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65章 准备完毕

    得到武器粮草后,南越人也按照之前的约定开始动兵,拿着武器押运着粮草的南越人明目张胆的从山中走出来,招摇过市,向着合浦和苍梧两郡而去。

    如此大的动静,早已就被武安国派到其他四郡收集信息的探子探知,然后乘船飞速报知了武安国等人。“贾琮治下四郡的南越人已经开始集结了,目标是合浦和苍梧两郡,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得到消息后,武安国当即就把麾下的文武都召集了过来。

    “我们治下百姓的耕作才刚刚恢复,绝对不能让战火烧到我们的境内,否则会影响到百姓的耕作的。”别人还未说话,负责管理治下三郡百姓田地耕作的毛玠就率先开口道。

    王牧、赵彦和卢肇三人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以我们的意思,能不打就不打,打仗嘛,难免会死人的,既然这些人迟早都会成为主公治下的百姓,我们就不该给南越人和我们的百姓之间制造太多的仇恨。我们这些日子到各村各乡巡查驻军乡兵的时候,就发现新定居的南越人和我们的百姓之间仇恨非常大。双方虽然是同处一个村子之中,但却是老死不相往来。”

    “哦?那如果我们撤走驻军的话,这些南越人还能保持恭顺吗?”这三人的话顿时引起了武安国的注意。

    王牧等人点点头:“这个倒是没有问题,这些乡兵原本就是黄巾士兵,很大一部分都是经过大阵仗的。经过训练有了武器的他们,压制手无寸铁的南越人还是没问题的。况且每村的汉越人口比都是五比一,即使没有乡兵压制,这些南越人也翻不起什么乱子。除此之外,也不是所有的南越人都是好吃懒做,一心要和我们作对的。据末将等观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南越人愿意向我们汉家百姓学习耕作之术,自食其力的,”

    闻言,武安国不禁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其他四郡的南越人攻来之时,他治下三郡中的南越人也乘势起哄,那样内忧外患,就麻烦了。

    这时候,作为武安国的首席谋士,程昱也开口道:“其实,诸位的要求也不是不能做到。”

    “哦?军师是不是想到什么好策略了,赶快说来。”听程昱这么说,大家就猜到程昱想到对策了,于是纷纷开口开口催促道。

    程昱笑了笑,拿出了一份竹简递给武安国:“大家都知道,不论是那一郡,交州境内的南越人都是靠着劫掠各地百姓为生的,他们家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存粮。这次交西四郡的南越人之所以能够搞出如此大的阵仗,还要多靠我们的贾刺史,他以自己未能完成双方约定为借口,补偿了对方四十万石粮食···。”

    程昱的话还未说完,毛玠就吃惊的叫道:“什么?他难道不明白他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吗?”

    程昱摇摇头:“这我们就不清楚了,不过可惜的是,我们的人拿不到这家伙私自资敌的证据,否则的话事情就更简单了。不过即使如此的话,南越人的粮食也不多,毕竟他们可是动用了十万人之多。如果我们真的不想和他们交战的话,我军大可以延十万大山、钦江、郁水、潭水和泿水一线布军,同时抽调水军在这几条河流上日夜巡逻,如此就可以将这些南越人完全挡在苍梧、合浦境外。“说着,程昱就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屋子一侧的大地图旁,指着地图对大家说道。

    看着地图,武安国赞同的点点头:“此策倒是极妙,如此布置足以将南越人的主力挡在外边,至于那些渗透进来的小股军队,倒是不足为虑,毕竟我们现在各村县都有城堡,且附近县城都驻有水军,要支援,最多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如此相持下去,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外面的南越人就会因粮食耗尽而不战自溃。而我们所需付出的,不过只是一些粮草而已。要知道我们目前粮草极其充足,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更何况我们境内的百姓都已恢复耕作,以此地的气候,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收获了。”

    不说程昱此策极好,就算不是,武安国这一军主将都出言赞同了,其他的人自然也不再说什么。不过程昱还是有一点担忧的指着地图道:“不过此策有一点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这么做的话,我们的战线就要推进到郁林郡内了。如此一来,就超出我们的辖区了。”

