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江湖
字体: 16 + -

第8章

    (七)

    正如孟雪所料,当日夜间,刀城便下起了雪。细碎雪花虽说不甚大,但几日来却从未停止过,放眼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一片,没有丝毫转晴的迹象。

    城中大宅内一间屋内,靠墙一侧放着数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各式书籍名著,另两面墙上则挂着些字画;正中摆放着几张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门边一对大花盆,各栽着一株冬青;另有一尊香炉,轻烟袅袅。淡淡檀香味萦绕屋内,整体摆设简单又不失风雅。

    此时屋内烧着炭炉,消去了几分寒意。屋内四人,三人拿着书籍各自随手翻阅,一派轻松,唯有年纪最小女童正伏案奋笔疾书。

    “哇啊……”一声,女童大力伸了个懒腰,紧接着便扑在桌面上嘟囔开来:“敏姨真狠心,不过是走了一小会神嘛,竟然罚我抄十遍《童蒙须知》,累死啦!我不抄啦——雪姊,你也帮我抄一遍呗。”

    年长些的少女合上手中书籍,笑着回身用书脊轻敲了对方的头,同时开口说道:“该,谁叫你总走神。方才敏姨可是嘱咐过我,叫我好好看着不许你偷懒,不过你要是真累了先歇会儿也无妨,要吃点心不?我去拿。”

    “不要!”女童断然回绝,扑在桌上赌气将脸颊鼓的滚圆,头一歪正好瞄见邻坐少年以书掩面强忍着笑,更是生气,拍案而起怒道:“笑笑笑,都怪你!要不是昨天你和我说些什么庙会集市的,我也不会走神,你也要帮我抄一遍。”

    少年一脸无辜道:“当时不是你缠着要我说的吗,况且郡主也听了,怎么她就没走神。童蒙须知里可是说了读书有三到,看来你还得再抄几遍。”

    女童一时无言以对,长叹一口气又扑回桌面,还险些将砚台撞翻,惹得三人又是一阵失笑。

    眼下四人自然就是赵叶两人与刀城大小郡主了,这几日来刀帝忙于事务倒是少有接触。孟雪与思无邪从未离开过刀城,对于中原腹地自是不甚了解,赵穆云说起一路见闻两人都听的津津有味,不断追问其中情形;加之赵穆云本就善谈,一番添油加醋说的天花乱坠,孟雪尚能自持思无邪却已是心驰神往,以至今日上午周敏授课之时神游天外,这才被责罚抄写文书。

    如今四人间已是颇为熟稔,互相开些玩笑自然不会在意。叶笙笑着岔开话题道:“不过我倒是没想到此处藏书竟能如此丰富,史书杂文、诗词传记皆有,有些甚至是中原也难得一见的稀品,门主想必也是博学满腹”

    孟雪微笑回道:“若说博学,眼下刀城无人能出刘长老左右,这些藏本有不少便是他推荐购置的。爹他诸事缠身,倒是很少翻阅,敏姨教授却又不建议我们涉猎野史之类,若非你们来了只怕也没人会去刻意翻阅……哎,小邪子你又偷懒!”

    转头看去,只见思无邪正两手各执一笔,双管齐下抄写的好不迅速。边写边回道:“敏姨只说要我抄十遍,我又没少抄,眼下就咱四个,不说出去不就行了。”

    赵穆云未料到她还有这等本领,一时看直了眼。只见纸张上字迹干净洗练,并无丝毫歪扭涂改,双手字迹并无差别,心中暗暗称奇。随口说道:“我曾听闻魔教有一高手,能双手各持刀剑同时施为,且刀剑皆有不俗造诣。起初不信,但看你这手段,怕是传言非虚。”

    思无邪双手不停同时抬首问道:“还有这等事情?我还从未听说过呢。那人是谁?”

    赵穆云一时语塞:“我只知晓他为人高调,每次都是人尚未到诗号先至,诗号我倒是记得清楚——天纵英才笑古今,下尘倾局何足论,剑封神武无人及,刀震乾坤傲群伦。至于此人名号我还真记不起来。”

    叶笙接口道:“是魔教血枫坛坛主,名唤厉若海,魔教第二高手,十余年前神教一战亦是出尽风头。据庄老说此人刀法剑法均位列前茅,尤其刀剑并济绝技更是厉害,堪称一绝;此人早先的确高调直接,但在担任坛主后却收敛行事励精图治,近十年来都少有传闻。”

    此时思无邪终于将文章抄完,将毛笔置于笔架之上,抖了抖手腕问道:“这没什么稀奇的吧,使双刀双剑的人又不少,怎么偏偏就他出名?”

