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明
字体: 16 + -

第11章 父亲

    因为早朝,白尚书今日出府时离卯时还有一段时间,他最近接到的密报有提到,西北边的戎狄人似乎又开始频频动作,来者不善,而骁骑将军则坚信戎狄已无再战之力。



    为这事,他和刚从戎狄得胜回来的平南侯府二公子张允昶当着圣上的面争吵了一番。



    两年前,光禄寺卿被查出来竟和戎狄人私下里有联系,光禄寺卿掌管着宫廷护卫,此时事关国本,陛下极度震怒,一边派兵攻打戎狄,一边肃清朝堂,当时只是骁骑校卫的张允昶自请领命攻打戎狄,得胜归来后被封为骁骑将军,因和白尚书政见不大相同,张允昶又不是个会因为你年长就让着你的主,两人时常有不愉快发生,陛下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白尚书也郁闷,按道理说,两国才刚经过一次时间不短的恶战,都应该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的才是,可最近他接到的加急密报都明言戎狄正在屯兵购粮,再加上一个脾气火爆的骁骑将军在那里胡搅蛮缠,陛下也像是不太相信他说的话,这些将他搞的是焦头烂额,本来还想去看一眼白明心,后来也歇了念头,一下朝就直直的进了书房。



    白尚书出门的时候白明心还未起床,他回来的时候白明心的药都快煎出来了,又没有人来告诉他白明心出了事,所以对于府里发生的事情白尚书是丝毫不知。



    忙完后,白尚书才意识到白明心昨天中午那会回来的,到现在了还没给他来请安。白尚书意识到哪里不对,但还是端着父亲的架子等着白明心来他的存明院。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白尚书实在忍不住问了丫鬟一句:“小姐可回来了?怎么不见她过来。”



    丫鬟回道:“小姐是昨日已经回来了,想来现在应该在琉璃院里。老爷若是要见小姐的话,奴婢去通传一声。”



    丫鬟会这么说,是因为白夫人把白明心在寿安院受冻晕倒的事情压下来了,这种事情传开了对白明心总是不好,不管谁错谁对,最后难免有人会扯到不敬长辈上面去。



    “不用了,你下去吧。”



    丫鬟应声退了下去,白尚书想了想,叫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长安进来。



    “老爷有何吩咐?”



    “派个会说话的跑一趟琉璃院,隐晦一点的告诉小姐我就在府里,但是不能让小姐知道这个人是我派过去的。”白尚书就像在谈论兵书里排兵布阵的兵法,一脸正经的说到。



    长安一脸复杂的看着白尚书,这是个什么意思?这也太难为人了!



    “老爷,您要是想小姐了不妨亲自过去看看,没人笑话您。”



    “笑话!谁敢笑话我!身为子女不来长辈跟前尽孝道,还要长辈去看她不成!这都什么时辰了?从琉璃院到存明院走上五个来回都够了。”白尚书疾声厉色说了这么一番,深切的表达了他对逆女的强烈谴责与不满,听到长安耳朵里却全是一番“我闺女都回来了怎么还不来看我”的委屈巴巴的控诉,长安脸上复杂之色更甚。



    “老爷,奴才一定给您把话传到。”



    长安已经明白,不管这个任务在他看起来有多么奇怪,他都得圆满完成了,于是开始在脑子里回想手底下那几个比较机灵的有谁“堪当大任”。



    还是长安最得我心啊。白尚书暗想。



    “嗯。”白尚书满意的点点头,“事情办好了找老爷我来领赏。”



    “是。”长安认命的退下了,白尚书则开始处理他的公务。



    在白尚书觉得过了好久之后 ,才看到前来回话的长安。



    长安的面色不怎么好看,他犹豫了一会,看着故作严肃的白尚书,才缓缓说道:“小姐今日早上发了高热,现在正躺在夫人的清涟院里。”



    “什么?”白尚书大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发起高热来了?可有叫府医过去诊治?”



    “府医已经过去瞧了,给开了方子。具体是怎么回事,奴才也不清楚。奴才过去的时候,小姐的两个大丫鬟正在琉璃院门口说着这些事,奴才躲在墙根后面只听到了这么多。”



    “瞧了就好。”白尚书一脸平静的坐回了椅子上,开始看起了书。



    “老爷不去清涟院看看小姐的情况吗?”平安疑惑的问白尚书。



    白尚书看了一眼平安,说道:“不去了。你把事情的起因经过打听清楚了报与我知道就好,其他的事情你不要多问。”



    “老爷放心,奴才跟了老爷这么多年何曾多嘴过?可老爷真的不去清涟院看看吗?”平安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你个老小子。”白尚书笑骂一声,“最近公务冗杂,明心那边有她母亲照顾我很放心,去不去清涟院都一样。”



    “那老爷烦的可是戎狄人?”



