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贼
字体: 16 + -

第4章 流贼内讧

    此刻的战场上可以说的上是风起云涌,民军纵然还有七八万人,可是却是已然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左右之间,互相践踏,行伍之卒,争相逃命。

    而明军的大部队,此刻已然是围了上来,北路,宁夏总兵贺虎臣一马当先,率四千宁夏卫军紧紧的靠了上来。南路,甘肃总兵王承恩已然调集了五千甘肃精兵,这五千人中,还有不少都是内服明朝的蒙古游牧士兵。

    其实但凡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为中原王朝效忠的游牧士兵便是极为众多。且不说其他朝代,单说这大明,成祖皇帝靖难之役时的主力便是蒙古朵颜三卫。而甘肃镇更是远离陕西,汉军招募不便,加上太祖皇帝定河西诸卫时便是有不少都是蒙古部落,由此这甘肃军中不少蒙古将士,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这民军在这南北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下,显得更是慌乱。正西方,却是洪承畴的洪兵也是开了进来。民军已然和官军搅在了一起,整个战场已经乱成了一窝粥。

    民军早已崩溃,可是这毕竟是十万民军,就是十万头猪,站着让人宰一时三刻也不能宰完吧?更何况是这活生生的人呢?

    近两万的官军和这十万民军完全混在了一起,现在的情况是,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死伤多少的问题。

    此刻,曹文诏却是焦急的打马奔到洪承畴身前,急切的说到,“大人,贼军已然大败,可是此刻我军混杂在贼军当中,未免有不少死伤。大人,是否可接受战俘?”

    洪承畴脸色一变,他可不想做杨鹤,让这些贼子降而复判。可是眼下,形式比人强,若是一味的斩杀,鱼死网破之下,难免多添死伤。

    乱民是无穷无尽的,可是他手下的军队死了可没那么多补充。难道要接受投降?接受了又怎么安置这些贼军?

    ……

    此刻,李成已然是走远了。看着官军的骑步大军在这民军阵中左突右出,民军丝毫无还手之力。看到此处,李成不由得有些惋惜,但凡王朝之末,其军队必然由于贪腐空饷等一系列因素,战斗力变得十分低下。可是这明朝却是不一样,纵然内地的明军战斗力不高,可是大明的数十万边军战斗力却是一直保持了下来,哪怕是崇祯十六年,一样能在海上大败红毛夷。

    这明军的太过强大,这些流贼也就注定发展不起来。李成现在也是无暇想那么多了,在这大明的西北,李成自觉是无法改变这个大环境的。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走了。

    李成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东去,无论是去辽东从军,还是去江南发展工商,都比在这大西北混在民军队伍中强。去辽东是九死一生,可是在这西北,却是十死无生。

    说干就干,李成也就不待这战斗决出胜负,拔腿便是向东跑去。

    ……

    “洪大人有令,降者有白面馍馍,不降者死……”

    “洪大人有令,降者有白面馍馍,不降者死……”

    “洪大人有令,降者有白面馍馍,不降者死……”

    顿时,战阵之上便是听着官军一阵阵齐齐的呼喊。战斗刹那间便是停止了。或者说,根本没有战斗,只有一边倒的屠杀……

    “白面馍馍……真有白面馍馍?”只见一十五六的少年贼军,流着哈喇子对着一官军说道。眼中还冒着绿光,破碎的衣物里,漏出的是胀大却土黄的肚皮。这是书皮吃多的症状。

    只见那官军也缓缓低下枪,高声道,“娃娃,降了吧,顿顿有馍,俺吃的可饱勒!”

    “俺降,俺降。只要有白面馍馍,俺就降……”说着那十五六的少年便是一把将那消减的木棍丢在地上,一把跪在了地上。

    刹那间,噼里啪啦的声音不觉如耳,不少的民军都放下了手中的木制刀枪,虽然他们拿着这个也并没有杀敌,但是好歹表明了一个态度不是?

    但是,在那民军的中军里,红军友,李都司还有杨老柴却是在争论不休。官军提出了管饱的条件,对红军友和李都司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毕竟出来造反就是为了吃饱,既然现在能吃饱,那为何要造反呢?

    至于官军的信誉问题,他们倒是也没多担心,前陕西巡抚杨鹤,不就是养了他们半年?后来吃空了省府,他们才又反的。听说杨鹤那老头让皇帝佬儿贬到袁州去了,这些流贼还怪想这个管吃管住的杨大人的。

    但是杨老柴却是死活不同意,“红军友,李都司,这洪大人可是和杨大人不一样,这洪大人手下能打的兵多着呢?他招降咱们干啥呢?即便洪大人分给咱土地,可是这五年就旱了五年,谁能保证明年不旱?我看啊,这洪大人是没安好心。咱千万不能降,十万弟兄,还有一搏的资本。”

    “杨老柴,虽然咱这十来万人没啥大用,可是修个城挖个沟还是可以的吧?洪大人只要管顿饭,就能得这么多人,应该无差吧?”李都司呢喃到。

    “这陕西,最不缺的就是人。”杨老柴铮铮的到,“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带着弟兄去山西,哪里有粮食……”

    “啊~”

    陡然,却是听见一阵怪叫,只见那杨老柴直挺挺的倒了下来,身上开了一个霍大的口子,在不住的往外冒血。而那红军友,却是用一块布,在擦拭着带血的钢刀

    “你,你杀了他?”李都司牙齿打战的问道,同时手也紧紧的握住了左腰上的刀柄,像是在防备着什么。而那杨老柴的部下精锐,大多都在曹文诏的三眼神铳下丧命,剩下的也被李都司的手下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

    “不用担心,”红军友却是一笑,将那刀入鞘,“洪大人再怎么样,也不会杀了弃暗投明的人,我等拿着杨老柴的头去找官军,洪大人不会为难我们的。”

    “难道就这样降了官军?”李都司疑惑的问道,已经有了几分意动,但是手中的刀柄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

    “当然不是。”红军友到,“去山西,才有活路,可是我们得先过这一关吧……”

    说完,也不待李都司回话,红军友却是大呼到,“弟兄们,放下武器,跟着官军,吃馍馍~”

    李都司一见,最后的民军也没了斗志,顿时便是放弃了。死了一个杨老柴,总比他们几个都去冒险好。

    尚余的七八万流民,登时便是放下了手中的简易武器。

    洪承畴不由得意气风发,西北民变,在此役之后便是再也掀不起风浪来。当然,洪承畴不会知道,这只是它的一厢情愿。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