    武安国摆摆手:“这倒是无妨,本将本就是平南将军,身负安定南方之责。更有陛下所赐的符节在手,别说就是进入郁林郡,就是占了他贾琮的郁林郡也无妨。正好,本将就将自己的帅营安置在阿林,坐镇全局。其余的,将我军目前的七万大军分为四部,王牧统一万五千人守十万大山一线,赵彦率一万五千人守钦江一线,本将自率一万五千人守郁水一线,卢肇率一万五千人守泿水、潭水一线,留一万人作为后援。请军师随我至阿林参赞军事,三郡郡内的政事,就交由孝先,伯宁和世元三人处理。”

    “喏。”看着武安国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程昱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他最欣赏武安国的,就是他的魄力和决断。

    “对了将军,您一直想见的张仲景已经回来的了,此刻正在太守府休息,将军如果还想见他,派人召见他即可。”散会后,程昱又对武安国道。

    要说这张仲景还真的称得上是妙手仁心,此人先于武安国他们来到交州,来到此地后却一刻都未曾闲下来。一入交州,他就带着侍者游走于各地,一面帮各地的百姓以及随武安国他们移居而来的汉人解救疫病,一面深入深山老林采集草药收集药种,直至今日方才第一次来到广信,和武安国他们见面。从中原移民而来的百姓之所以能这么快的适应此地的的气候,而没有爆发什么大的疫情,都赖此人和他带领的医匠之功。

    几刻钟之后,武安国就在偏房见到了这汉末两位神医之一的张仲景,只见他一袭青衫,头簪玉簪。虽然面容清瘦,双眼却是炯炯有神,很有仙风道骨之范:“···,劳烦张先生,帮我看看这幅药方,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稍微勉励对方一番,武安国就从胸口处掏出了一块布帛递给了张仲景。

    这就是他此次找张仲景来的主要目的,这块布帛就是他当日自张角尸体上得来的那块布。那日得到这块布后,他也曾私下里根据布上的内容查阅了一番书籍,结果得知上面记载的尽是一些药名,而这布帛上记载的无疑就是一副药方了。而之前他恐别人知道这幅药方是得自张角,所以就从未声张,直到到了交州,稳定下来之后,他才想要找人帮他看看这幅药方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张仲景结果布帛打开来仔细的看了看,隔了半响,方才不确定的道:“此副药方属下却是从未见过,不过看这幅方子中的用药,这似乎是一副强身健体的药,至于其有何功能,还要等下官回去慢慢查探才能得知。”

    武安国点点头:“啊,原来如此,那此副药方就先放在先生这里,等先生验知了它的作用再来告知我吧。”听张仲景说这是一副强身健体的药,武安国顿时对它失去了兴趣,这张角起家的时候靠的就是治病救人的手段。原以为能让他贴身陪葬的,定是什么能治愈绝症的良方,没想到只是一副强身健体的药方,武安国原来还一直当它宝贝呢。

    告别了张仲景,武安国就立刻赶回自己的府邸,收拾衣物赶去了广信城中的兵营。既然已经定下了计策,整个合浦、苍梧和南海三郡的战争机器就立刻运作了起来,先是之前被分散在各地的士兵们被召回了附近的县城,紧跟着他们就乘坐着,新近打造的战船,前往了各自的战场。在这期间,武安国也同他们一样,乘着战船,带着程昱,鞠义还有几千士卒,沿着郁水,向着阿林县而去。

    这期间,武安国再次体会了一番水运在这个时代所带来的便捷。从广信到阿林,足足二百多里的距离,这要是骑马的话,即使马不停蹄的狂奔,也要一日有余,而此刻乘船,还是逆流不是全速的情况下,也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功夫,真真让武安国体会了一番朝发夕至的感觉。

    在潭水和郁水的交汇处下船,再往东南方行进二十多里,就是这次大战武安国帅帐所在——阿林了。“你们是谁?竟敢无故率军进驻我县?”对于从天而降的武安国,阿林县的县令表示很吃惊。但从武安国但穿着来看,他也知道他们都是大汉的军队,而不是南越人,因此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是气势汹汹的问道。

    武安国拿出自己的官印和灵帝赐给他的符节对着这名县令晃了晃:“本将是平南将军,武安侯武安国,相信你也收到信息了,此处有大批来意不明的南越人正在集结,本将怀疑他们要聚众谋反,因此此县和县里的驻军都暂时被本将征用了。喏,这是给你们贾刺史的文牒,你带着你的人离开吧。另外帮我告诉贾刺史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着,武安国从程昱的手上接过了一份竹简,交到了那名县令的手中。

    “哎···。”那名县令还想说什么,却被武安国的亲兵强行带出了县府,紧跟着又被送出了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