    白尚书摇摇头,“戎狄那边我倒不怎么担心,且不论密报属不属实,就算戎狄人真的在招兵买马,他们立时也打不过来,只是借着这次的事情,我才意识到如今白家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朝堂上也只是表面平静,暗地里恐怕又是一波腥风血雨啊。”



    平安笑,“老爷,官场上的事从来不都那样吗?”



    “不一样,你们看不明白,我却看的通透。白家已经不比从前了。”白尚书的脸上带上了一丝沉重,“以前能带兵打仗的就剩我白贤一个,有时候犯了错陛下也不敢重罚我,如今有了平南候府的张允昶,镇西候府的程瑾之,那可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若不是我手里还有这么个刺探情报的机构,怕早都狡兔死,走狗烹了。”



    平安道,“老爷怎么会这么想?老爷您可是大魏的大功臣,陛下不会这么待您的。再说您说的那俩人不过才年方十几,就算是少年英才,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将来能怎么样还两说呢,老爷放宽心才好。”



    “哎,这么多年我也算看明白了。”白尚书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朝堂上的事,从来都是跟着皇上的意愿走的,陛下能看到眼里的,翻了天都没人敢管,若是哪天不留神惹了陛下不高兴,写首诗都能被是敌国的奸细。两年前有多少被撤官的,有多少被灭族的,你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陛下多疑,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领过兵的,我就怕,那天白家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老爷还记得赵大人的事情呢?”



    “怎么能不记得?赵家上上下下三百多条人命,陛下说灭就灭了。什么逆臣贼子通敌叛国,不过是陛下要一个名正言顺攻打戎狄的借口罢了。”白尚书冷哼一声。有些事不管你有没有做,高位者说你做过你便是做过,从来伴君如伴虎,平头百姓怕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若是碰上胸怀广阔,仁厚英明的明主还好,否则他们这些当官的要忧心的的可不止头上的乌纱帽。



    想起两年前还风光无限的赵天宝赵大人,平安也是一阵唏嘘,前一天还在风风光光地给家里老太太办寿宴,第二天就横死在了天牢里面,家里老的少的无一幸免的斩首示众,可怜赵家老太太在被斩首时还大声哭号着“冤枉”,围观者无不动容。



    “老爷,小心隔墙有耳啊。”唏嘘归唏嘘,该劝的还是要劝的,主子可以一时激动失了冷静,做奴才的可不能跟着凑热闹。



    白尚书不说话了,他今日在张允昶那里受了气,又气恼于陛下的态度,一时气愤之下就说了这么许多,不过一口气说完说完之后,心里也好受了些许。



    “算了算了,也没心情接着看书了。出去转转吧。”白尚书把书随意扔到桌子上,他现在心烦意乱的,什么也看不进去,还不如起身出去转转。



    白尚书领着平安出了存明院,两人边走边说着府里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就走到清涟院附近了。



    “啊,怎么都走到这儿了?我还真没注意到。”白尚书面不改色,说的就跟真的似的。



    平安早已将自家老爷的傲娇脾性摸得清楚,此刻也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了。



    “老爷,既然已经走到这了,不如去看看小姐吧,想来小姐也是非常想念老爷的。”



    “既然平安你都这样说了,不去看看倒是我这做父亲的不称职了,我们散步都能走到清涟院附近,不能不说是天意如此,哎,天意不可违啊,走吧。”白尚书对平安这个奴才更加满意了。



    白明心想不想白尚书平安不知道,平安只知道若是自己不这么说的话,今天怕是安生不了了。可不是天意嘛,平安一声暗笑,天意拉着白家二老爷七扭八拐的从存明院直奔到清涟院来了,感谢天意知道尚书府府内的路。



    白夫人正在想办法喂白明心喝药,丫鬟小桃兴冲冲的进来了。



    “夫人夫人,老爷正领着往清涟院来了。”



    白夫人手下动作不停,淡淡的说道:“老爷来了便来了,你慌什么?”



    “夫人……”小桃不懂得夫人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听到老爷来了都没有露出一个笑脸。



    白夫人拿帕子擦了擦白明心嘴角流出来的药渍,神色不变。



    “行了小桃,你去忙你的吧,这里有我呢。”王妈妈插了句嘴说到。



    小桃挠了挠头发,她还是不明白,夫人听到老爷来了怎么会这么无动于衷呢?但是她一个下人也不能多问,听了王妈妈的话便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