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之康乾盛世
字体: 16 + -

第1章 吴三桂反清复明,康熙帝登台拜将

    清兵进关后因兵力不足无法统一全国,请吴三桂为反明先锋,先败李自成,后平南明,助大清一统天下,然吴三桂本为汉人,当年助清实属无奈,如今自己位高权重不知该如何是好。

    紫禁城,康熙皇帝在批阅奏折,发现江南富裕,准备去江南一游。

    而这时紫禁城外,也就是天安门,一个眉清目秀的有志青年和一个兵士发生了口角。

    “这位先生,你不能进去。”士兵伸手拦住关子仪。

    关子仪急不可耐,拉开兵士的手厉声高喝:“你是个什么东西?此事关系我大清王朝之危安,如果你拦着我不让我奏明皇上,大清江山被异人造反你担当的起吗?”

    士兵刚要开口就被关子仪反驳了回去:“你还想说什么?是不是以命担保?呵!你的脑袋值几斤几两?我大清百姓不下三亿,你何德何能抱住三亿百姓?”

    士兵突然发怒,拿枪指着关子仪的脖子:“你能不能让我把话什么?我说带你去见皇上,不过你要是欺君犯上这罪名我也担当不起,你说怎么办吧?”

    “哼!”关子仪用手将长枪推到一遍,冷哼道:“我要是没有急事来皇宫干什么?你这个士兵是不是喜欢公报私囊啊?我是不是不意思意思你不放我进去啊?”

    “快快快。”旁边的士兵看不下去了:“你个王二哈,这位小哥要去你就让他去呗,掉脑袋的又不是你。”

    这个王二哈同意后领着关子仪来到了金銮殿。

    关子仪三叩九拜来到大殿之上长跪不起,口中念念有词:“仰天愿助吾皇寿,吾皇万岁万万岁。”

    康熙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关子仪,开口说道:“你是何人?为何念出如此才气不凡之诗?”

    “臣怎能念出此诗?”关子仪开口推辞:“此诗是前明才子唐伯虎念给他的皇上的,我草民一个,想给皇上金银为见面礼,仔细一想,还是算了,所以拿出唐伯虎这首诗来恭贺吾皇。”

    “哈哈。”康熙被关子仪逗笑了:“为什么算了?”

    “皇上是皇上。”关子仪说出原因:“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我大清乃天朝上国,一些金银细软吾皇看后说不定会龙颜大怒那?我听说吾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班门弄斧的吟了一句。”

    “可是唐伯虎写的明明是。”康熙话音落处竟又想不起来,连忙翻阅诗书,才尴尬道:“仰天愿祝吾皇寿,一个苍生借一年啊!”

    “这正是吾皇与暴君的不同之处。”关子仪继续低着头,然后小声说道:“草民可否抬头看一下吾皇?”

    “准了。”康熙轻声咳嗽一下。

    关子仪看见康熙后惊为天人,居然可以这么帅,不一会才缓过神来:“唐伯虎的君主外强内弱,色厉胆薄,而吾皇高大威猛,外柔内刚,大凡色厉胆薄之人都喜欢狐假虎威,虚情假意,大凡外强内弱多是暴君自寻安慰,而吾皇不一样,吾皇外柔内刚,平易近人,好绝好段,最重要的是草民刚才直视龙颜,发现吾皇才是真龙天子,比起秦皇汉武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起唐宗宋祖有逊色而无大雅,比起朱元璋那个糟老头子更是雄姿英发。”

    “哈哈哈。”康熙大笑不止:“那你来见朕想必也不是东扯西扯,贬低历代君王的。”

    “那是自然。”关子仪沉声应道:“吾皇可否让草民起身?这跪着大腿实在是受不了。”

    康熙让其起身,关子仪起身后侃侃而谈:“历代君王固然有丰功伟绩,但是比肩吾皇却稍逊风骚,吾皇最大的长处认他们谁都比不了,因为吾皇知道怎么开创盛世,从而任人唯贤。”

    “哦?”康熙来了兴趣,耐着性子询问道:“那么你想说什么?”

    “云南吴三桂不日即反,吾皇可知?”关子仪指着南方淡淡应道。

    “朕知道。”康熙拿出揍折,准备批阅,审问关子仪:“那你的意思是?”

    说到这里关子仪再次跪下:“草民想镇守云南,如果吴三桂胆敢造反,我就率兵压制。”

    “行吧。”康熙起身扶起关子仪:“朕就认命你为使南大臣吧!”

    “草民。”关子仪觉得不妥又将两个字咽了回去:“臣,谢主隆恩。”

    关子仪领命而去,不日赶往云南。

    到了云南后关子仪发现城里插的全是吴字大旗,这说明云南百姓大多数认吴三桂这个藩王,而不认朝廷了,而关子仪也畏惧吴三桂的兵权,夜里寻了一家客栈。

    第二日吴三桂宣布要撤出藩王的名号,回老家颐养天年去,康熙信以为真,派使节前去,而关子仪就是使南大臣,出于无奈,只好公布身份。

    谁成想吴三桂突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江南百姓大多支持,关子仪连夜逃跑,险些被吴三桂杀害,吴三桂以为关子仪就是个小太监之类的角色,没有放在心上,而关子仪紧赶慢赶,终于回到了京城。

    紫禁城内。

    “胤礽啊,你最近在干嘛呢!”康熙和颜悦色的看着太子。

    太子胤礽回答的不紧不慢,颇有太祖风范:“回皇阿玛儿臣近几日在学习。”

    “嗯,不错。”康熙笑着拍拍他的脑袋说道:“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孩子。”

    一家人和颜悦色的在哪里有说有笑,关子仪看着心酸,上前说道:“诸位鸡毛蒜皮之事也要奏请皇上?”

