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问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朴松领职

    轩瑾,轩志,轩英三人本不过随行轩桓师兄妹三人,虽然上得仙门来,却于修仙问道,前途渺茫。若不得前辈高人看中,收做弟子,只怕也是空欢喜一场,用不了多久就得被赶下山去。



    不想误打误撞,竟是因好奇心起,一番瞎闹,得了一绝佳机缘。



    但闻那护道人白袍老者话里之意,轩瑾,轩志,二人前途甚是广阔。只叫轩桓为他二人高兴的不得了。



    此番归去,又于朴松道出,四人同聚一室,笑谈了一夜。



    次日初阳升起,四人便同行出门,轩桓,朴松执意送二人离开,遂一道向昨日见的那高塔处而去。



    此番一别,四人都不知几时又能再见,虽同处一山,可仙门不比俗间,规矩甚多,只怕相距咫尺,相见之机也甚少。



    是时分别之际,各道珍重,又描绘了一番未来相见的情景,心里憧憬之愿只叫四人好不温暖。



    朴松年长,宽慰的话说了很多,轩瑾,轩志一直脸挂笑容。直到行直昨日停脚处。



    在前面,白袍老者正负手而立,目光停留在四人身上。



    他并未催促,只是静静等待四人互道别言。



    话说再多,终须一别。半柱香后,轩瑾,轩志才抬步向前,与轩桓,朴松挥手作别。



    眼看三人进入高塔,轩桓才叹息一口气,道:“师弟有何打算。”



    他虽不愿与一起长大的伙伴分开,却也知道机遇难求,此间同行进入仙门修道,长大了,当各为未来着想。心里稍觉失落,又想朴松必有所念,遂此一问。



    朴松沉默,两人就此回身归去。



    而今,身已踏实,当考虑修道之事了,师父不在,一切只得自行领悟。轩桓思量再三,幸好还有师弟朴松在侧,往后有不懂之处还可求教于他。



    时正艳阳,轩桓,朴松同坐室内,各自闭目思考打坐。



    忽闻门外传来声音。



    “轩桓,朴松师弟可在?”



    轩桓,朴松当即睁开眼,不明何人相唤。朴松起身开门,但见一与他年龄相仿青年正立于门外,手里拿了些东西。



    来人道:“朱长老命我送来两位师弟的身份牌及入门小册。”说时,递上两本指余厚的皮质书册和两块白色牌子。



    此牌通体乳白,上刻有两人姓名,职位,以蓝色锻带串起。



    而后又从口袋拿出两个白玉瓶,道:“此乃一食丹,一月一领,入门小册里有具体指导。”



    朴松一应接过,向来人道了谢后,那人才离去。



    身份牌是一个门人弟子必备之物,在宗门里,只认身份牌不认人。若是遗失或是没有,便会被逐出山门。是以随身携带之物。



    入门小册不过记载宗门规矩及所需注意事项,无足道哉。



    至于一食丹,朴松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昔日在妖人门下时,便是以此为食,是采谷物之类加以炼丹术提炼而成,一粒可抵一餐饭米。此间倒出一粒,香气扑鼻,颜色较他以往所用,白里更加透明。时对无道宗的炼丹之术,更为钦佩。



    轩桓接过自己那一份,小心收好,唯留入门小册在手,随即翻看起来。



    他现在很关心宗门内的规矩,这在他看来,以后做任何事前,都必须熟知是否可行,不然祸事临头,挨罚是小,被逐出山门就不好玩了。



    他向来讲究凡事三思而后行,处处尽量思虑周全,希望不出纰漏。是以聚精会神的翻看,又一一记下。



    连看了两遍,方觉熟背于心。



    观天时,已是黄昏,遂取了一粒一食丹服下,闭目开始打坐。



    朴松没有轩桓这般讲究,那入门小册仅仅随意翻看一遍,便放在了一边。于他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好伤势,这些日子以来,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尚需几日就可复原。



    仙门修道不比凡俗,平日里多是孤身打坐,感悟天道,是也少有行走往来。如此一来,诺大一座高峰,尽是寂静无声。



    时至初秋,万物开始枯萎凋零,这座一峰上不少林木枝叶也渐渐变黄。越是高处,风越大,不时乱叶纷飞,落得到处都是枯黄败叶。



    轩桓所居之处处在沿山体侧,后方紧靠山面,是也门前多落黄叶。



    离轩志,轩瑾两人离开又去了三日。轩桓,朴松近时多静心打坐,少有外出,即便走出房门,也不过是清扫门前落叶,而后又了去。



    时过几天,朴松的伤势渐渐康复,每每提起真气于周身经脉里游走时,已少有疼痛之感。正时心情大好,但见轩桓独坐床上发呆,竟没有修炼,好不奇怪,遂打趣道:“师兄可是在想师姐和轩英两人?”



    只见轩桓神情不变,木纳纳的点了点头,无有神主的嘟囔道:“也不知师姐他们是否过得安好。”



    见其模样,朴松甚觉好笑,忽心起趣意,道:“师兄可是喜欢师姐?”



    观轩桓,还是老样子,答道:“喜欢。”



    朴松笑意收敛,没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盯着轩桓看。又过良久,方自若有所思,轻手轻脚了出了房去,生怕扰醒了轩桓。



    是时,天色昏暗,微风徐徐,观天色,似有雨下。朴松独行小道,也没走出太远,只在此处房居转悠。



    如此一会儿,忽闻有人相唤,循声望去,正是此地居所的执事长老。



    长老正立在平处边缘,背对于他。



    朴松拾步近前,但见其目光望处,竟是山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峦。



    一时学着望去,只见得云雾缭绕,偶有稍高的山尖显露,更多的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朦胧。



    朴松不明就里,执礼道:“长老唤弟子何事?”



    长老目不斜视,依旧望着那云海。道:“我观你道已有所成,却非我无道宗之法。可是别有机缘?”



    这位执事长老的道行,朴松感受不到真实境界,但观其势,却知晓定然不低于师父闫施。既然问来,便没有隐瞒,道:“弟子自幼跟随一散修为徒,修道十余年,不久前才得师父闫施教化,拜归门下。”



    那长老闻此,方收回目光,仔细看了一眼朴松,才道:“心术不正,难成仙业。既归无道,你,有何打算?”



    此话问来,朴松稍做踌躇,沉吟片刻,道:“弟子往前作恶多端,悔之已是不及,今得师父教化,此生再无妄念,只想平稳安度,为师父分担些许牵绊。”



    长老道:“此番唤你,便是为此。原想你若恶心未消,我即刻便轰你下山。但看你已身无戾气,是诚心归道,如此,我便助你一次。”



    朴松执礼相候。



    长老道:“我一峰外门尚有一巡山执事空缺,以你如今的道行勉强可以做的。你可愿意?”



    对执事这个职务,朴松略有晓得,日常除了巡视山门之外,更有不少特权,比如在宗内可以四处走动,不受宗规约束。单此一项,已足已让朴松心动,当下施礼道:“弟子愿领巡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