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魔为何
字体: 16 + -

第10章 杨蒙天解惑

    一番商量后,在两人坚持下,杨蒙天担起了重任,送走了两位副将,与六千士兵原地一宿,准备等到天亮,寻找最佳伏击之地。

    入夜,无悔爬上一颗大树,心念一动,身体自动运行心法,吸收起纯阴灵力。内视体内灵力像溪流般快速通过脉络,被丹田吸收,无悔会心一笑,他已经达到了随意运转的程度,离自动运转不远。

    《阴阳锻体》令无悔越来越强大,每天晚上吸收的灵力经过白天的转化,融入血气中,增强自身体质,同时也壮大体内筋脉,筋脉粗壮,也就可以吸收更多灵力,相辅相成,循环不息....

    青月城被攻破之事传遍姜国,一时国内人心惶惶,大量民众流离失所,饿死他乡,有的难民绝望中,日夜跪拜姜皇雕像,希望成了仙人的姜皇能下凡打救,救苦救难....

    仙皇城,姜国核心之地,新姜皇依靠在龙椅上,一边张嘴等待丽妃投来鲜明水果,一边眯眼倾听大臣汇报。

    忠臣魏德忠上前汇报:”禀告皇上,青月城失守,大凶国大军,已兵临城下,虽然矿山易守难攻,但久守必失,我等建议我国大军进攻青月城,夺回此城,未来才有利于我军作战!“

    ”废话,退守矿山,利用矿山地险阻击敌军,迁灭敌军才是良策,是皇上英明决策,你等不懂皇上用意,妄加猜测,有何居心?“奸臣李沫站出来斥喝,随后其余奸臣也出来附和,当然,大跨皇上英明这些话是必须要说的.....

    姜皇听得心里舒服,脑海里却想着今晚该去哪位贵妃寝宫好?心思难断,突然想到昨天大臣送上来的一名绝色女子,胯下顿时燥热难耐,已无心继续朝政。

    ”众卿家不必相劝,就按李沫大臣计划行事,敌军退败指日可待,今日会议到此为止,退朝!“匆匆说了几句,便不等大臣行礼,兴匆匆的进入内宫,见见昨日佳人.....

    魏德忠看着皇上如此无能,尽听奸臣所言,心灰意冷的回到了家中,写了辞官书,命家人收拾细软,等到了天黑,坐上马车,一家人消失在了夜色中......

    青月城一战,大凶国百万军队打剩四十余万,匆匆整顿,凶世安派出探路军一路查探,为后续进攻矿山作准备。

    一队骑兵快速通过官道,消失在矿山方向,树林中的一名人影快速离去,消失在树林深处......

    不久后,人影来到了一处溶洞外,跟树上人员对了暗号,快速进入了溶洞。

    “报告,敌方第三波侦查军已通过了官道!”

    杨蒙天听完探子汇报,招来领兵队长,打开地图观察了一下,开口出声:“敌军已多次查探路况,不久后肯定挥军而上,几位有何想法?”

    一名叫大狼的队长率先发话:“副将军,通往矿山的官道左边是草原,不利隐藏,右边一带山林可以进行伏击,但敌军不傻,粮草动身前必会仔细查探山林,我军若无对策,与送死无疑!”

    杨蒙天颔首,指着地图的某一处:“敌军查探山林之时,便是粮车出动之日,官道不远处有一吊桥名为白水桥,吕超两位副将军已在桥上做了手脚,只等敌军先头部队过桥,便可毁坏桥梁,敌军回救无路,我军有充足时间烧粮,此事可成!”

    其余队长也觉得可行,纷纷同意了作战计划,各自命令部下注意隐藏,等待命令。

    夜光挥洒,杨蒙天看着某一颗树上身影,眼里露出赞赏之意,“真乃虎将也!”说了一句便拿着酒葫芦来到树下,几个呼吸跳上了大树。

    知道是杨副将到来,无悔起身行礼,被对方挥手阻止,丢了酒葫芦过去,自觉坐在树枝上,仰望星空,享受难得的平静。

    无悔不知对方过来有何要事!随意拔开酒葫芦喝了两口,便跟着杨蒙天一起沉默。

    两人无声而坐,杨蒙天眼里的赞赏之意更浓,无悔永远都是一副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的样子。静如乖巧小孩,动如猛虎下山!而且还不卑不屈,见到他也是语气平平,毫无巴结之意.....“一条硬汉”心里评价无悔。

    见无悔仍然沉默,杨蒙天只好率先打破尴尬的气氛:“听矿山那边人说,你以难民身份入了矿洞,我看你不像怕死之人,为何当初不直接入伍?”

    无悔:“军队残忍,随意践踏难民生命,我对此没有好感!”

    “哦?那为何现在入了军队?”

    “为了伤疤大叔,与洛队长交换条件!”

    杨蒙天疑惑:“你与我说说事情全部!”

    无悔沉默了一下,便把入伍经过说了一遍,最后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军队在前方厮杀,为的就是保家为国,那为何又要对国民残忍?稍有犯错,便是人头落地,此理何在?”

    杨蒙天也被这个问题磕住了,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寻思了好久,才作出了解答:“军队视难民生命如蝼蚁,随意践踏,这一点我相信存在,但不是所有军队都如此。若是李将军的军队,我相信不会做出此等事情,你应该相信吧?”‘

    无悔点头,他也相信李将军带出的士兵不会这样做,李将军的大义,令无悔动容!

    见无悔点头,杨蒙天接着说道:“这种事情,只能说是将领好坏决定,将领残忍,那士兵残忍,将领仁慈,那就受国民爱戴!”

    “至于你说的稍有犯错,便人头落地,这个军令作用在于:要把国民团结起来,一心抗敌。有国才有家,国遇强敌,民众若不齐心,如何抗敌?怕死之人不肯上战场,那就在后方全力支持,利用各种理由逃走,军令不允许,只能杀一儆百”。

    “战事一起,劳命伤财,不可能做得事事顺应民心,此事虽然残忍,但我个人也赞成行此军令!难民之前有得选择,虽然君臣有逼迫之意,但最终还是给了选择余地,选择了就要为自己负责,不得怨天尤人!”

    杨蒙天的一番话,无悔陷入了思考当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