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15章 谋出路

    因为早就开始准备的关系,武安国下达命令后的第五天,军士、将领以及粮草辎重就都已经汇集到了吴县。将治下的大小适宜都托付给程昱之后,武安国就立刻带人北上,和满宠、王牧分兵接管了全椒、阜阳、历阳三县。而此时的孙策,已经开始帅兵向合肥进军。

    得到孙策出兵的消息,武安国等人也立刻出兵赶往合肥,在孙策到达之前,先一步进驻合肥,和刘繇麾下的将领合兵一处。

    两日后,袁术麾下大将李丰还有孙策,带着八万人马来到了合肥城外十里处扎营。

    “城上的守将听这,我乃前将军,豫州刺史袁术麾下大将孙策,今奉我家主公之命征讨九江郡,识相的,就赶快打开城门,否则城破之日、全城上下,鸡犬不留。”第二日天微微亮,孙策就和李丰带着数万大军来到城下叫阵。

    “哦?这不是孙文台之子孙伯符嘛,没想到长沙郡一别之后,却在此处不期而遇了。”得到兵士的通报之后,武安国带着满宠、王牧等人来到城头上,恰巧看到孙策正在叫阵。

    看到城头上的武安国,孙策也是一愣:“侯爷不在交州理政,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城上的人是谁?你们认识?”一旁的李丰见孙策和武安国似乎认识,于是忍不住问道。

    “后将军、交州牧、武安后武安国。”对于李丰,孙策似乎十分的厌恶,敷衍的答道。

    李丰还待再问,就听城上的武安国道:“袁氏心怀不轨,妄自攻杀朝廷大臣,此乃谋反逆天,本侯是应扬州牧刘繇大人的邀请,前来和他一同平叛的。”

    “哈,侯爷真是生的一张利嘴,如今汉室奄奄欲灭,天下诸侯并起,战乱不休,侯爷为何不管他人?偏偏要与我家主公作对?”武安国的话音刚落,孙坚就不屑的道。

    听孙策这么说,武安国忍不住笑道:“不管他人,那是因为本侯力不能及。然而袁术无知小儿,幸登高位而不知足,本侯力所能及,当然要阻止其谋逆作乱。劝你赶快回去告知那袁术小儿,要他快快收兵,否则别怪本侯尽发大军,踏平平舆,那时就悔之晚矣。”

    “踏平平舆?好大的口气。李某倒要看看,武安侯到底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这是,一只在打酱油的李丰也忍不住开口道。

    “对,听闻汝曾经在虎牢关下击败逆贼吕布,乃天下第一猛将,赶紧出城和我战上一场,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夸下海口。”孙策也趁机向武安国邀战。

    闻言,城头上的武安国摇摇头笑道:“个人武艺再高,也终究不能力敌千军,为将者,看的还是统兵破敌之道,天下第一名头再大,也不过尔尔。至于和你单挑?本侯如今是什么身份,你孙伯符是什么身份?等你从袁术手下独立,恢复你孙氏的名号那天再来和本侯说这句话吧。”几句话之后,武安国就失去了和孙策继续聊下去的兴趣,此时的孙策,充其量只是一个武艺高一点的愣小子而已,还不是那个开创江东基业,有勇有谋的孙伯符。所以话说完,武安国也不等孙策答话,就转身进了城楼。

    “奸贼、混蛋,竟敢小看与我,来啊,全军攻城,我要将你碎尸万段。”这孙策因为武艺的原因自小就被人吹捧惯了,这一个月来又连破刘繇数城,得了小霸王的称号,更是傲的没了边了。如今竟被武安国说自己没资格和对方交手,这让孙策如何不怒?所以不顾李丰的阻拦,孙策当即就命令士卒全力攻城。

    守城战,又是守城战,自武安国领兵以后,打的最多的就是守城战,不要说武安国了,就是他麾下的王牧等人都是对守城战十分的得心应手。更何况此时合肥城中加上武安国带来的士卒足足有九万人,对上袁术军那是打的从容不迫。孙策和李丰带着兵士对着合肥猛攻了数日,除了付出了近两万的损伤外是毫无进展。

    “孙将军,主公招你会平舆···。”见如此猛攻非但没有丝毫进展,反而损失巨大,拦不住孙策的李丰只得偷偷给袁术打小报告。

    袁术接到李丰的小报告一看,这还得了,我好心收容与你们,你孙策竟然傲慢不停指挥,这怎么行?于是袁术立刻下令将孙策从前线召回,用的名义嘛,就是孙策连下数城,袁术要找他回来给他庆功。

    “主公,末将回来了。”等孙策赶回平舆的时候,袁术正在大宴群臣,孙策还以为这场宴席是为自己举办的,所以十分的兴奋。

    袁术瞥了一眼孙策:“啊,回来了,坐吧。”

    “谢主公···。”孙策环视了一周,发现只有左首一张席位是空着的,便以为这是袁术奖赏给自己的,当即大喜。要知道以他的身份,在袁绍手下是远远坐不到首席的。当即拱拱手兴匆匆的走过去就想坐下。

    “哎···,那不是你的座位,那里···。”谁知,还未等孙策坐下,就被袁术叫住,指了指席末单加的一张小桌。

    “这···。”虽然不愿,但是见袁术一脸不容质疑的样子,孙策也只好硬着头皮重新走到小桌后坐下。

    “哈哈,这家伙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呢,竟然去坐首位?”