    叶笙笑着回道:“小郡主此言差矣,双刀双剑自是不奇怪,但他却是双手各执刀剑,且一同施为互不干扰,只这一点便少有人可比;且据庄老描述,此人已到达刀剑合一的境界,神教一战时就鲜有人能应其缨,如今定然更为厉害。”

    思无邪点头道:“这便是刀剑共济?一心二用吗?原来如此,不过武学向来力分而弱,他又是如何做到两者兼顾的,真是奇怪,既是如此……”

    话毕又扯过一张纸,两手各拿起毛笔,同时下笔一手画方一手画圆,结果自然是方画的不甚方,圆则画作瓜的形状。连试了几次皆是如此,不由得有些气馁,随手将纸笔丢到一边。

    孟雪见状,笑着岔开话到:“若是真这么容易的话才叫奇怪了。方才赵公子所言诗号我倒是挺有兴趣呢,不妨和我说说其中有何讲究?”

    赵穆云奇道:“郡主不知道么,行走武林之人大都有各自诗号,相当于自报家门,莫非门主从未提起过?”

    孟雪与思无邪对望一眼,摇头道:“这还真未听爹说过,怕是城内人互相皆是熟识,才无需提起。那敢问赵公子诗号为何?”

    赵穆云笑道:“眼下还没有呢,倒是叶大哥已经有了——飞剑纵横乍可惊,翻疑风俗妄传声;如今至穷在何处,不出为人平不平。郡主以为如何?”

    孟雪回道:“套用在叶公子身上倒也恰到好处,此乃前朝《观剑客图》,我说的没错吧?”

    叶笙钦佩道:“正是,此诗句流传并不甚广,郡主却能立马分辨出来,在下实在佩服。”

    思无邪道:“那是自然,雪姊可是刀城第一才女,自然分辨的出。我现在倒是特别想知道爹的诗号呢……”

    话音未落,诗号迎面而来:“千秋业万古名,一身纵横血沾尘;生死局分高下,俯览风云、霸者吾名。”

    字句清晰、掷地有声,豪不掩饰其中桀骜枭狂之意。转头看去,门口之人正是刀帝,一身气势外露宛若利刃一般,仿佛身形都高大了数分威严至极。

    四人忙起身行礼,刀帝踏步进入屋内,环视四人后微微一笑,随后才收敛气势道:“这便是我的诗号了,城里都是老相识,自然无需这一套唠子。十余年前走江湖时总觉天下霸者舍我其谁,才弄出如此不知深浅的诗号来,现今回想当初不过井底之蛙,实在羞愧。”

    众人不禁都松了口气,方才刀帝一身气势,寻常之人哪能承受,就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孟雪拍胸嗔怪道:“爹你可吓到我了,下次也先出个声啊。”

    刀帝打了个哈哈随后转向思无邪道:“我可听敏姨说了,今日授课你又走神了是吧。罚你抄写范文抄好了没?”

    思无邪将抄好的范文交于刀帝道:“都抄完啦,你看。敏姨也太过严厉了,不过是稍微走神了一会嘛。”

    刀帝边翻看边微笑道:“我看你这丫头可不是稍微走神了一会吧,还有后面这两章你不是又偷懒了吗。”

    “唔……”思无邪顿时语塞,连忙恳求道:“爹您可千万别和敏姨说啊,要不她肯定又要罚我了。”

    刀帝不禁失笑:“你还真当敏姨她看不出来?算了,此事暂且搁下,我今天来是来找叶贤侄的,都坐下吧。”

    示意众人坐下后刀帝开口道:“前几日大略问过易家之事,只是因时间原因不曾细说,今天恰巧有时间,特来请教。”

    叶笙忙应声道:“不敢,此事本该早与门主说明,只是见您这几日来公事繁忙,才不敢擅自打扰。门主尽管发问,晚辈知无不言。”

    刀帝拉过椅子坐定道:“那就从易家崛起前开始说吧。”

    叶笙坐直身体,正色道:“是,那我便从五年前开始说了……”

    苏城地处正派势力范围内,属于中原江南腹地,自古便是中原的交通水路枢纽,地段繁华、居民富足,时间一久自然鱼龙混杂,大小势力少说也有数十。当初正派势力渗透苏城也花了一番力,足可见其当地势力根深蒂固,然五年前易家势力进驻苏城,却只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便将其他势力兼并,着实令人咋舌。

