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在明初
字体: 16 + -

第122章 三十斤黄金

    专业的事情要用专业的人去做,这是沈平金在职场一直以来的规矩。

    所以现在纺织厂有黄厂长,福昌隆销售有胡娘子,外联有吴进宝,弄玉轩工坊有朱师傅……

    他自己则成了最不管事却又最不可缺的管理者。

    而当他需要有人帮自己寻找百里渊下落的时候,突然闯入视野的詹定怀自然成了他的首选。

    而且詹定怀值这个价。

    “金哥儿,你不怕詹定怀拿了钱不办事?”清风怕沈平金年纪小容易相信人,结果却被人骗。

    “他能回来对小桃红不离不弃,说明他是个性情中人,而且跑镖的人最重的不就是个信字吗?要是他失信于我,那他以后还怎么混?”沈平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他对小桃红是一码事,对咱们可就不一定那么上心了。之前他不还不是为沈贵那个老东西做事么,这么快就应了咱们,我怕他养不熟啊!”清风说出了自己担心。

    “要一个人真心臣服于你很难,可是要一个人为你办事却很简单。无外乎四个字:恩威并施。恩咱们给詹定怀解了燃眉之急,威今夜咱们也显露了不少,所以你的顾虑不成问题。”沈平金耐心的解释。

    清风本来就聪明,沈平金这么一提点他立马醒悟过来。

    沈平金只是要詹定怀做事,并不是要和他做朋友,无所谓信服不信服。

    一旁的海蛇也暗自点头,沈平金的一举一动已经深深折服他,让他十分欣慰。

    第二天,沈平金让芳草取来三百两银票,让海蛇给詹定怀送去,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接着沈平金就吩咐杨家兄弟把杨忠厚送回老家。

    杨忠厚果不其然的想要赖这不走,结果清风出面一番恐吓,杨家兄弟又承诺每月给他送些银子过去,他才不情不愿的离去。

    “金哥儿,你不知道那人渣实在太可恶,竟然想赖着咱们让咱们给他养老。”清风一处理完事情就气愤不已的到沈平金这儿来诉苦。

    “有什么好气的,事情还不是被你妥善的解决了!”沈平金正在一尊小小的炭炉前煮水烹茶。

    只见他动作行云流水,将翠绿的茶叶用一个精致的茶夹夹到旁边的茶壶中,将滚烫的水倒入茶壶中,过了一会揭开茶盖,将清亮的茶水通过茶滤倒入茶盏,最后才从茶盏中一点点倒入小茶杯里,慢慢嘬起来。

    “给我也来一杯。”清风眼睛一亮,舔着脸笑嘻嘻的上前讨茶喝。

    沈平金同样给他倒了一杯,他如获至宝哧溜一口就将小茶杯里的茶水喝得一干二净。

    “你这茶倒是好喝,只不过就是太小气了些,一口就没了。”清风吧嗒着嘴自己动手倒了起来。

    “这喝茶就算讲究一种感觉,我就喜欢这么慢慢品。”沈平金没阻止他。

    “你这应该就是茶道吧?”清风从没见过身边谁喝茶像沈平金这么讲究,那些弄茶喝茶的工具更是闻所未闻,都是沈平金找工匠定制的。

    “道自在人心,随心所欲做你喜欢的事就是入了道,何必拘泥于形式。你在书上见过的那种茶道和我的也不一样。”

    “那倒是,前朝蒙古人就最不讲究这一套,还是宋朝徽宗说的好‘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清风摇头晃脑一番品评,惹得沈平金笑起来。

    “好了好了,知道你最近读的书多,也不用上我这儿来卖弄。”沈平金弄来这套茶具,纯属一时心起,并没什么过多的想法。

    可他也知道,茶道自古流传,唐宋时更是鼎盛,唐朝时就有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宋朝时更有日本高僧到中国取经,顺便带去了中国的茶宴仪程。

    只可惜到了元朝,统治阶级都是蒙古人,不大在意这些形式,以至于几百年的茶道文化日渐式微。

    如今真正在饮茶时遵从茶道文化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金哥儿,用你这方法喝茶虽然不解渴,可却让人喝了还想喝。”清风将一壶茶水都喝完,还有些意犹未尽。

    “这是我自己的喝茶之道,你喜欢便学了去就是。”沈平金的这套工具是后世才兴起的,和这古时候的茶道完全两码事,可以说天下独此一份。

    “算了吧,我还是喜欢一次性喝得饱饱的!”清风拒绝,不过却又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过你喝茶时别忘了叫我,我不介意来帮你喝一些,反正一大壶你自己也喝不完不是?”

    沈平金不以为意的笑了,这后世的茶道也算商道的一种,许多人喜欢一边喝茶一边解决谈事,要的就是这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冲淡本应剑拔弩张的争利,怪不得人喜欢。

    “说吧,最后你是怎么说服杨忠厚乖乖回去的?”