    看众人不再说话关子仪叩向康熙:“皇上,吴三桂终究还是反了。”

    “起来说话。”康熙扶起关子仪,看了看他身上的伤,问道:“这是?”

    “微臣贱命一条,皇上不必担心。”关子仪起身奏道:“皇上,咱们还是谈政事吧!”

    康熙正要开口,乌贵妃告别:“后宫不能干政,臣妾告退。”走到一旁去**胤礽。

    “娘娘一语点醒梦中人。”关子仪惊呼道:“对,女人,吴三桂喜好美女,这……不知美人计可不可行?”

    这时候摄政王乌那拉那氏,宏毅从西边走来,恰好听到关子仪方才所言,开口询问道:“嗯,不错,可是要派谁去呢?”

    “咦?”关子仪故作惊讶:“我堂堂大清难道会没有合适人选!?”

    “这朕大可选一位格格。”说完康熙突然愁眉苦脸了起来:“只是他手中掌握不少兵力啊!”

    “这是个问题。”关子仪冥思起来。

    康熙看关子仪正在冥想,应该是有办法了,询问道:“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关子仪听到康熙询问忽然一拍大腿,惊呼道:“有了,不如,偷渡阴平,派一人摔兵暗度陈仓,一人护送美女,然后美女把吴三桂迷的神魂颠倒,皇上在派人收回女子,当然,是暗中收回,吴三桂一怒为红颜,我们在让偷渡的那支兵马袭取吴三桂的大本营。”

    “嗯,这也是个办法。”康熙询问道:“哪位大臣家中可有?”

    关子仪连连摇头,诉苦道:“我膝下无儿无女,准确的说连夫人都没有。”

    “不如,”摄政王接过话茬:“皇上派个格格去?”

    关子仪仔细一想,没有比格格更合适的人选了,开口同意:“格格是个不错的人选,让吴三桂以为皇恩浩荡。”

    “嗯,那派那个格格呢。”康熙又来难题了,派谁去谁都不会愿意。

    关子仪斜眼望去,目光落在了乌贵妃的身上:“不如,让乌贵妃的格格去?”

    “这个倒是不错。”摄政王开口赞道。

    “哈哈。”关子仪笑道:“这是格格的福分,格格会被认做民族英雄,世代供养。”

    康熙也表示同意:“嗯,就让宸贵妃的格格去吧。”

    乌贵妃很显然不高兴了,换做是谁家的孩子谁不心疼?开口质疑道:“后宫女子这么多,为什么是本宫的孩子?”

    “唉。”康熙摇摇头,叹道:“因为她是后宫里最优秀的孩子啊!”

    “娘娘,息怒。”关子仪上前安抚道:“又没有通婚,你怕什么?”

    乌贵妃没有理会关子仪,而是继续与康熙吵闹,关子仪大吼一声:“停。”

    看场面稍有休息,这才侃侃而谈:“在下认为,此人必须智勇双全,才貌无双,更不惧怕吴三桂。”

    未等众人接话康熙直插过来:“宸贵妃的女儿文武双全,又有勇有谋,是个优秀的孩子,朕决定让他去。”

    这时候胤礽岔道:”生在皇家就应该做出贡献为皇家献身是无比巨大的荣誉。”

    “好了。”康熙宣布道:“爱卿,人已经选好了,可是谁统兵去啊?”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自从进关以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逍遥快活已是习惯,这别说是他们,恐怕连八旗子弟战斗力也下降了不少,而乌贵妃想坑关子仪一把,因为是他把自己女儿逼上绝路的。

    忽然乌贵妃高声说道:“依我看,关大人是个合适的人选啊!你是旗人,定应当骁勇善战,其次瓜尔佳氏也是皇家一员,关大人应当身怀绝技才是。”

    而关子仪等的就是这句话,转身跪在康熙身旁:“就由臣去教训教训吴三桂吧!”

    而乌贵妃瞬间崩溃,没想到他真的会啊!而康熙也觉得由关子仪点兵再好不过了,三日后,拜祭先祖,杀猪宰羊,康熙沐浴熏香,走到帅台之上。

    康熙手持虎符,而关子仪健步走到台上,“砰”的一声跪在那里,伸出双手去接虎符,双眼流泪,口中念念有词:“呵!呵!我关子仪也有拜将这一天啊!”

    康熙亲手将他扶起,然后看向站在台下的百官,口中振振有词:“朕,今日拜瓜尔佳氏关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全天下的兵马,谁敢不从,持刀杀之。”说完,康熙拔出佩剑,交给关子仪。

    关子仪拿起佩剑,点兵三万,不日动身,前往江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