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乱流年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黄泉路

寂寞就像是一座灵魂的青冢,心之深处葬着一枚忧伤的旋律,镌刻着一段铭心的恋情。时不时拿出来回味,咀嚼。可又如梦似幻,无法触及,无法拥揽。因而便称之为寂寞了。

“在古时候,传说人死后会有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来捉拿人的魂魄,把他们带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阴间**官,阎罗王的审判,以决定他们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

有人认为,人的阳寿到了就会死,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接下来就是黄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走过黄泉路后,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

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黄泉一词的出处是《东周列国》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寤生出生时难产(古人视难产为不祥之兆),外加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未能如愿,姜氏一直怀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

看”]书!!网武侠。,便对人说:母亲虽然不象母亲,但儿子却不能不象儿子。于是抓了几只小鸟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颖考叔说:这种鸟叫号鸟,最不孝道,母亲把它养大,但他长大后反过来却啄食母亲,所以抓来准备吃掉它。庄公听后哑然无语。

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然后把母亲接来居住。最后终于使庄公母子团聚。

也曾经有一首诗是这般: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

路很长很长,依然长的像是走不到边际。林浅的步伐开始变得有些轻松,至少,在这条漫长的路上,还有那红的如火如荼的彼岸花,她已经确定自己死亡,已经确定自己踏上黄泉路,知道前头等待着她的是投胎转世,刚开始有彷徨有迷茫,,但如今,只是淡然,或许这样也好,对于林浅,对于她,都好。至少她不用在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了,至少再往前走不久,喝下那碗孟婆汤,忘记前世今生,她就不会那般痛苦迷茫了,南忆,皇甫俊,素雨。甚至是安宇,安风,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她的牵绊了,真好,真好,眼中闪过星星点点,却没有泪滑落,人们都说,鬼是没有眼泪的,鬼一般哭泣,就会魂飞魄散。所以她刚开始哪怕如何悲伤,也不会有眼泪,她也庆幸,没有眼泪,保存了那最后一点点可怜的自尊,真是有些可笑的自尊呐!

又是这般晃晃荡荡的向前挪动。远远的,就望见前头有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头,像是要将地府的天空捅个窟窿般。随着不断往前挪动,依稀可以看见一些建筑物。或许,其中有一个地方,被命名为阎罗殿。

人群站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与其说是人群,不如说是鬼群来的更加的确切。林浅想要苦笑,却无法扯动嘴角。仿佛是灵魂永远也不会有喜怒哀乐。心里头么闷闷的,等等,心?鬼也有心吗?鬼还有心吗?应该有吧,鬼的心成为鬼心,不是吗?

站在林浅这儿,足可以望见排着长长的队伍。前头有许多亭子,亭子里都坐着一个穿着长袍的人,他们的穿着都和站在他们不远处的那些白袍人差不多,如果没有猜错,那些白袍人就是勾魂使者,虽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黑白无常。队伍很长,林浅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她也不急,可以用这个时间断好好的看看这个所谓的地府,或许真的会不错呢。扭头,就看见不远处那块高耸入云的石头,从这近处看出,才看见上面用如血般的红色刻着三生石三个大字,很多幽魂在那三生石旁,伸出双手放在上头,她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在她的所知道的范围里,“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