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53章 清廷议和三

    远处,六艘战列舰绕过小岛,正争先恐后朝终点冲过来。

    “孤愿意和谈,并非是抽不出兵力攻伐内地。若像你们那样打仗,光复山河并非难事,我军只要攻下南都,天下就会再度动荡,你大清将永无宁日。既要与我们对战,还要扑灭四处反抗的汉人,这一点,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先武王当年若不是书生意气,讲究个仪式感,给了南都守将管效忠三十日投降宽限期,让你们得以调派兵力过来救援,我大明江山二十年前就恢复了。”

    国姓爷少年得志,文武全才,海战无师自通,个人武力值也很高,曾在荷兰人阵前秀飞马骑射,但为人骄傲,且还有些儒生的迂腐气息,飞龙骑脸的南京之战最后居然输了,实在让人扼腕痛惜。

    “孤不是祖父,也不是晋王,打仗只有一个目标:攻下来守的住。大兵围城,攻势开始前未投降的,就一个杀字。拿百姓堵炮口,入城之后守军全部诛杀,替百姓复仇便是。但夺了天下之后呢,还要用你们这群汉奸文人吗?我皇明太祖高皇帝,当年得国,为了朝廷稳定运转,只能重用元朝遗老,他们编纂元史,将红巾军称为贼,高皇帝不忍,将其改为英俊之士。就因为要拉拢你们这帮子人,才要将蒙元皇帝纳入历代帝王庙,到嘉靖皇帝时才修正过来,以至于华夷之辨始终不明,这才让鞑子又一次得了天下。”

    曹玺曹寅两人脸都绿了,却一句都不能反驳。只隐隐觉得,朱克臧此人性格倒是和满洲人颇为相似,极为阴狠,和他斯斯文文的脸蛋实在非常不配。

    “你们这帮子汉奸文人,孤一个都不会用,包括孔家那群膝盖比谁都软投降比谁都快的败类,孤一个都不会放过。他们一次次出卖夫子的脸来换取荣华富贵,孤定要让世人看到,投降鞑虏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他在鞑子治下过的有多好,孤就要让他死的有多惨。”

    “你要杀衍圣公?”曹玺不可思议的叫了出来,“真是个疯子。”

    “杀?”朱克臧阴鸷的笑着,“他们名头那么大,孤怎么舍得动刀兵?”

    “你们还能逍遥一阵子,仗会打的很慢,因为培养帝国新文官需要时间。”朱克臧指着海滩上的百姓道:“看到了么?这些为了汉人尊严挺到最后一刻的人才是帝国的脊梁,他们才有资格过上你们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帝国需要狗奴才,但不会让狗奴才骑在人头上。”

    曹家是内务府包衣,向来以能做皇家奴才为荣,但这个词从朱克臧嘴里说出来却非常刺耳,曹寅喃喃道:“我不是狗奴才。”

    震天的炮声将曹寅惊醒,他猛地回头,看到一艘战舰正集火轰击停泊在洋面上的商船靶子。

    当战列舰飞驰而过时,商船缓缓下沉。

    紧随其后的战列舰又是一轮炮轰,第二艘商船也开始下沉。

    曹玺看到此番情景,终于知道沿海各岛屿炮台是怎么失守的。运动的战舰居然能在飞驰而过的瞬间完全摧毁一艘大型商船,明军炮兵实力令人吃惊,准头比静止炮台中的炮兵还要好。

    停泊在海上的六艘标靶商船全被摧毁,海滩上的百姓大饱眼福,自豪感油然而生。各小国小邦使臣更是震惊,特别是隐士之国朝鲜,不通外界多年,若不是前宗主国邀请,还不知这世上的火炮竟已厉害到如此程度,而宗主国的巨舰更是不能想象的庞大强劲。

    朝鲜可说是受汉文明影响最大的国家,而且不限于士大夫阶层,庶民也是如此。明朝灭亡时,朝鲜许多士大夫绝食殉宗主国,后金征召的朝鲜炮兵对明军放空炮,数次命令之下仍旧不改,被后金杀害,祖大寿还给立了个“五义士庙”。

