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95章 克伦威尔的野望二

    “是的,我在法国度过了少年时代,还参加海军见识了世界,因此,我认为应当亲自前往亚洲打理祖父和父亲留在东印度公司的股份,使它更快增值。如果不能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没有充沛的资金,又如何回到英国洗刷家族的耻辱呢?查理二世这个暴君,他将我的祖父掘尸,还将头颅挂在教堂顶端示众。”

    “谢谢你,克伦威尔先生,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那么你告诉我这些,又想得到什么呢?”

    “我想得到贵族院的支持,您是著名的法律专家,贵族院的终身议员,掌玺大臣诺斯的亲密朋友,我想得到您的支持。您也知道,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不会长久,甚至连一向支持国王的主教们都对他不满,人民已经厌弃了他的统治。”

    “人民也曾厌弃护国公的统治,查理二世到达伦敦时,人民欢呼雀跃。人民喜欢傻子国王,不喜欢精明强悍的统治者,你的祖父统一了英伦三岛,维护了议会制,最后他的葬礼上,却无人哭泣。”

    康沃尔冷笑着,继续说道:“你的进取心太强烈,恐怕不太适合执政。人民不喜欢詹姆士二世,但更讨厌护国公。他将自己的清教徒信念变成了国家法律。他认为玩纸牌是不虔诚的表现——因此玩牌成了违法的行为;他认为去看戏是不虔诚的表现——因此英格兰所有戏院都被迫关了门;他相信上帝只喜欢听赞美诗——因此英国人只被允许唱赞美诗。他将自己当做上帝,这才是最令人反感的。”

    克伦威尔尽量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可他击败了王党,拯救了议会,统一了三岛。他并不想恢复君主专政,只是当时的英吉利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否则无法度过艰难岁月。明帝国也是如此,权力集中于一人,太子称之为'军政时期',待明军光复祖国,才能进入'训政时期',而教育普及之后才有资格实现'宪政时期'。我的祖父,他所建立的正是训政制度。大人,亨利八世国王穷尽一生都没能完成的梦想——统一英伦三岛,被我的祖父完成了。明帝国也因此在军事上快速扩张,这至少说明,训政制度并不是一无是处。”

    “但人民推翻了你的祖父。”

    “大人,我的祖父是狂热的清教徒,但我不是。就像我在明帝国所见,人们一边经历最残酷的战争,一边享受世俗的快乐。他们抽烟、饮茶、品酒、喝咖啡、下棋、写诗、听戏、斗蛐蛐、打猎、钓鱼、赌钱、找女人、看下三滥的小说。无论高尚的还是低劣的趣味,都是合法的,人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他们的市民文化远胜欧洲,因此商业更为繁华,商人有更多的投资项目,政府收入更多的税赋。我为祖父曾经发布过的禁令感到羞愧,我也深深了解,压抑人民本性所造成的怨恨。我想要您的推荐,恢复我的爵位,重新进入贵族院,克伦威尔将是你们最好的伙伴,我也非常乐意拿出钱财建立一支议会军,保护那些被詹姆士二世迫害的正直绅士。”

    康沃尔沉默了一会儿,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克伦威尔先生在明国很多年了吗?”

    “是的。当明国还只有一个小岛的时候,我就担任海军顾问,与他们一起击败了鞑靼皇帝的海军。明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往来,几乎都由我经手。明国太子和贵族将我视为朋友,明国皇帝因此归信了正教。尽管身在东方,我依然在为英国效劳。”

    克伦威尔吹了一通,却没敢告诉康沃尔,明国皇帝不光是明国圣公会的世袭首领,还是天主教的东方教宗,印度教的梵天神,南传佛教的文殊菩萨,禅宗佛教的护法罗汉王,真武大帝的人间法身......

    康沃尔很高兴,问道:“这么说来,明国贵族是我们的教友?”

    “当然不是敌人。”克伦威尔谨慎的回答。

    “必须谨记,我们的敌人是近在咫尺,趁着我们与荷兰人开战迅速崛起,不断蚕食英荷贸易线和殖民地的法国佬,议会并不赞成国王陛下联法反荷。那么,我们能购买明国的茶树种植专利和种子吗?”

    “这......他们不允许任何还活着的茶叶出境。大人也知道,茶叶的利润是相当高的,茶税占帝国总税收的15%,几乎是地方政府最大的财源。因此,想要将种子带出明国是很难的,地方政府看的非常紧,不让闲杂人等接近,甚至有专门的治安队在茶园区和制茶厂巡逻。”

    “该死的。茶叶利润高达300%,却被中国人垄断了,他们宣称只有中国能种植茶树,有些蠢货居然相信这种荒谬的结论。要么培育英国自己的茶叶,破除中国茶商的垄断;要么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茶产业中,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由英国充当垄断者,从而控制茶叶价格。先生,想想吧,如果能在英国种植茶叶,利润将会多么丰厚。”

    “据我所知,茶树一般要栽种在酸性砂质土壤,其次是坡地,排水优良。平原上是没办法种茶树的,积水之后容易烂根。英国的地形和土壤显然不太符合,又缺少阳光,而中国的茶园都在阳光充沛的地方。”

    “那么印度呢?次大陆一定会有适合栽种茶树的地方吧。”

    克伦威尔笑问道:“康沃尔先生购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当然。贵司近年成绩卓越,是优秀的投资渠道。”康沃尔优雅的笑着,说道:“如果克伦威尔先生开辟了新的茶叶产业链,我想这会振奋很多和我一样的贵族院股东。”

    “您知道,这要冒多大的风险吗?”

    “当然。但不菲的回报通常产生于巨大的风险。英国人的文明就是建立在不断的冒险与征服上,一个英国绅士不该惧怕风险。”

    万延九年五月,内阁例会。

    郑斌报告了和康沃尔的谈判进度,总结道:“那些商人诈骗了两次,第一次赚到了二十万英镑,第二次赚到了八万英镑,一笔巨款,按照英国法律,华商会被判处绞刑。英国人愿意出一百万英镑来购买天花接种技术,扣除被诈骗未能追回的金额,是八十万磅,也就是九百七十四万一千五百八十一两,并同意将华商引渡到我朝审判。不过,他们要求在整个欧洲和自己的殖民地享有使用权,这是打算再卖几次。”

    朱克臧问道:“郑尚书,这是能谈到的最好结果吗?”

    郑斌答道:“是的。技术壁垒太小,只能谈到这么多钱了,再多,英国人恐怕就不要脸直接盗窃了。”

    “一千万两,即使他们五百多万人口全都接种,平均到每人也是差不多二两银子。若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凭着这份政绩,詹姆士二世能多当几年国王吧,这对我朝来说倒是好事。”

    朱克臧没说为什么是好事,臣子们也不敢问。主臣之间对好事的定义完全不同,而且这次谈判的内容是朱克臧的内帑,更是让人如履薄冰。

    朱克臧最后道:“那就按照这个价格办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