    “嘻嘻,就是真拿自己不当外人啊。”

    “你看看他,一身铠甲脏兮兮的就来参加宴会,真没礼数。”

    ·····。

    然而孙策刚刚跪好,就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之声。“我···。”暴脾气的孙策就想推桌而起,但是想到在袁术麾下做质的亲人还有黄盖等人,有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偏偏这时候,邻桌的一个官员探过头来嬉皮笑脸道:“孙将军勇猛无双,主公对你又是极其的看重,我看不如趁这个机会,孙将军干脆任主公为义父如何?”

    “安敢如此羞辱于我?”孙策再也忍耐不住,推翻桌子站起来,拔出腰间的古锭刀,指着那名官员厉声道。

    孙策本就十分敬重自己的父亲,如何肯认他人为父?更何况在吕布之后,认义父这个做法已经是臭了。如今这名官吏这么说,分明是讽刺与他,这让一向高傲的孙策如何不怒?

    这场宴会众人的目光本就集中在孙策的身上,如今孙策这么一闹,大家的目光就更集中了过来。“把刀收起来···,听见没,我叫你把刀收起来。”袁术放下酒樽,一脸严肃的呵斥道。

    “我···。”孙策几次张嘴想要说出那名官员对他的讽刺之语,但是见袁术一脸神秘莫测,最终都忍了下来。“末将乏了,这就告退回去歇了。”双方僵持了一会,最后终究是寄人篱下的孙策不敢和袁术翻脸,草草的告罪了一声,就转身离开了大殿。

    “哎,不必了。”右手列的武将们见孙策如此无礼,当即就想站起来阻止,却被袁术一脸高深莫测的阻止了。

    其实今天这个局,就是袁术特意为孙策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压一压孙策的傲气,以防李丰禀报的那种不听指挥的情况再次发生。要知道他之所以肯收留被自己害死孙坚的孙氏,一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传国玉玺,二就是因为他看重孙策的勇武和没脑子,想要利用他为自己开疆扩土。如今孙策竟然傲慢不听指挥,这怎么行?

    “父亲,我该如何做···?”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愤怒的孙策直接一刀刺穿了自己的卧床,然后抱着孙策给他留下的古锭刀痛苦起来。

    虽然今天宴会之上是袁术对他羞辱最大的一次,但却绝不是第一次。之前为了诱使孙策为自己出力,袁术就曾数次许诺,不管他攻下何城,都会任命他为该城的守将,所以孙策才会如此卖命的替袁术攻打刘繇。

    可惜的是,等城池攻下来后,袁术却立刻反悔,将城池封与他人。还当着众人的面,讥讽孙策说他有勇无谋,难当大任。

    经过今日之事,再加上前些日子的遭遇,孙策顿时如同长大一般,很多以前看不懂的事都豁然明朗,同时他也知道袁术并不是真的看重与他,只不过是为了图谋他的传国玉玺而已。

    “看来袁术之处是不能待了,我必须要向父亲那样自立,自己做主才行。只不过如今我该如何从袁术处脱身,又往何处立身呢?”一日间长大的孙策不禁想起了当日武安国城头上所说的话,然后开始思考自己日后的道路。

    “主公,黄将军、程将军以及韩当三位老将军带着一个陌生人来访。”正当孙策苦恼自己的未来应当何去何从的时候,家中的老仆忽然来报。

    “三位叔父,那袁术一向反对我们来往,今日三位叔父为何冒着袁术不悦的风险贸然来访?”孙策赶忙命老仆将三人请了进来,并且一脸担忧的道。

    袁术自收纳孙氏所部之后就一直对其防范甚严,非但不许孙策接触自己的旧部,还将他们留在自己身边为质。

    “哎呀,少主啊,依今日的情形,那袁术根本就没把我们当自己人啊,否则也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如此羞辱少主。以目前的情况,这袁术麾下我们是不能再待了,否则早晚被其所害,少主当早思退路才是啊。”程普一把抓住孙策的手,满脸急切的说道。

    “可是那袁术一向对我等防备甚严,想要脱身恐怕不易。再者说了,当今天下已被诸侯瓜分完毕,如果我们贸然脱离袁术,恐怕是没有立身之地啊。”对于黄盖三人,孙策倒是没有隐瞒,毕竟这三人一直跟随孙坚,对孙氏忠心耿耿。

    “没有容身之地,恐怕未然吧。”孙策的话音刚落,一直跟在黄盖三人身后,身披黑袍的不明身份之人就轻笑道。

    “你是何人?”闻言,孙策一脸防备的看着那个黑袍人,当时老仆禀告的时候,孙策还以为此人是黄盖等人的随从或者部将来着,但是以现在对方的举止行径来看,明显是他猜错了。

    看着一脸防备的孙策,黑袍人笑着摘下了头帽:“伯符可还记得庐江故人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