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旗舰
字体: 16 + -

第74章 余天佑的声望

    “真是混账!”陈晓蓉说着就要冲上去动手。

    “别冲动。”余天佑赶紧拦住了她,然后对那人说道:“我听说大明远征军军纪严明,你们这样子做,就不怕邓师长执行军法?”

    “你谁呀,这里没你的事,一边去。”那人说道。

    “你别管我是谁,我且问你,你们这样做,邓师长知不知道?”余天佑问道。

    “他当然知道了,师长有令,所有过往商船,皆要收税。”

    “真是他的命令?可有批文?”余天佑问道。

    “要什么批文呀,老子的话就是批文。”那人说着对手下说道:“来人呀,他们既然不上税,就扣了他们的船。”

    “你可别后悔?”陈晓蓉指着那人说道。

    “少tm废话,给老子把人轰下去。”那人下令道。

    一群人一窝蜂的围上来,见人就揣,余天佑和陈晓蓉岂能让他们捡了便宜去,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给治得服服帖帖的了。

    “说,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陈晓蓉把那个带头的人按在地上问道。

    “我,我是吕宋师新兵旅2团1营1排长向厚军。”那人说道。

    “向排长是吧?公子,怎么处置?”陈晓蓉向余天佑问道。

    “放了吧。”余天佑挥挥手说道。

    “什么,放了?”陈晓蓉不相信的问道。

    “对呀,放了。”

    “哼!算你们走运,滚!”陈晓蓉一脚踢在向厚军的屁股上说道。

    向厚军爬起来边跑边吼道:“有种你们别走。”

    陈晓蓉见那群人瞬间跑了个精光,问余天佑道:“你为什么放了他们呀,像这样的人,就应该严惩。”

    “当然得严惩,不过他们既然是邓大志的兵,还是让邓大志来办吧。”余天佑说道。

    “哦,我明白了。”陈晓蓉点头说道。

    “而且他只是个小虾米,邓大志的那个侄子还没出现呢。”余天佑说道。

    “那我们是不是在这里等他?”陈晓蓉问道。

    “不,他叫我等我就等呀,我的时间可是宝贵得很,走,跟我上岸去看看。”余天佑说着率先下了船。

    港口附近是一片农田,几个老农正在地里劳作,这个时候天已近黑,有人已准备收工回家。

    余天佑走进地里,看了看地里的庄稼,然后又拿起他们的锄头挖了几下,说道:“老伯,这锄头不错。”

    “是呀是呀。”老农呵呵说道。

    陈晓蓉说道:“哟,公子,没想到你还懂种地呢?”

    “那是当然,小时候呀,我也是种过地的。”余天佑又对那老农说道:“老伯,听你口音,是从大明国内来的吧?”

    “是呀,我们本是大明国内的流民,天灾人祸,差点就活不了了,这个时候邓师长派人去把我们接了来,还给我们分了地,送了种子,邓师长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呀。”老农说道。

    这时一个小伙走过来说道:“听说是个叫余天佑的长官派邓师长去把我们接来的,还有好多人去了安南和渤泥,余长官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呢。”

    “是呀,要是能见上余长官一面,我就是折寿十年也成呀。”老农说道。

    “余长官真有这么好?”陈晓蓉问道。

    “那是当然了,他可是救了我们好多人,真是功德无量啊。”老农说道。

    “嗯,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见到他的,对了,你们对这里的邓师长印象如何呀?”余天佑问道。

    “那没得说,他对我们这些从大明国内来的人照顾有佳,不但给我们分了田地和种子,还派兵给我们盖屋,送农具,老汉我活了几十年,还从没听说过有对农民这么好的官府。”老农说道。

    “你说有士兵给你们盖屋子?可我听说这里的士兵军纪败坏,经常欺压老百姓?”余天佑说道。

    “的确有一些当兵的在外胡作非为,不过他们很少骚扰我们这些刚刚从大明国迁徙而来的流民,有时候碰上了,还会给我们出把力。”老农说道。

    “那你所说的胡作非为又是指的什么?”陈晓蓉问道。

    “他们主要对经商的人下手,经常白吃白拿,还有就是对这里的土著居民普遍不太友好。”年轻小伙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我听说邓师长新招募了上万的新兵,这些兵员从哪来的?”余天佑问道。

    “一部分是从我们这些流民中的年壮中选拔的,一部分是在大明国内征召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当地土著中来的。”老农说道。

    “那就奇怪了,既然他们对当地的土著不友好,那他们又为什么要参军呢?”余天佑问道。

    “用强呗,凡是适龄青壮,每家都必须出一人服役。”小伙说道。

    “这邓大志也太不像话了。”余天佑不满的说道。

    “公子,你是什么人,为什么直呼邓师长的名讳?”老农问道。

    “这就是你们一直想见的余天佑余长官呀。”陈晓蓉说道。

    “啊?是余长官呀,乡亲们呀,都快过来,余天佑余长官来了。”老农赶紧吆喝道。

    大家一听,哗啦啦的就围了过来,在余天佑面前跪了一地,流着泪使劲的磕头。

    “乡亲们,快起来快起来。”余天佑赶紧把前面的人扶起来。

    “余长官呀,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啦,要不是你让人把我们接了过来,可能我全家早就死在路边了。”

    “是呀,我们来了之后,不但分田地,还给盖房子,送种子,真是活菩萨呀。”

    “我已经让我家相公去参加大明远征军了,等过两年,儿子长大了,我还让他去参加远征军。”

    “是呀,我家闺女已去了军医院,每个月还有银子拿呢。”

    “余长官真是好人啦,是我的再生父母呀。”

    ……

    余天佑眼睛湿润了,其实自己这做的目的,出发点并不全是为了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之所以把他们接过来,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但就是这样,也让他们感恩不已。

    对此,余天佑深有感触,这些百姓要的不多,作为统治者,只要把一点点心思放在百姓身上,就够他们感恩戴德一辈子的了。

    余天佑暗暗的下定决心,以后,只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办,一定要让这些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对于从后世而来的余天佑,那是太明白不过了。

    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了,他们才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家而战斗,也只有这样,大业才能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