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105章 韩王李焞

    日本征服之战前的最后一次外交,就是朝鲜了。

    朱克爽到达汉城时,已是万延十年年初。

    李焞对宗主国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既不是恨,也不是爱。明朝每年给他赐下大笔财物,让他过着从未有过的奢侈生活,他也不用担心国库短缺,更不用担心日本入寇,满清入寇,或是被权臣架空,因为他已经被彻底架空了。

    闽王朱克爽是明军护送过来的,而汉城百姓没有丝毫惊慌,反而夹道而迎看热闹,更有甚者,高呼“大明万岁”,这是服了明国兵役的人,他们虽没有明国户籍文牒,却已然以明人自居,这其中甚至还有朝鲜王宫禁军士兵。

    李焞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人去楼空无力回天的无奈感。明国这手软刀子割肉使的可是真不错。

    这还是汉城,听说咸镜道不分士族百姓都对明帝国十分爱戴有加,明军在辽东的兵力一半都来自于咸镜道,那里的士族更是连续五年无人参加朝鲜科举,皆去参加明国科举为明国出仕了。

    李氏朝鲜初期因为太祖大王和太宗大王父子之间的矛盾,导致太宗大王及后世对太祖大王主要支持基地的打压,也就是所谓的“西北禁锢”——平安道和咸镜道为主,当地人仕途多止步于县官,最高不过在平壤做官,难以出任中央显职。

    万历援朝战争时,朝鲜不少人是把日军当王师看待的,特别是朝鲜西北人,怨国最甚,听到讹传说日本人要“立新主,改国政”,“民间喧然倾向,争缚将吏以迎敌”。

    近畿也好不到哪里去,“乱民大起,先焚掌隶院、刑曹,以二局公、私奴婢文籍所在也。遂大掠宫省、仓库,仍放火灭迹。景福、昌德、昌庆三宫,一时俱烬。”

    由此可见,近畿乱民主要是底层奴隶。因此朱克臧对朝方针是稳住士族,争取底层民心。

    此时的朝鲜人还没有什么民族意识,征服难度比20世纪初低多了。

    李焞对朱克爽行了拜见天使的大礼,其后两人并辔而行。

    李焞问道:“不久前,昀儿满了周岁,且告宗庙,定以嫡长子,由王妃抚养,无异嫡出,寡人欲立之为王世子,遣使去承天府请封,不知陛下允否?”

    朱克爽道:“按照我朝立储之律法,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子,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韩王殿下如此年轻,怎么这般着急。”

    “闽王有所不知,寡人已是三代单传之后,得一子实属不易,昀儿刚出生时就遣使奏报朝廷,又一直由王妃抚养,母子感情深厚,与嫡子无异。何况,闵爱卿他也......过世了。”

    朝鲜王妃闵氏是闵维重的女儿,而闵维重是明朝倚重的大臣,但他前两年去世了,之后李昀才出生,因此李焞认为时机正好,明朝应当不会阻止自己立庶子为继承人,为了保险,他还派人赐死了李昀的舅舅张希载,以防自己从前通清的事情败露。

    原本历史上,李焞此时已经废了闵维重的女儿,改立张禧嫔为后,扶正庶子,压制西人党。但现在显然不同了,明朝绝不会允许李焞随意废后,闵王后代表着明朝要拉拢的西人党士族阶层,而张禧嫔背后的南人党是明朝的弃子。

    朝鲜党争相当清奇,什么骨北派,肉北派,东南西北党,门派众多,你死我活,但明朝只能选择一支势力扶持,想要各处讨好,结果就是众叛亲离。

    因此,明朝事实上已经和西人党结为了同盟,闵维重死了,明朝依然要扶持他的余党。

    朱克爽道:“闵王妃才二十出头,正是大好年华,韩王不用过于忧虑。”

    “这么说,皇上没允准?”

    “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立了规矩,谁都应当遵从。”

    “闽王可还记得神宗皇帝国本之争?光是首辅就逼退了四人,神宗皇帝也因此数十年不上朝。这国法当有可商榷之处啊,偶尔也该立贤立能。”

    “韩王错了。立嫡立长是我中原自古到今的规矩,便是因此,免却了无数流血纷争和内战。蛮夷不懂其中道理,纵然偶有天纵之才,一旦身死,打下的江山便四分五裂。立嫡立长,是谁都看得见摸得着的规矩,立贤立能,谁是贤?谁是能?谁说了算?以什么为贤能的标准?最后不过是以君王之偏爱为准绳。”

    李焞吃了个闭门羹,十分郁闷。朱克爽又道:“大明和朝鲜本为一体,韩王何必那么见外,兄长的小女儿也才出生不久,无论立谁为王世子,最后总是我大明朝的亲王和驸马都尉。如今当务之急是应付对清战事,孤前来,正是为了在朝鲜征兵之事。”

    “上国士兵英勇无畏,我朝鲜一向不精熟于兵刃,恐怕难当大任。”

    朱克爽冷下脸,沉声道:“韩王这是拒绝我朝在朝鲜招兵?”

    李焞急忙辩解道:“不不不,寡人是说,朝鲜人不擅长打仗,应付日本已是吃力,何况鞑虏凶残更在日本之上。”

    朱克爽高声道:“朝鲜人难道不是箕子之后?箕子是商朝人,而商朝从生到死都在战斗,皆是善战之士。我大明认为朝鲜人也是炎黄后裔,绝非畏战怯战之人。辽东之战,朝鲜禁军骑兵面对数万鞑虏可曾退缩一步?”

    朱克爽身边的诸多朝鲜籍士兵听得懂汉语,当即大声回应道:“从无退缩!”

    通译官不失时机的将朱克爽的话翻译成朝鲜语大声念给汉城百姓听,引得在前开道的朝鲜禁军也大声呼应道:“从无退缩!”

    “朝鲜男儿可敢与戎狄蛮夷一战?”

    千万人此起彼伏的呼应道:“敢!”

    “大明万胜!”

    朱克爽平静下来,说道:“那中原的草木已不是我大明的草木,那中原的山川已不是我大明的山川,但中原的日月还是我大明的日月。我汉家子弟为了那片草木山川流了多少血,丢了多少性命,至今未能恢复九州,愧对列祖列宗。大明曾出精锐,助朝鲜复国,如今,到了朝鲜报效朝廷的时候了。韩王,《一统志》中,我朝将朝鲜视为内藩,而不是日本女真之类的外夷,从来就高看朝鲜一等,朝鲜当初与建奴争地,我朝也是全力支持朝鲜的。如今韩王更是贵为大明亲王,世代联姻,一体共存,荣辱与共,也该想着为国出力,为国尽忠,这才能替王世子讨个好前途呀。”

    李焞看着周边大声叫喊着“大明万胜”的人群,在心里叹了口气。

    “民心如此,我李氏日后要出人头地,那也是头顶着大明的天,脚踩着大明的地。朝鲜,如今是大明的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