    “还不是你教我的四字真言。”清风一脸得意。

    沈平金愕然,什么四字真言?

    “恩威并施!”清风得意洋洋的炫耀起来。

    “行啊,活学活用,那你是不是得给我交学费?”

    “我可没你有钱,我就告诉他要是乖乖听话老实回去呆着,杨家兄弟每个月还能给他些零花钱,要是想在这儿继续骗吃骗喝,那我马上就把他丢回乞丐堆里去。”

    沈平金暗自点头,杨忠厚那种人,骨子里已经坏掉,只有强硬才让他屈服。

    杨家兄弟现在受沈平金重用,每个月赚的银子不少,养活他一个闲人不成问题。

    至于他是不是还会沉溺赌博败光家产,那就是杨家的事情了,沈平金不可能操心到那份上。

    “这事完了过几天咱们回趟周庄。”沈平金把杨忠厚的事情放到一旁。

    清风点点头,他也好久没见自己师傅了。

    两人在一起喝茶闲聊,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时光。

    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每天看着天高云低,数着星辰日月就好……

    正当沈平金感叹时,芳草匆匆从门外走进来:“小少爷,朱师傅找你有事商量。”

    沈平金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带着清风去往朱师傅的住处。

    这些日子,他忙着纺织厂福昌隆的生意,对弄玉轩的事情甚少关心,心里是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其他事情都已经走上正轨,是时候为弄玉轩打算一下了。

    ……

    走进屋子,沈平金发现不止朱贵生在,陆平父女俩也在。

    朱贵生正抱着陆欢,和陆平在讨论着什么。

    “朱师傅,您找我?”

    “东家来了,快坐。”朱贵生放下怀里的陆欢,连忙招呼沈平金。

    众人依次坐好,沈平金这才出声询问:“不知朱师傅找我来有何事?”

    “这段时间托东家的福,咱们店客人络绎不绝,原来存的那些货和最近我们新赶制的饰品都供不应求,不过这就出了问题……”

    “是上次说的原料供给的问题吧?”沈平金依稀记得这事。

    “官府对金银的流通管理十分严格,咱们苏州虽然富庶,可每年允许流通的黄金不过千斤!”

    “朱师傅的意思是说这就是原料不足的根本原因?”沈平金稍一思索就大概明白了朱贵生的意思。

    朱元璋之所以发行大量的宝钞,就是因为多年战乱金银多藏于民间,朝廷也缺金银。

    “咱们苏州城里的大小银楼,总共加起来每年能用三百斤黄金,摊到各家商铺,其实都没多少……”

    “那咱们弄玉轩每年有多少?”沈平金很敏锐的抓住了事情的终点。

    朱贵生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以前咱们弄玉轩在苏州城也算得上有名有号,虽然比不上买卖最大的那几家,可朝廷给咱们的定额是三十斤金子……”

    “可是我看过店里的成品和原料,统共应该不会超过五斤吧?”沈平金皱了皱眉,

    “我说三十斤那是弄玉轩最辉煌的时候,后来我师傅过世,弄玉轩渐渐走了下坡路,生意也就没那么好了,如今每天我们最多也只用十斤金子就够。”

    “用量既然少了,那怎么还会出现原料不够用的情况呢?”沈平金知道这里肯定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情,连忙追问。

    “咱们弄玉轩的那三十斤黄金的定额是以前老东家定的,官府有备案不曾少过!”

    “那按道理就更不可能会原料短缺了,难道是进货的银子不够?”沈平金疑惑了。

    朱贵生摇了摇头:“以前这些事都是秦掌柜掌管……”

    沈平金瞬间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他监守自盗?”

    一时间屋里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朱贵生才苦笑了一下:“监守自盗谈不上,不过他的亲戚不是新成立了一家银楼吗?他们用的黄金都是原本应该属于咱们弄玉轩的定额……”

    “金哥儿,你说怎么办?”清风听到这,也明白过来:“要不要我找人去把本来属于咱们的东西要回来?”

    沈平金想了想,轻轻一挥手:“咱们先礼后兵,你去请秦掌柜过来一叙。不,还是去外面的酒楼订上一桌,我请他!”

    冤家宜解不宜结,沈平金希望先和他谈谈,看看情况再决定怎么做。

    “东家,秦欢毕竟是我师傅的义子,按道理说弄玉轩本来也该有他一分,我希望你好好跟他说,别为难他!”朱贵生不好意思的对沈平金说。

    “朱师傅放心,我会好好跟他说的,只要他愿意协商妥善弄好这件事,我就不追究。”安慰朱贵生。

    可要是他不识时务,那就怪不得我不留情面了!

    沈平金已经想好怎么去处理这件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