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之侠侣捕快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二章 闹场

    新雪刚刚下过,可是皇宫内却丝毫不见片白地,屋顶之上的雪自然还在,天色正暖,整个皇宫内也张灯结彩,喜庆的气氛冲淡了冬日的严寒。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随着九道钟声响起之后,大朝会正式开始。

    四品以上的官员,也就是往日前来上朝的官员都跪伏在地,等待陛下的驾临。

    萧纲礼衮衣和冕,好不威严,整个人似乎比往常更加精神了几分,站在大殿之外,朗声道:“今日,太元七年元日,我朝举行大朝会,朕萧纲礼,令,大朝会始。”

    “呜~~~”

    随着不远处号手的奏响,大朝会正式开始,百官山呼万岁,“臣等恭请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萧纲礼朗声道,虽然殿前的广场很大,但是萧纲礼好像卯足了劲儿,想要让整个广场的人都能够听到他的声音。

    “谢陛下。”

    百官谢过之后,花十三才和凌诗月两人联袂而来,萧纲礼有些不高兴,别人都拜完了,你们俩才来。

    不过花十三紧接着就拜了下去,毕竟这是大朝会,面对陛下该行的礼还是得行。

    “平身吧。”萧纲礼说道,然后对着百官朗声道,“诸位爱卿入座吧。”

    自由太监前来给百官指引座位,其实也没什么指引的,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毕竟他们去年也就是这样做的,每年都一样。

    花十三和凌诗月被安排在很靠前的位置,仅次于一品大员,其实一品大员也就那几位,太宰、太傅和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司,以及大将军和大司马两名一品将军,相国的位子是空置的,所以今年的一品大员少了一位。

    而花十三的位子被安置在这里,后续的其他官员的位子并没有什么变化。虽然很多官员都不忿花十三能够坐这么前,但是却也没有胆量出言上奏,毕竟今天是大朝会,谁敢质疑陛下的决定?

    接下来就是各部汇报去年一年的成绩,就好像年终汇报一般,由度支尚书先开始的。其实一品大员直接跳过这一节,而二品大员都只是总机衡,所以一应事务都是由三品大员汇报,他们分管,也算是最直接的官员。

    度支尚书算是花十三的老熟人,高光利,他们在琅琊府相处了一段时间。高光利站起身走到中间汇报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花十三一眼,但是没想到这一眼却让他成为了元日大朝会的一个笑柄。

    花十三看着高光利从人群中走出,又看着他看他,其实并不是花十三刻意去看他,只是因为在场只有他一个人走动而已,大部分的人都注意着他。

    但是高光利却看了他,这能怪谁。

    高光利正要跪下,弯腰的时候看了花十三一眼,顿时摔倒在地,顿时引起百官的哄然大笑。

    高光利立刻爬起身,然后低着头,开始陈述自己的汇报:“微臣度支尚书高光利启奏陛下,太元六年一年,臣率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兢兢业业,不敢有所怠慢。年末清点,现国库充盈,百姓赋税适宜,安居乐业。”

    高光利突然顿住了,就连萧纲礼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平日里油嘴滑舌的度支尚书竟然在此时开小差了,脑袋不灵光了。

    “没有了吗?”

    萧纲礼问道,今日是大朝会,他也不会发脾气,而且这些他都在前两日高光利呈上来的折子之中看到过,今日是大朝会,例行说说而已。

    “回禀陛下,微臣……微臣突然腹部绞痛,微臣……微臣想……”

    “噗……”

    百官哈哈大笑,因为这一声巨“噗”是来自高光利的屁股,此时他满脸羞愧,陛下还没有开口,他就有种要钻进地底下的感觉。

    “行了行了,你先去吧。”萧纲礼也忍俊不禁,一个大朝会竟然让一个经过过数届的度支尚书给吓到大小便失禁,这也真是……

    接下来的则是吏部尚书禄智敏,禄智敏上前,比起刚刚高光利跪伏的位置稍稍前移了一些,毕竟那里还有着一丝丝气味儿。

    花十三这次没有去看禄智敏,他刚刚觉得,就是自己看了高光利一眼,就把对方吓住了,他决定不看其他人了,毕竟大朝会,百官都被吓尿了,这大朝会岂不变成笑话了。

    他看着坐在旁边的凌诗月,伸手从桌子上拿了一个橘子,剥开亲自喂给凌诗月,凌诗月也没有拒绝,张口就吃了。

    旁边百官都看见了这一幕,顿时都愣愣地盯着花十三,反倒是禄智敏的汇报没有去仔细听,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

    凌诗月好像注意到百官的眼神,然后立刻拒绝了花十三喂过来的第二块柑橘。

    花十三愣了愣,然后看到萧纲礼也看着他,顿时正襟危坐,好像整个大朝会最正经的人一般。

    萧纲礼也没有理会,毕竟花十三的性格如此,他也不好管束。

    倒是萧纲礼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看着花十三的样子,眉头紧蹙,他冲着花十三的方向挥拳,不但花十三没有注意到,就连萧纲礼身边的人都没有注意到。

    虽然是汇报,但是除了六部尚书之外,也就是军方的几名长史、司马、五官、功曹、主簿等做了一些汇报。大致意思是去年一年边境安好,北魏政权旁落,内讧不断,根本没有任何战争的可能。而南方,越南似乎有一丝不之心,但是有骁骑将军前往镇压,越南王也立刻臣服,并且会再几日之后来朝请罪。而最麻烦的就是琉球,琉球地势险峻,廊州刺史面对琉球的骚扰有些疲于应付,不过都是一些流寇,倒是没有什么大碍。

    百官汇报完之后,时间已经过去半晌,高光利回来了,他也换好了衣服,想必是宫廷的赐予,毕竟他可不在皇宫内办公。

    终于,在萧纲礼的一道命令下,大朝会的高潮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