    当今易家家主名为易崎行,对外自称乃是百年前辅佐武神一统江湖的家主易洪的玄孙,因现在家境殷实,加之对外宣称玄修道门,故多称其为“万金居士”。此人相当了得,知人善用,先是拿下苏城粮盐交易市场,而后更是进一步垄断寻常生活必须物品的出入渠道,如今苏城街市不仅米面油盐、牲畜果蔬,甚至就连衣物布匹、木土柴草的出入交易也被其掌控。现在易家上下约有百人,皆以此人马首是瞻。

    此人不止心思机敏,手段更是厉害。当初易家插手苏城事务之时,城内原先名门旺族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首先发难的是一直掌控苏城水路码头的周氏一族,咬死出入与运输不放。这周氏一族在苏城已有百年,历经无数风雨,牢牢掌握船舶运输,可谓是树大根深。由于苏城水路发达,物品出入途径大部分依赖船舶,一旦掌握大小码头就等于扼住了苏城市场的咽喉,极是难以对付。然而易家先是通过抬高人力价钱,再由别处抽调大量船只,硬生生抢得部分主动。后来又莫名一场大火,烧掉了周家最重要的码头仓库以及不少船只;易家趁机通过朝廷权利,设立数处船厂及码头,进一步抢夺周家生意。过了不久周家主事先后或失踪、或重病,甚至还有溺亡的,随着最后家主因贩卖私盐锒铛入狱,其子紧接着病故,周家至此一蹶不振。这其中与易家的关连世人皆知,却苦于没有任何佐证,而易家也至此在苏城站稳了脚跟。而后大族势力欲联手与其抗衡,却不想联盟族内不是族人亡故,便是莫名天灾,最后弄的家破人亡。仅剩下的也都吓的不轻,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自己,对易家也是极力迎奉,自此易家将苏城明面势力归并完毕。

    而且此人武学修为也极不简单,当初苏城旺族欲将其除去,以中秋赏月商谈为借口,将其引至城内花街,暗中则勾结势力沿街埋伏不少杀手死士,不想易崎行早已识破骗局,仍然孤身敷衍,却暗中布置兵力将整条花街围住。那日不足四里的花街,化作炼狱般场景,入眼处全是两派势力以性命相搏、拼死砍杀,场面混乱之极。易崎行本人更是身先士卒,连续击杀数十余好手,一战下来全身浴血,犹如鬼魅,却并未伤得分毫。此番下来直接拔除了苏城暗中势力,也令其它势力残余此后不敢再打其主意。

    据正派暗中调查得知,易崎行并非当初易洪之玄孙,而是由其五族外分家过继来的。当初就继承家主一事上据说还起过不小争执,但反对的家人却被前代家主以极快的速度镇压,易崎行也以自身表现证明了自己当仁不让。现今易家完全控制中原大部分水路,加之与朝廷势力又建立了相当紧密的联系,说是中原第一大户也不为过,易家本身的家境背景特殊,朝廷这一举动无疑是插手江湖的信号,而易家本身就成了朝廷势力在在江湖的代表。此次易家让正派充当传话者,无非是想拉拢正派让其作为自身与其他势力的中间人。

    现今易崎行膝下有一双儿女,长女名唤易相逢,自幼便由名师教导,现今已是文武双全,在江南小有名气。次子易不凡,此人倒是稀疏平常,无论武学才气皆不比长女,因此为易崎行所不喜。

    刀帝仔细听完说明,微微颔首道:“没想到之中有这等曲折,易崎行此人不可小窥。不过照我对朝廷看法,他们应当不会任由易家独大,只怕不久后便会有其他势力掺入,会武之事也只是一次试探。不知此事赵掌门有何高见?”

    赵穆云道:“老爹也与门主分析一致,但既是由正派代理,自然不能敷衍了事以致落人口实。此事还望门主酌情应对。”

    刀帝看了看天色点头道:“这个自然。眼下天色也不早了,一会就收拾收拾准备用膳吧。我还有些事情需去与长老们商议,晚饭就不用等我了。”

    众人点头应允后,刀帝便起身离开了书房。走过几重院落后突然发出一声冷笑道:“赵玉函,此事也正中你下怀吧!既可讨好朝廷势力又借此机会探查另两派恢复的如何,好个如意算盘。哼,既是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