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69章 比武(上)

    “全军大练兵···?”当程昱、毛玠和董平他们听到武安国的这个想法后,全是一脸的奇怪。这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全军大练兵。难道是武安国觉得汉军的实力不够了?可是武安国麾下的汉军不论是在对黄巾军、还是对战南越人的时候都是占尽优势的啊。

    武安国点点头:“如今我们治下百姓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各项的内政措施也在逐步的推行,我们只要能保证其顺利的进行就可以,不必再对其多费心思。经济搞完了,接下来自然要搞得就是军事了。更何况我们如今已经完全平定了治下的南越人,交州其他地方的南越人经过上一战也被我们打怕了,恐怕再不敢轻易的来攻击我们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军士恐怕就要因长期没有战事而懈怠,导致战力下降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让我们的士卒即使在平常也保持高昂的战意,我才决定搞这个全军大练兵的。”面对这些人,武安国当然不可能将未来天下将四分五裂,重回春秋局面,到那时他们的士卒面对的敌人将不再是草寇叛贼而将变成同样是正规军的情况告诉他们。所以仔细的思考了一番后,找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借口。

    听了武安国的解释,程昱点了点头:“主公此言倒是有理,如今我们治下的南越人都已平定,但是外部的敌人犹在?更何况几个月前我们治下百姓的粮食就已经收割了,有了税收的我们,仓库内的储粮非但没有消耗,反而还增加的非常多。如今的我们可谓粮草充足,所谓兵精粮足,有了充足的粮草,自然就要练兵了。此举不但能让我们军中的南越士卒和汉人士卒更快的融合,还能更加震慑境内境外的南越人,是个很好的选择。”

    “程太守的话我们都同意,只是不知主公的这个全军大练兵想这么搞?”对于程昱的话,董平他们也都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满宠又开口问道。

    武安国指了指王牧、赵彦和卢肇三人:“如今我们所有的士卒不都平分到你们三个麾下了吗?(击退交西四郡的南越人后,武安国便将麾下的郡兵全部分散到了各郡,而这三人,就作为这三郡中每一郡士卒的统帅)以我之意,你们回去后,就在各自的军内举行大比,挑选出两千最最精锐的士卒,单独组成一校进行训练,本将也会让鞠义从我麾下平南将军部中挑选出两千精锐进行训练。对于这些人,本将会给与他们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粮饷,一次来激励那些普通士卒。除此之外,三个月后,本将还会在广信城外将这四校汇聚起来,再在这四者之间比个高低,胜者,本将还有重赏,当然败了,也有惩罚。“

    “哇啊将军,你这是要我们内斗啊。”武安国的话音刚落,董平就怪叫道。

    武安国笑了笑:“不错,自古以来本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本将就是要从麾下的士卒中挑出一校最强的,同时以这样的军中对抗,来提升我军整体的实力。不过你们也放心,我不会让你们真刀真枪的干的,到时候我会命人给你们准备木刀木枪的。”

    “三个月的时间,刨去来往的时间,也就两个月多,将军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少了。”听武安国这么说,非但是王牧、赵彦和卢肇三人绷紧了神经,就是董平、满宠和程昱三人也紧张了起来。毕竟是人就都有攀比之心,此事虽然看起来与他们三人无关,但这些人毕竟都是从他们郡中的士卒中选出来的,更是各自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郡县,其中意义更是非凡。所以在犹豫了一会后,满宠就提出了三个月时间太短的看法,希望帮助自己郡内的士卒争取更多的时间训练。

    “不错不错,三个月的时间确实太少,将军应该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训练,以下官看来,半年就不错。”满宠的话音一落,就立刻得到了程昱和董平的赞同。

    武安国却是摇摇头:“不行,半年时间太长,就三个月。不过你们也不必太过紧张,这比试并不是就此一次,从此以后这样的比试每三个月就会举行一次。”

    “哦,原来如此···,那我们就没有问题了。”闻言,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担心的并不是拿不拿得到第一的问题,而是会不会拿最后的问题。相比于拿不到第一,最后一名这个名号更加让人难堪。不过此刻听武安国说这样的比试每三个月就举行一次,这就让他们松了口气。这种情况下拿最后一名虽然同样丢人,但至少还有下回干回来,洗刷耻辱的机会,比之那种输一次就一辈子最后的说法好多了。

