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16章 备战

    六月,董国太去世,朱克臧的儿子出生,取名为朱挺,克伦威尔乘坐万丹号返回东宁,随他同来的还有二十七艘大型英国商船,除了物资,工匠,还有三千名奴隶。

    此时,正是收割早稻的时节,之后就要争分夺秒插秧,三千名奴隶来的时机刚刚好,早有荒田等着他们,水车架好,就等犁地了。

    东宁原有黑奴四五百个,都有自己的田,自给自足,战时为兵,逢年过节能在延平王府领些酒肉,大多是基督徒,日子比起别处的奴隶还算逍遥。如今来了三千新奴隶分给这些黑奴管理,他们也不用亲自种田了,自有底下的奴隶打理,据说表现好的,田地产量高的,以后还能分到女奴。

    黑奴们看着船上走下来的一群群新奴隶,大声欢呼着“延平王!延平王!”以后他们也算半个奴隶主了,虽然分到的这些人都是官奴,但高人一等的感觉还是让黑奴们格外高兴。

    拉比原本是王府卫兵,前段时间延平王下达了命令,遣散雇佣兵,清退军中奴隶,之后就让他们修筑水渠水车,对大片荒地进行第一次开垦堆肥,而他因为会说汉话被挑选出来,和其他几个奴隶一起成为头头,汉人称呼他们为“乌鬼百总”。随着新奴隶到来,他就不止是“乌鬼百总”,而是“乌鬼把总”了。

    “乌鬼百总”以上的人才能持有燧发枪,才有饷银,一个月一两,和普通自由民汉人差不多,甚至比许多贫穷的汉人宽裕一些,除此之外,延平王还将几个女奴赏给了他们,拉比分到的是最漂亮的一个。

    拉比热切的看着港口处被大批侍卫簇拥的年轻国王,心想,他真是世上最仁慈的人。拉比拢起双手举在眉间,闭上眼为国王祈祷:“愿他长寿健康。”

    户部侍郎杨怀思过来对拉比说道:“奴隶全下船了,赶紧点算清楚,把人都分配好,带去官田,要是让人跑了,可要连坐。”

    拉比拱手道:“是,大人,我算好了,壮男看管九人十人,年老体弱的看管四五人,用绳子系在一起,谁也跑不脱。”

    “拉比,你这家伙真有悟性。”杨怀思拍拍他的肩膀道:“带着你的婆娘快些回去,这里人太多太杂。”

    拉比的新家就是官田旁一棵孤零零的大树,树下搭了个棚子,里面摆放着一张木头矮几,矮几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瓦罐,还有两张草席,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拉比将自己管的那几百奴隶安置好,给手底下的“乌鬼百总”“乌鬼旗总”“乌鬼队长”分配下去,又划分了各地的田地,忙来忙去就到了傍晚,这才能歇口气等着开饭。

    他们这些奴隶原本是战兵,组织性强,干起管人这些活儿还算轻车熟路,无非是战场换成了农场,乌鬼大小头目都有佩刀,鞭子,百总和把总有燧发枪,专门用来对付逃跑或是干活儿偷懒的人。其实那些奴隶也无处可逃,肤色长相太过显眼。

    拉比回到了自己的棚子,看到怯生生缩成一团的女奴,拉比问:“你叫什么名字?”

    不知女奴有没有听懂,但她说:“桑达。”

    拉比便对她说:“好,你叫桑达,我叫拉比,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男人。”

    女奴摸了摸肚子,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她是饿了,船上只给很少的吃食。拉比从一堆破布下面翻出一只小瓦罐,打开上面的油纸,用手指蘸了一些抹在桑达的嘴唇上。

    “这是蜂蜜。”拉比说着,找出一只碗,给桑达倒了浅浅一层。

    “这是延平王赏给我的,非常昂贵。冯锡范要我去杀延平王,我没有答应,因为延平王还是世子时就对我很好。我被抓起来打了一顿,延平王逃出来后,击败了冯锡范,将我放了,还给我这罐蜂蜜,让我抹在伤口上。我只用了一点点。”拉比看着正小口小口吃着蜂蜜的女奴,她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拉比也不管女奴能不能听懂自己的话,只觉得有个人听自己说话的感觉十分美妙。

    拉比将蜂蜜藏好,背上燧发枪,抱怨道:“那些懒鬼还没有把饭做好,我得去看看。”

    延平王府内,克伦威尔奉上一把燧石手枪,“陛下,这是董事长的礼物。”

    朱克臧接过来,手感,重量,乌油油的枪管,冰冷坚毅的钢铁,精致的花纹顿时让他爱不释手,金属部分是打磨的光可鉴人的黄铜,手枪把手上用黄金蚀刻出了装饰花纹,其中一面是他的官职,名字和国号。