    明朝出使朝鲜的使节品秩不高(大多为宦官或者六七品的给事中、行人等,最好不过为五品翰林,永乐初年,曾派出一名三品的都指挥使,令朝鲜感激不尽),且入朝后借机搜刮横加勒索;清朝则与此相反,出使朝鲜的大多为三品以上朝臣重臣,甚至有宗亲藩王,而且全部为满洲人,并且屡次要求朝鲜降低接待品格,并严厉约束使臣不得搜刮勒索,有违者严肃惩处。乾隆对其更是优待,亲自接见朝鲜使臣,赐宴给诸宗亲大臣时还特令朝鲜使臣陪同。

    从朝鲜咸镜道被赶出来的满洲人,出于自卑心理,对朝鲜极尽施恩德化之事,以求笼络其心,取代明朝在其心中的崇高地位,但收效甚微。朝鲜历代国王均在国内大力提倡尊王攘夷,尊周思明的思想,政治上表面臣服,文化上鄙夷清廷的格局从未被打破。

    朝鲜仁祖是清朝首位赐谥号的国王,但朝鲜却拒绝将谥号写上,只书朝鲜所上徽号、庙号。由此,朝鲜太庙中出现如下情况:宣祖以前的国王牌位是十个字,仁祖以后的国王牌位则只有八个字。

    朝鲜科举向来只有两班贵族子弟能参加,但对明朝遗民却格外优待,非但不征税征兵,还特设忠良科,准许其参加考试入朝为官。

    只要不断迁徙汉人过去,朝鲜就能变成稳固的汉土汉邦,是儒家文化圈诸国中同化难度最小的一个。

    朝鲜使臣分量颇重,仁显王后父亲,骊阳府院君闵维重。

    朱克臧吩咐沉匡国道:“请朝鲜使臣上来说话。”

    闵维重受宠若惊,上来高台主位行拜礼,朱克臧笑道:“闵大人请起,赐座。”

    朱克臧一改往日明朝对朝鲜使臣的怠慢,对闵维重格外亲切,说道:“听闻闵大人是朝鲜国中大儒,孤之前不知,怠慢夫子了。”

    闵维重连忙道:“上国还记得鄙邦小国,下官荣幸之极,岂有怠慢之说。”

    曹玺喝道:“你的上国是我大清,皇上一向对朝鲜不薄,约为兄弟之邦,今日身在贼营,就忘了君臣名分,一味献媚,你读的什么圣贤书?”

    闵维重瞟了曹玺一眼,开始抖起了圣贤书,答道:“皇明上国也,清大国也,然而不谓上国者,何也?非中华也。我力屈而服彼,则大国也。大国能以力而屈之,非吾所初受命之天子也。今其赐赉之宠,蠲免之谕,在大国不过为恤小柔远之政,则虽代蠲一贡,岁免一币,是惠也非吾所谓恩也。”

    曹寅冷笑道:“咬文嚼字,腐儒也。”

    闵维重道:“皇明之于朝鲜,是父母之国,君上之国,有三大恩——太祖高皇帝赐国号朝鲜,乃大造之恩;神宗显皇帝援朝抗倭,乃再造之恩;崇祯十年,毅宗烈皇帝内忧外患之际仍命登莱巡抚率兵援助朝鲜,乃宗主之恩。清有何恩于朝鲜?”

    “你此番言论,传到皇上耳朵里,他便知尔国阳奉阴违之本性,必发大兵来攻。”

    闵维重起身道:“那正好,我与夫子(朝鲜大儒宋时烈)一直主张北伐鞑虏,朝中畏惧清廷者甚多,因此不能如愿。若清国先动刀兵,倒是免却无数唇舌。”

    朱克臧笑道:“闵大人果然刚烈,若清廷擅动刀兵,我朝自会相助朝鲜。”

    闵维重听到朱克臧的保证,信心大增,拱手谢道:“朝鲜力卑,屈服于清国,但从未忘记皇明厚恩,至今仍用毅宗烈皇帝年号。”

    朝鲜知道后来的四帝一监国,但明朝没有遣使过来颁布正朔,朝鲜只得继续沿用崇祯年号。

    朱克臧道:“皇上素知朝鲜忠贞,多次称赞。闵大人回国,便有水师提督田川大人同去朝鲜,下改元诏。”

    “日本人?”

    “非也,是孤的叔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