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李斯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论法

    接下来便是韩非的拜师礼了,在荀况众弟子的见证下,韩非奉上束脩。

    当然,韩非作为韩国的公子,除了必要的十条上好的肉干以外,还有其他各种精美的礼品。

    颜色翠绿的丝帛,各种精美的陶器,花纹复杂的漆器,满满当当的有好几箱子。

    荀况没有拒绝,理所当然的全都收了下来,这就代表着这个老师认可了你这个弟子。

    教授弟子,之所以要收取束脩、礼物,并不是荀况这个人有多爱财,而是有其他的意思。

    一来体现拜师者尊师重道,是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二来让拜师者知道知识不是平白就能学来的,要付出代价。

    拜师礼结束之后,荀况也有些乏了,毕竟上了年纪,不能和以前相比。

    接下来的一些流程之类的东西,荀况便交给了张杨,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子虽然没什么才华,但行事稳重。

    张杨做事,荀况放心。

    果然,虽然荀况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离开讲堂之后,张杨便按照礼仪,继续下去。

    李斯当初拜师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些,不过当时或许因为李斯那是一普通黔首,程序上并没有如此的复杂。

    这也看得出来,当时荀况只是对李斯感到有些好奇,并未当做重点培养对象。

    不过,李斯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斯的努力换来的是荀况的欣赏和着重培养。

    而韩非与李斯不同,来兰陵学馆之前,可就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了,荀况不得不重视。

    张杨按部就班,一点儿环节也没有省略,对此,李斯也没有办法,规矩就是规矩。

    而荀况作为儒家的代表,有一个环节便是,新入弟子要向孔夫子的灵牌行礼。

    这让张杨总算是出了一口气,刚才再神气有什么用,还不会还得老老实实的给孔夫子行礼?

    在学馆里,这拜师的仪式也算是隆重了,所以,尽管韩洪等人有些不耐烦,但也不敢造次,只得坐等。

    整个过程结束,张杨宣布解散,众弟子一哄而散,他们可真是不愿意在讲堂里待着了。

    毕竟今日,他们联合起来,都被李斯和韩非两人吊打,那滋味可当真是不好受的。

    除了李斯,也就是张杨留了下来,毕竟先生嘱咐了,要好好安排韩非的住处。

    韩非在兰陵是有住的地方的,作为韩国的公子,住的地方也不差,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不过,刚才韩非对荀况说了,要与其他学馆弟子一样,吃住都要在学馆里,所以韩非还要搬家。

    就在李斯准备出力帮忙的时候,韩非却阻止了,作为韩国的公子,最不缺的就是干活的。

    几箱子书简,还有衣物,生活器具,不管是陶的,铜的,还是漆器,都不在少数。

    而李斯和张杨的任务,就是全程陪同。

    等终于弄完了之后,韩非叮嘱他的那些随从,无有传唤或是重大事务,不得随意来学馆找他。

    而从这一刻开始,韩非也正式成为了兰陵学馆的一员。

    李斯看着韩非那几箱的书简,眼睛便定在了上面,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公子为何带这么多书简来此?”

    韩非微微一笑,道:“此乃非研------研究老子学说的一些心------心得,近来想要编纂成册,谓------谓之《解老》、《喻老》两篇。因未完成,便随------随身带着了。”

    李斯眉头一皱,开口问道:“公子不是喜好刑名法术么?而老子学说乃是无为,为何如此深究呢?”

    “老子之无------无为,非是无所作为。”韩非回答道。

    李斯点点头,道:“斯愿洗耳恭听。”

    韩非看了旁边的张杨一眼,见他也看着自己,便开始解释道:“老子云,‘圣人无------无常心’,此乃‘君道无为,臣------臣道无为’也。”

    李斯和张杨对视一眼,没有十分的明白。

    韩非不以为忤,继续耐心的说道:“所谓君------君道无为,是指君王应该保持虚静无------无为的心态,遇事不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做到无为、无形。”

    顿了顿,韩非再次说道:“老子云,‘损而又------又损,至于无为’。君道无为,就是让臣------臣子无见其所‘执’。”

    听到这里,李斯哎呀一声,接着说道:“如此这般,臣子们便无法猜测君心,不知君心,就无法觊觎君权。若君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必会给有心人留下攻破的弱点,亦或是有人投其所好,以惑君心,如此一来,君则不君,国亦不国。”

    “君言大善,此乃非之意也。”韩非有些兴奋的说道。

    李斯仿佛是找到了突击点,继续说道:“老子的道是变化的,天地是变化的,人是变化的,各国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治国的方方也应该是变化的。”

    韩非忙不迭的点头,只是他本来就口吃,这一激动,就更加说不出话来了。

    然后李斯仿佛来了感觉,还在继续说:“先生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亦有其稳定性,这便是人应遵守的准则,就是法!”

    “然也,然也!”韩非的脸涨的都有些红了,瞪着眼看着李斯,“从未有人能如此理解在下,君乃吾之知音也!”

    李斯说了这一通,心中感到舒畅,笑道:“是公子开导了我,我学到了许多啊。”

    韩非平复了一下心情,道:“君无为,法------法无不为!法行而君无忧,臣不------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上下无为而天下治。”

    李斯拱手一礼,道:“今日听公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斯茅塞顿开也!”

    “非能得君知,心中甚慰。”韩非也连忙应道。

    “咳------咳------”

    就在这时,旁边的张杨有些看不下去了,不由得轻咳了两声,道:“你俩说完了没有?”

    李斯和韩非对视一眼,尔后李斯说道:“今日便先探讨到这里吧,张兄曾告诉我,孔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我也应回去好好思考一下。”

    “善。”韩非接着道,“今日非初------初入学馆,不如由在下做东道,请二位到酒------酒肆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