    克伦威尔道:“枪膛内有八条螺旋膛线,有效射程一百码,最好的燧发线膛手枪。”

    朱克臧笑道:“这么细的枪膛居然能车出八条膛线,真是不可思议。”

    “这精细的膛线是人的杰作,陛下,目前的机器无法达到这种精度。”说话间,克伦威尔从箱子里拿出了燧发步枪的样品,“为了做出哑火率10%以下的燧发枪,我们对机器做了精细化的调整,配上了最好的簧片,最好的燧石。”

    克伦威尔将扣簧合上,空打了一发,清脆好听的金属叩击声响起。克伦威尔得意的说道:“这无与伦比的手感,扳机下去时完美的力度,英国的荣耀之枪。”他从箱子里拿出一根皮鞘包着的刺刀装上,手指轻轻一旋,刺刀便紧紧咬住了火枪枪管。

    朱克臧拿过定制的火枪仔细看着,乌黑的枪管,胡桃木枪托,黄铜的燧发机关,雪亮的刺刀,至少外观上他十分满意。

    “还有陛下要的来复枪。恕我直言,这种枪虽然射程远,精确度高,但装弹太慢,同样的时间,滑膛枪可以打出六发子弹。来复枪不适合军队,只适合猎户。”

    朱克臧没有回应,只问道:“克伦威尔先生带来了多少燧发枪样品,多少来复枪样品?”

    “三十支燧发枪,十支来复枪。”

    “好,我们明日去试试这些枪支。”

    铁人军已经完成了燧发枪训练,目前在进行炮兵训练。朱克臧随意挑了三十人出来,站成一排,每人一百发油纸定装弹实弹射击。这些弹药是军械局昨日根据英国燧发枪枪膛大小赶制的,铅子和火药的重量用的英国人提供的比例。

    克伦威尔担忧道:“用英国的火药才能达到10%以下的哑火率。”

    朱克臧淡淡一笑道:“先看看再说。”

    毛兴站在战兵一侧,下达命令:“全体都有,前方五十步标靶,定装弹一百发,开始射击!”实际战场上只需几轮射击便能定胜负,英国火枪兵的弹药是三十发,俄国只有七发,一百发实弹射击足以看出火枪质量的好坏。

    每十次射击便换一次标靶,目的是给朱克臧看看铁人军目前的火器操作水准。标靶是人高的薄木板,五尺高,二尺宽,十发全中为优秀,中九发者为良,中八发者为合格。戚继光对鸟铳手的标准是八十步外三发中一为合格,十发中七为优秀,现在距离比戚继光的标准短了将近五十米,火枪也比当时明军的鸟铳先进的多,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战场上,通常命中率只有训练时的一半,所以要求不能再低,否则就是浪费铅弹。

    演练场上空硝烟弥漫,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参加实弹射击的铁人军士兵整个都被笼罩在一团白气中,几乎看不到人影。

    朱克臧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耐不住手痒,找了个靶子玩起了自己那支燧发线膛手枪,果然跟传说中一样,弹药极难装上,得用手使劲按进枪膛,之后装上通条,放在地上砸,直到把通条砸到最顶层,这才算装好。

    这么漂亮的一支手枪,却要用这么猥琐的上弹方式......

    朱克臧对准六十步外的靶子按下扳机,啪的一声清啸,子弹将木靶击穿,继续朝前飞去,已经变形的扁铅弹击穿了第二块木板。

    精度还是不错的,若是配上米尼弹,装填不再困难,线膛枪就能在战场大放异彩。

    他又试了几次,直到靶场的枪声停止。士兵们的一百发定装弹打完了,而自己好像才打了八九发铅弹。毛兴统计了各项数据,向他报告道:“一百发子弹,最高命中九十七发,最低命中八十六发,哑火次数最高九次,最低四次。”

    克伦威尔鼓掌道:“优秀的士兵,优秀的火药,优秀的枪!”

    之后又进行了来复枪和刺刀的试用,一切合格。朱克臧和克伦威尔按照先前的订单备忘录签订了燧发枪购买契约,契约规定,订单枪支的质量以此次样品为标准。

    朱克臧将已经运到的货物结清,又预付了一笔定金,二十七艘商船稍作修整后便会返回印度,运回更多的物资和奴隶。

    海峡的另一边,平海卫,施琅正加紧赶制战船,制造兵器,训练水兵,搜集情报,观察风潮信候,意图夺得一举灭明之功。清廷纳姚启圣疏荐,以万正色为陆路提督,施琅为水师提督,谋伐台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