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
字体: 16 + -

第124章 上山容易下山难

    说话间早有两人撑出一条小船来,那船在湖里就如鱼儿一般,显出控舟之人技术的精湛。

    “朱掌柜,外面官军听说要围剿梁山,你等在此处不是身置险地吗?”

    彦崇下马上的船来,忍不住问了一句。

    朱江闻言脸上显出几分自豪之色,淡淡笑道。

    “这店能值几何?官兵来了让他们烧便是,这方园十里都有我们暗哨,官兵一来我等撤到对岸便是。”

    见少年眼光四顾显得颇为好奇,朱江继续笑着说道。

    “这官兵来过几次,在湖泊中被我们揍了几次,这酒店放在这里,就是一种挑战,我梁山不惧官府。”

    “有豪气。”燕青赞了一句,见身后两人都不言语,也就不再多说,三人上船,那船箭一般的向着对岸而去。

    不多时已到对岸,却见山上数声响箭后,迎出来一群汉子,为首几人看见燕青,都满面笑容地抢上来嘘寒问暖。

    众人边说边上得山来,彦崇走在慕名已久的梁山上,看着这山怪石林立,山势险峻,一路上石楼要塞犹如围棋盘上的棋子四处散布,当真是易守难攻,怪不得朱江嘴上口气这么大。

    梁山的山顶就象被武神的大刀削掉头部,显现出一块较大的广场,广场上十八般兵器四处摆放,不少士兵自在操练,教头的吼叫声,士兵的演练声响成一片。

    造反造得蛮红火嘛!彦崇看着给燕青轻声介绍的那位大汉,年约三十余岁,魁梧中带着一股领袖之气,着一身豹纹劲装,显得英气而干练。

    这就是黑三郎宋江?施老师一定是眼花了,这模样阎惜婆一定会喜欢。

    一行人沿着广场走了一圈,来到一座大殿,大殿前竖了根长长的旗杆,旗杆上空飘着面杏黄旗,彦崇以为上书“替天行道。”抬眼望去才发现却是“水泊梁山”四个大字。

    进入大殿才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想必是知道二龙山首领燕青到达,宋江等人才会亲自出迎,这群人估计在大殿里已经开了不短时间的会议。

    彦、武双人不离燕青左右,众人见二当官王英没来,想是留守山寨,这二人定是燕青心腹之人,也就未曾阻挡。

    就见宋江走上虎皮椅,并不坐下,而是一脚踏着短凳,双手向下一按,大殿嗡嗡声就如马蜂回窝,顿时静了下来。

    “各位,现在二龙山燕大头领已至。四山之人全部到齐,正式商议一下如何能打破此次官兵的围剿。”

    “好叫哥哥得知,听说此次官兵来势汹汹,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

    这人话还没说完,众人见其说的有趣,不由的一阵哄笑起来。

    “上次张顺挟西军之威前来,也未曾占得多大便宜,双方互有死伤罢了,听说老种经略相公这次在东京和太尉闹的很不愉快,只要西军不出动,咱们怕他个鸟来。”

    这人终于把一通酣畅淋漓的话说完,听见下面一阵赞同声,满脸得意双手抱拳,转了一圈坐下去。

    燕青也觉得有道理,回头看了看彦崇,却见少年正仔细瞧着一只在椅子上快速爬行的小虫,那专注神情好似在看小娘们身体一般。

    再看那个武松双眼望天,就好象那大殿的顶部有什么精彩表演一般。

    燕青觉得无趣,只得把头转了回来,却见又有一个身着学究打扮的人站了起来,迈着方步四平八稳走到大殿中央。

    “吴某同意史大郎意见,梁山泊四面环水,仅有西面蓼儿洼一处有陆地可接对岸,这地势基本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吴学究想来在梁山很在威信,他说话时下面都凝神细听。

    “东面水城门方向没有水军是无法攻进来的,山中贮粮足够一年食用,而这几州的水军比起两淮差之甚远。”

    彦宗看着小虫在椅子的空隙中左冲右突,尝试着找出新的道路,心中却在默想当下形势,看来刚才说话的就是史进,这学究应该就是梁山军师吴加亮了。

    彦崇怀里有着王进写给徒弟的书信,不过听了史进之言,彦崇放弃了将信拿出来的想法,还是找到杨志才是正理。

    通过历史评价来判断一个人品性,彦崇其实享受着开挂的快感。

    见燕青满面红光的又把头转了过来,少年附在其耳边问道。

    “哪位是杨志?”

    蒋青将眼光向四周扫了几遍,轻轻对彦崇摇摇头。

    看来杨志在梁山很没地位嘛,会议这么隆重,居然没有他的位置。

    见吴加亮在那里侃侃而谈,颇有些论古今,袖手天下的意思,少年对燕青悄悄说了几句,便起身出殿,在广场中观察起士兵训练。

    凭心而论,梁山兵马比二龙山强出太多,估计桃花、清风两山与二龙也差不了太多。

    宋江看来是想凭这次官军围剿之事,整合四山,其志不小呢。

    历史上宋江是以强硬出名,虽然在海州遭张叔夜偷袭大败,受了招安,但随之又反,大宋王朝终于让种师道出兵。

    爷爷正准备派一员猛将彻底解决乱匪,折家军主动请缨,可字辈第一天材折可适在镇压方腊战斗中表现突出,自动请缨领军前往。

    折可适最后也不负众望,三战三捷大败宋江,最后斩下首级送往京师,这也在折家家谱中大抒了一笔,折可适的墓志铭专门记录了此事,不然史学家估计也会被施老师给误导。

    彦崇沿着广场踱步,心中思考着未来的计划,蔡鋆敢来京东两路,绝对是有后手的。

    就算蔡京不知兵事,那童贯对京东路两河路禁军战力肯定是非常清楚,除非他想坑蔡鋆。

    这不太可能,童贯才被剥了兵权,这时侯去得罪太师,这…

    虽然不知道蔡鋆后手是什么,彦崇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这种看不透的局势最让人不安,可转念一想,正是这种局势才有名将和愚将之分,都看透这兵法也不用玩了。

    “杨志,你这训练的是什么兵?你不是号称杨家后人吗?杨家将是你这样练兵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