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李斯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张耳

    李斯在张苍家中小住了三日,期间为张苍教授解释《劝学》上的内容,以及一些法家的知识。

    这让张苍打开眼界,以前张苍所读的书简,无外乎《诗经》、《尚书》、《黄庭》等,李斯的来到,终于让这个年轻的少年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于是,这更加坚定了张苍外出求学的决心,若不然,一辈子待在阳武县,就像是李斯给他讲得坐井观天的故事里的那只青蛙一样,认识不到外面天下的精彩。

    此时已经是三月下旬,李斯着急前往咸阳,而张苍也整日里催促前往兰陵,张负拗不过,只得同意。

    对于张苍的恩人李斯,张家自然颇为大方,奉上了一大笔钱,本来李斯不想收下,一来韩非赠予他的钱币尚够用到咸阳,二来路上带的东西多了,实在是不太方便。

    然而,张负执意不肯,认为李斯不收谢金,乃是因为看不起他张氏,李斯对此颇为无语,只好手下张负的谢金,这样一来,又多了一个小包袱。

    而阳武县前往兰陵的商队,张负也打听到了一个,那商队规模不小,常年来往于魏、楚两国,每次都有十几人上路,另外还会单独雇佣护卫,基本上没有遇到过盗匪。

    这让张负很是放心,给商队主事缴纳了足够的旅资之后,张苍得以允许跟随商队一起前往楚国。

    不过,商队也有要求,那就是一切行动听商队的指挥,不可随意离队走动,否则出了意外,概不负责。

    对此,张苍自然是满口答应,他现在只想离开阳武,到外面去看看,心思早就飞到了兰陵,飞到了李斯跟他说了两天的兰陵学馆。

    李斯对这个少年当真是非常的喜欢,见他执意要去兰陵,于是写了封推荐信,让他交给学馆的张杨,有了李斯的推荐,想必张苍在学馆内的生活,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安排好了这一切,李斯不再停留,再次踏上前往秦国咸阳的路途。

    至于旅途的规划,李斯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他会先入韩国的南阳郡,然后从南阳郡进入秦国新设立的三川郡,尔后一路向西,安抵咸阳。

    李斯本想直接从阳武向西进入三川郡的,只不过他从张负处得知,秦国设立了三川郡之后,便在荥阳驻兵,对于从魏国而来的人,盘查特别严密。

    李斯虽然心中无愧,但也不想凭空惹麻烦,他没有见过秦军,但作为楚国人,耳濡目染,秦军给他的印象便是残暴和狠厉。

    他可是听说了,秦军只要见到可疑人物,便抓起来砍头,然后去兑换军功。

    这个说法,李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秦国的军公爵制度,他是了解的。

    所以,李斯宁愿绕远路,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遇到秦军,不愿意用自己的项上人头,去验证这个说法的真伪。

    ------

    魏国山阳城外,草木渐渐茂盛,树上的叶子也开始郁郁葱葱,在一片树林当中,有六人穿梭其中。

    领头一人,看上去很是年轻,也就是二十岁左右,面色黝黑,下巴处已经有了些许的胡须,头发上插着一支束发木簪,腰中别着一把长剑。

    跟随在他身后的无人,打扮都差不多,只见他们行色匆匆,似乎是有要事。

    又行进了大约百余步的距离,前面的黑面青年停下脚步,抬起手来,道:“稍住,且休息片刻。”

    其余无人想来也是跑累了,闻言立即停下,然后坐在地上休息。

    “张君,此次吾等顺利截得情报,不知信陵君是否会奖赏我等?”一人坐在地上笑道。

    “就是就是,此次我等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了秦国啊!”

    那几人还在讨论,被称作张君的那人眉头一皱,道:“轻声!我等现在还未回到大梁,不可放松警惕。”

    “张君剑术高强,恐怕连大王宠幸的龙阳君都不是你的对手,怕什么?”

    “说起这龙阳君,嘿嘿------”

    见那几人没有停止讨论,还将话题引到了大王和龙阳君身上,这可不妙,若是不制止,以后出了差错,自己也难免落人口实。

    “大王和君上的事情,岂是你等能够议论的!”

    那几人见黑面青年动怒了,都闭口不言,他们知道,这人看着年轻,可真的不好对付。

    这黑面青年名叫张耳,乃是大梁人,据说听力异于常人,而且剑术高超,虽然家境贫寒,但在市井当中好行侠仗义,乃是大梁城中有名的“好义”游侠。

    本来张耳也就这样了,靠着一个游侠的名声,也能糊口,不至于饿肚子。

    不过,好运还是降临在了这个年轻的游侠身上。

    因为魏国受秦国攻击,危在旦夕,魏王将信陵君从赵国请了回来,之后,信陵君联合五国合纵,打败秦军,一时间名声大噪,宾客盈门。

    张耳是为国人,自然从下就是听着信陵君魏无忌的故事长大的,君上此次再次招募宾客,他岂能不响应呢?

    于是,靠着自己“好义”的名声,以及高超的剑术,张耳顺利的成为了信陵君的一名宾客。

    张耳自从做了信陵君的宾客之后,多次担任护卫的职责,因为其剑术高超,行事稳重,颇得信陵君欣赏。

    这次,便是信陵君安排张耳带人到三川郡收集秦国的情报,现在他们已经成功抵达魏境,自然放松下来。

    张耳见众人休息的都差不多了,便招呼众人准备上路,只是他刚站起身来的时候,突然听到有脚步声靠近,连忙低声喊道:“有人!”

    其他五人反应也不慢,迅速找好掩身的树木、石块,将自己藏起来。

    片刻之后,一人从小路上走了过来,只见此人身背了三个褡裢包袱,鼓鼓囊囊的,显然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张耳见状,松了一口气,道:“只是一个过客,待其走后,我等也出发上路。”

    几人纷纷点头,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只是其中一人突然说道:“你看那人包袱中,定然带了不少东西,不如将其抢来,也好补偿一下我等这半月来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