    “没有问题是吧,那就各自回去选人训练吧,记住你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也要去兵营通知鞠义让他挑选士卒了。”说完,武安国就摆摆手,示意大家可以散了。

    而王牧他们也确实没有多待的心思,向武安国行礼告辞后,就各自飞快的赶回了各自的郡府。武安国也来到了他的平南将军部的驻地,找到了鞠义:“我已经通知了王牧、赵彦和卢肇,让···。”当即,武安国就把自己的来意讲述了一遍。

    鞠义点点头:“挑选人自是不成问题,但是将军,人挑出来后,该怎么训练,想要他们成为什么兵种,不知道将军可有想法?”

    武安国看了看鞠义:“此事我不过问,全部交由你来办理,至于要练成什么兵,该怎么训练,也有你来操办,我不过问。”

    听武安国这么一说,鞠义顿时间就愣住了。要知道他此刻虽为武安国的副将,在武安国不在的时候,帮他统御平南将军部,但他实际的职位也只是校尉而已。如果武安国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那么么无疑就将他放到了和王牧等人相同的地位。因此反应过来后,鞠义就万分激动的单膝跪倒在地,一脸感激的道:“末将···,谢···主公赏识。”

    武安国一把将她掺起,语重心长的道:“我对于你的能力,还是非常相信的,此番我们平南军的荣辱,就全都交到你的手里了。”

    鞠义点点头,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样子道:“主公放心,末将必定竭尽所能,捍卫我军的荣誉。”

    “好,你有信心就好。此时就交给你办理了,我就不打扰了。”说着,武安国就一副我完全相信你,一切都交给你的样子离开了。殊不知武安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是想看看如此一来的话,鞠义是否能如历史中那样,练出大戟士。第二,他也远不是将自己的荣辱完全交给了鞠义。如果这鞠义真的不给力,输给了王牧、赵彦和卢肇三人的话,武安国就会派自己强化过的亲兵上去,再把自己的面子找回来。

    事情安排好后,三郡的士卒就开始了火热的全军大比武,然后就从中挑选出了最强的两千人,组成一校,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练兵。这期间,武安国也时不时的就去平南军的驻地,看一看鞠义练兵的结果。事实证明,历史的惯性还是很大的。经过一番挑选和思考,鞠义最终还是将他选出的两千人训练成了善戟盾,善弩射的混合兵种,大戟士已经初漏端倪。

    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日子很快就到了武安国约定的那一天,而远在南海和合浦二郡的王牧和卢肇也早早的就带着各自训练好的士卒来到了广信城外驻扎。当天一早,四只军队就在广信城外集合了。意外的是,前来观看比试的除了各军的士卒外,苍梧郡本地的百姓也来了不少。

    看到这些熙熙攘攘的百姓,程昱本着以免其中混有南越探子,徒生异端的想法,想要让士卒们将他们驱散的。但是武安国想了想,却是阻止了他。只是吩咐他加派人手,维持治安即可。至于百姓和南越探子,想看就让他们看。他们当初举办这次比武的目的之一,不就是为了震慑交州的南越人吗?

    选好场地,维护好治安之后,四只各军最强的一校就开始比试了。规则很简单,四个校两两抽签,然后各自选一块地方开始对战。期间使用什么战法,什么战术都无妨,只要结果你能“歼灭”对方的六成兵力就算赢。至于如何判定你自己死了呢?很简单,武安国特意叫工匠给他们准备了木刀木枪以及木质的弓弩矢。这些木质武器虽然不足以致命,但其上都涂满了红色颜料,只要你被对方砍到了,衣甲上沾到了颜料,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阵亡了。为了防止有人作弊,以及两军真的打出真火,武安国也将自己的一千精兵尽数派出,充当裁判,一方面断定何人阵亡,带走那些“已死”的士卒,一方面也阻止那些打出真火的士卒,以免出什么乱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