友),从满清的后方直捣其心脏所在,正是因为这样,毛文龙可以说是努尔哈赤的心腹大患。”

    “但袁崇焕上任后,却不禀报崇祯皇上就以通敌叛国罪名私斩了毛文龙,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叛国,为师不在场,也未见过其人,自是不知,但观其镇守东江二十多年间,努尔哈赤曾数次率大军想捣灭毛文龙,但当时的后金并没有水师,他们一打,毛文龙就退回岛上,正可谓是招降不了也打之不下,毛文龙就是这样度过了镇守东江的二十余年。”

    “袁崇焕斩毛文龙,为努尔哈赤解决了这样一个心腹大患,解决了这样一个后顾之忧,满清胡夷才得以放开手脚侵我河山。”

    这跟林青前世若知的完全不一样,不能置信的问:“那坊间传闻的崇祯皇上误信反间计冤杀其一事呢?”

    顾炎武听了难得的一笑,却是嗤笑,说道:“这反间计说皇太极精心策划布置,命人在俘虏的两个太监睡觉的地方,偷偷谈论国事,暗示袁崇焕已和他们秘约一同攻取北京,事后又放走太监,等太监跑回后告知崇祯,崇祯皇上信以为真,冤杀袁崇焕,青儿你知道的可是这样?”

    林青点点头:“难道不是吗?”

    顾炎武为其解释道:“清廷到处散播崇祯皇上昏庸无能,可这反间计明眼人一看便知,拙劣得跟三国中‘蒋干盗书’简直如出一辙,崇祯皇上就是再昏,三国演义还是读过的,况且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这里面还有很多我也不知道的,但为师可以肯定的是,事实绝不是他们污蔑的那样,是崇祯皇上误信反间计,这里面还牵扯了很多的党争,以及袁崇焕以粮资敌、私斩毛文龙、欺君说五年收复失地等等,牵扯的太多…”

    听师傅这此时代的人说了这许多,林青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是了,我前世知道的,只是经过别人,经过后来的满清皇帝(乾隆等)修改过的历史。”

    正是应了那句话,你知道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