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112章 日本之战三

    日军骑兵大部冲锋而过,山地军死伤惨重,陈铜胆将败退下来的步兵归拢一处,调整队形,准备再战。此时日军的微型炮群集火打击山地军,局势一度非常艰难。

    但日军骑兵却暴露了训练不足的问题,冲锋过后失去控制,无法迅速归队,非常混乱。明军炮兵调整射角,对日军骑兵予以饱和的炮火攻击。

    一轮打击下,日军骑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见明军骑兵以线列队形朝他们直冲过来。

    出击的明军骑兵是胸甲重骑兵,使用的武器是带护手的骑兵长剑,匕首和手枪。

    在胸甲重骑兵总兵黄战的命令下,明军骑兵正面摆出两百匹马一线的马阵,间隔十丈是第二阵,而余下的骑兵纵队正在快速变为横队迎战。

    墙式冲锋是波浪式冲锋,两阵骑兵中间要留出较大的间隔,一来冲锋失败后方便迅速撤走,二来防止受伤死亡的马匹阻滞后方骑兵。

    距离日军三百米时,骑兵军官下令加快马速,“冲锋!”

    嘹亮的骑兵冲锋号响起,第一阵骑兵大声呼吼着“虎!虎!虎!”。

    日军仓促之下归拢的第一阵骑马武士胯着小毛驴似的来苏马以无畏的勇气迎面和明军对冲过来。

    德川光国原以为明军骑兵交战时会散开,以方便砍杀,没想到明军骑兵以密集的线列队形直接撞了过来。

    朱克爽在望眼镜中看不分明,但手心里已全是汗珠,更不用说近距离观战的德川光国,这是他从未见过的骑兵冲锋,方式之野蛮直接,气势之雄壮有力超过他生平见识,跃动的马头和黑色甲胄的骑士以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飞速奔驰。

    明军马匹强健的胸肌和来苏马圆溜溜的脑袋撞在了一起,骨头碎裂断开的声音在马儿的嘶鸣声中清晰可闻,许多马匹人立而起,伸开蹄子蹬向敌方。日本骑马武士纷纷倒地,被明军骑兵践踏而过。

    第一阵冲锋成功,转眼间,第二阵也杀气腾腾而来,这一次,武士们驾驭的来苏马似乎察觉了主人的畏惧,不住嘶鸣闪避后退。

    失去了冲力的骑马武士看着迎面而来的密集长剑,纷纷纵马撤退,而后路却是乱糟糟还未来得及重新整队的马阵。明军骑兵像筛子一样扫过战场,所过之处,皆是被马匹践踏的不成人样的尸体,有日军的,也有明军的。

    尽管德川光国命令所有炮兵轰击明军骑兵,但无济于事,明军骑兵顶着伤亡,依旧按照预定计划一次次发起墙式冲锋。

    第三阵骑兵后跟着的是驾着马车的医疗兵,他们将还活着的骑兵抬上马车撤离战场。

    胸甲骑兵三次冲锋过后,骠骑兵紧随其后,继续收割人头。

    这批日本骑兵损失达到七成以上,作为作战力量已相当于不存在。等到德川光国将长枪兵派出拦截明军骑兵时,已经晚了。

    骑兵冲锋为山地兵溃散的队形重整争取了时间,待到骑兵退到阵后,山地军发起了第二次冲锋。

    日军方面,已经调用了预备队,新的大名进场,率军增强己方防线,以应对明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击。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一点,西光寺方向,另一批骑兵也投入了冲锋,他们的目标是夺取日军的炮兵阵地,配合东印度军攻打西光寺。

    日军炮兵阵地由长枪兵和燧发枪兵保护,阵线严密,十分牢固。在骑炮队的炮火掩护下,龙骑兵接近了敌方火炮阵地侧翼。他们将马缰绳用鹤嘴锄钉在地上,围成了数个空心方阵,以应付西光寺和日军炮兵阵地的双重打击。作为辅助,骠骑兵出击,以切断日军的弹药支援。

    一点半时,龙骑兵顶着炮火对日军步兵方阵进行的骚扰打击终于得到了理想的效果,日军战线松懈,斗志低沉,长枪兵的数次冲锋都被龙骑兵打退,德川光国只好向炮兵阵线投入更多兵力,同时送信让后方大名尽快前来支援,明军中路压力陡然一轻。

    就在此时,枪骑兵对日军炮兵阵地发起了冲锋,龙骑兵也纷纷上马,紧随其后,进一步冲散日军炮兵阵地。

    两点十分,日军火炮全被钉死。杨彦迪下令,东印度军全军出击,夺下西光寺。

    孙绍堂将骑兵全部派出,用以对日军阵线施压,弱化日军各部间的相互支援能力。

    三点,山地军在炮火支援下的新一轮攻击终于拿下了鹿岛神社,德川光国试图重新夺回鹿岛神社的努力被胸甲重骑兵挫败。日军战况陡然恶化,中路门户大开,而德川光国在中路一时无兵可用,情况到了崩溃的边缘,明军得到了第一场值得庆祝的胜利。

    德川光国一边期盼天色赶快黑下来,一边期盼援军速速到达。

    萧善战企图扩张自己的胜利,达到中路的突破和日军的溃败,但他手头没有生力军了,只好向孙绍堂求援,孙绍堂的心终于宽松了下来,将第五镇两个营派去中路前线。

    明军炮兵群移动到了鹿岛神社,随着明国炮兵前置,日军步兵方阵遭受到惨烈的伤亡,特别是德川光国指挥部左右的步兵番队,几乎成了一堆尸体,孙绍堂甚至使用骑炮驱散林地里的日军,显然明国的炮弹储备量还很充足。

    明国步散骑炮多兵种的良好配合使得日军部分番队严重伤亡后撤,有些番队则并为一个方阵,中路防线变得千疮百孔。

    德川光国期盼的援军终于来了,如此,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就足足投入了十万人马。他们心里唯一的支柱就是:日本是从未被外族征服过的国家,强大如蒙元也不能,明朝当然更不能。只要再坚持一下,只要能继续消耗明国兵力,最后的胜利总会是日本。

    德川光国是个合格的指挥者,他的心理素质很好,仍然保持着惊人的不屈意志和冷静头脑,表现的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有条不紊的用刚刚进场的部队和山脊后的预备队对各处防线进行加强。

    新加入战团的陆军第五镇则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不发一枪,白刃冲锋,使得刚刚进入防线没能完成重整的日军还未接战就立刻丧胆崩溃,不到二十分钟就毁掉了德川光国的苦心经营,日军再一次被赶出了鹿岛神社防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