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李斯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索要书简

    跪坐在中央的荀况,见众人不再继续讨论,便开口说道:“诸生讲得都有道理,更是体现了儒、道、兵、名等各派的主张,当然还有法家。”

    说到这里,荀况看了李斯一眼。

    李斯也正好好着荀况,两人眼神交错,李斯似乎看到荀况朝着自己微微点了点头。

    荀况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李斯道:“我多次听闻,你常到厢房誊抄书牍,都抄了那些书?”

    “回先生,前些日子已经将《尚书》抄写完毕,最近几天在抄《商君书》,只是可惜此书不全,无法窥其全貌。”李斯有些遗憾的回答道。

    荀况点点头,厢房里的那些藏书,大都都是他积攒下来的,也有别人相送的,一些书有些残缺,也是在所难免。

    “可曾带在身边?”荀况接着问道。

    李斯从身后取出几块竹片,这是他今日刚刚抄写的,还未来得及编成简。

    侍女廷卉走到李斯身边,将那些竹片取了,递给荀况。

    荀况接在手中,抬眼一看,刚看了几个字,便倒吸了一口气,赞道:“你这字当真是漂亮!”

    荀况说着,将看过的竹片递给身旁不远处的张杨等人,众人纷纷传看,引来一片叫好声。

    荀况越看越喜欢,李斯的字,点划线条均匀一致,圆起圆收,端庄严实,有时有虚,疏密得当。

    简单的几个字,显得从容平和且坚劲有力。

    “真是不错,真是不错啊!”荀况连连叫好。

    将那些竹片递还给李斯后,荀况紧接着说道:“你既然已经抄完了《尚书》,便把抄写的那份儿送来,可好?”

    李斯刚把竹片收好,听了荀况的话,不由得一愣,这还有老师问学生所要东西的?

    不过,先生要的是书简,倒也不能算是过分的要求。

    只是李斯知道,自己抄写那一份《尚书》竹简,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

    首先要选好竹片,这些竹片的长短、宽窄、厚薄要均等,要不然,编简的时候,便不好操作了。

    然后将选好的竹片,放入盛满水的鬲中,用火煮沸,这个过程叫做“杀青”。

    只有经过杀青处理之后,才能防止竹简变形,也不会轻易被虫蛀了。

    所以,竹简也称作“汗青”,后世引申为书册的意思,当然这些李斯是不知道的。

    接下来就是最麻烦的过程了——抄写。

    抄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字写在竹片上就完成了,那样的话,只要竹简放置的环境稍微有些潮湿,上面的字迹便会模糊不清了。

    所以,想要长期的保存竹简,就不能只是写上了。

    比如李斯,他便是现将字用笔描在竹片上,然后再用篆刻刀,一笔一划的将字刻在竹片上。

    最后,再将那一片片的竹片用绳绑好,连在一起,那才是一捆真正的竹简。

    所以,这样刻一个字到竹片上都是相当麻烦的事,更别说整部《尚书》了。

    要知道,《尚书》可是有整整两万七千五百字啊!

    为了抄写尚书,李斯可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今先生一句话,貌似就保不住了。

    李斯极为不情愿的点了点头,道:“唯!”

    见李斯答应下来,荀况极为高兴,对身边的张杨说道:“李斯抄书不易,其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诸生效仿。”

    “先生之言甚是。”张杨立马应道。

    李斯听着荀况当众表扬自己的话,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些想哭,那书简可是自己一个多月的心血啊。

    不过,接下来,荀况的话,让李斯精神一震。

    “为了鼓励李斯这种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我决定,李斯以后可在学馆就食。”荀况笑着说道。

    众人听了之后,不由得窃窃私语,众所周知,学馆是管住不管吃的,只有少数几人,比如张杨,才有资格在学馆吃饭。

    如今荀况准许李斯也可以在学馆吃饭,这就是相当于得到特殊照顾了。

    李斯听了这话,也是很高兴的,本来就无甚钱财的他,除了平日里帮里闾的人写写信,也只能靠江合和粱的接济了。

    如今能够在学馆吃饭,倒是解决了李斯最大的困境。

    然而,当李斯心怀感动,看向荀况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

    荀况在笑,在看着李斯笑,笑容很是慈祥,至少别人看来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李斯绝对读懂了先生笑的意思,果然,天下没有白吃的饭!

    在学馆吃饭可以,但是李斯以后抄书、做竹简,恐怕都要做双份儿了。

    没办法,李斯的字,荀况实在是太喜欢了。

    不过,李斯不能拒绝,也没理由拒绝,于是正身跪坐好,对荀况郑重的施了一礼,道:“李斯,多谢先生!”

    荀况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如此,我这也是看你一心向学,才作出如此决定的,尔等二三子定当以李斯为榜样,不可懈怠功课。”

    “唯!”

    众人赶紧点头称唯,他们也很希望得到荀况的青睐,那样的话,也能进学馆吃饭了。

    荀况再次扫视一圈,很满意众弟子的反应,挥了挥手,道:“下市已过,都已经是舂日时分了,今天的课业到此结束吧。”

    话刚说完,两名年轻的侍女廷卉和廷芳,便走上前来,一左一右,将荀况搀扶起来。

    跪坐在周围的弟子,也都纷纷起身,让出一条路来,荀况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往外走去,应该是先去燕春堂休息片刻。

    就在荀况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又停住了脚步,回过神来,对李斯道:“李斯,过一会儿,我会让廷卉去你那里取《尚书》,你就不要往别处去了。”

    李斯有些无语,但确实又不好说什么,只得躬身应道:“唯!”

    荀况点点头,这才放心的让两侍女搀着离开。

    刚一离开,张杨便走上前来,道:“恭喜李兄,以后你我二人便可同食了。”

    李斯连忙回礼,温饱问题解决了,自己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了。

    众人陆续离开讲堂,李斯也往自己的住处走去,他要将书简准备好,以备侍女廷卉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