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汉纪之漂泊书
字体: 16 + -

第38章 风雪长安

    我与秦铠在风雪中进入破旧的长安城。所有的工匠都聚集在宫城附近,那里是修筑长安城的核心所在。校尉王旋在还算完整的东门迎候我们,将我们送入了旧京兆府,暂时作为我的府邸。当然,按照我的官职,用京兆府这样的大宅邸显然越制,所以王旋将府邸一分为二,东院归我,西院归他,也就是他的校尉府。

    王旋将我们送入府中后就先告退了。我在东院稍作休息,看着案几、书阁一尘不染,房梁上也无余灰,便猜到这东院十有八九是王旋之前的住所。我让秦铠去西院溜达一圈,他的所见证实了我的想法。西院中有一半房屋都被烧毁了,仅存的屋子还多有破漏,实在不是这风雪天能住的。

    我问秦铠是否看到王旋,他摇头说没有。外面风雪正大,我放弃了出门找他的想法,暂时先休息一晚,其他的事明天再说吧。

    重建长安城的旨意是天授十年就已经下达的,数年过去,宫城才完成了不到一半,更不用说其他的了。而之所以进度如此之慢,一是因为近年战乱频频,钱粮多优先供给军用;二是这些年督建长安的官吏更换频繁,工程多有阻滞;三是因为征调民夫,关中农户不足,粮食欠收,饥荒多发,盗贼并起,常有乱贼骚扰。

    雪后我前往工地勘察,王旋在路上向我介绍这里的情况。我披着棉裘,在没脚的雪中沿着宫城的城墙走了一圈,又从北门沿中轴线走到正门。这么一圈下来,我已经冻得脸都要僵了。我和王旋钻进车中,跟他说这工程方案有多处疏漏,且安排极不合理。

    但凡筑城,皆因此地交通关键,或四方汇聚,或扼守咽喉,当先筑墙以备万一,且墙立而地围,即具规模,而后通路分区,定宫府,分坊市,城方立矣。

    而现在城郭不修却先修宫城,又怎么会不受盗贼侵扰呢?更何况城内道路多有不通,物资运转困难,盗贼却进出通畅,工程不进展缓慢才怪。

    我命王旋重新规划工程进度,先修路筑城,再说宫城。自入冬至次年春,城内道路已全部打通,城郭也已初具规模。在这期间,有数伙盗贼前来劫掠,虽然大多数都被打退,但还是有一两次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就是藏匿在南部秦岭中的那伙盗匪,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重创。

    “先生,药熬好了。”秦铠端着一碗药走进了屋子,屋门开合的瞬间,灌进来的冷风让我忍不住又咳嗽了几下。

    “城内怎么样了?”我问他。前几日才有一波盗贼扫荡过,都是从北边的城墙缺口进来的,原本为了防御南边的山贼,加紧完成了南边城墙的修筑,没想到他们这次专挑薄弱的宫城北边的城墙,那里因为还有宫墙的一部分,所以易进难出,只是城内守军有限,所以才让盗匪轻易控制了那里。

    “王校尉已经将城内清理完毕,现在正抓紧修补北边的缺口,只要那里修补完,我们就再也不用怕盗匪进来了。”秦铠把药放到我跟前道。

    “那就好,等到开春,我就上表,请军清剿这些盗匪。”我恨恨地说,忍不住又咳了两声。

    “先生,您真不要紧吧?”秦铠有些担心。这里不比武陵,更不比洛阳,几乎没什么商铺,药材全来自军中,多是治伤止血的药,能够治我这风寒的药几乎没有。秦铠跑了几个村落才凑足了这几味药,但是明显品质和分量都不足,所以他很担心这药到底有没有效果。

    “没事,老毛病,不吃药到了春天也会好。”我喝了口药,皱着眉头说。

    “可是之前你可是不咳嗽的。”秦铠抓住重点说。

    “这我也不太清楚,或许是长安这里太过干燥了吧。”我说。

    “要不还是再请军医看看吧?”秦铠提议。

    “不麻烦了,这天气多发冻疮,军医还忙不过来呢。”我摆摆手说。

    “那您这样老躺着也不行啊,不活动活动病怎么会好?”

    “外面……冷。”我不情愿道。

    “今天外面日头正足,您就出来晒晒太阳吧。”秦铠说着,转到我身后,把裹着棉被的我拖了起来,推着我往外走。

    “啊,不要,不要,外面太冷了。”我想挣扎,却被被子裹着动弹不得。

    秦铠把我掬到外面,让我坐在院子里,阳光正好,暖暖地照在脸上,一片和煦风光。

    我抓起脚边的一捧雪,团了团砸向背过身准备进屋的秦铠。

    秦铠听闻身后有劲风呼啸,转身手刀劈过,雪球应声而碎,散落在他身上,落进了他的脖子里,凉得他直跳脚。

    “先生,你!”

    “许久没见你练功了,试试你是否退步了。”我借口道。

    “我每天都有练习的!”秦铠不忿,取了木剑过来。

    我抓过石桌上的棋盒,举着棋子示意,希望他不要被我打中。

    我从一个棋子开始,最多一把抓了十个,他都用木剑将它们打飞了,没有一个棋子能触碰到他。

    我趁他转身的时候,抓了两把棋子抛向他,秦铠回身,避之不及,翻腕如花,舞剑连影,边退边打,也总算是过关了。最后一次,我把棋子团进了雪球里砸向他,每个雪球里有三四个棋子,一连四个雪球,左右上中,他每打碎一个,雪花飞溅,棋子炸开,在他的剑刃后再次向他袭来,这次总算让他吃到了苦头。

    “先生,你之前耍赖也就算了,怎么还越来越过分了!”秦铠拍打着身上的碎雪埋怨道。

    “嘿嘿,这也是锻炼你嘛,实战中可没有那么多规则,刀剑无眼,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就向你袭来,所以你要时刻警惕,不能放松啊!”我略做苦口婆心。

    这时,小黑在雪地里打着滚跑了过来,在我脚边围蹭。

    “你又偷跑去哪儿了?”我抱起他,捧着他的小黑脑袋摇晃着问。

    小黑呜呜叫了两声,我看他嘴边还挂着些肉渣,就捏着他的脸说:“好啊,又去偷嘴吃了!”

    “呜……汪汪!”

    “你不是狗……”我扶额。

    “先生,你看小黑身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秦铠走过来摸着小黑的毛说。

    我把他抱起来看了一圈,果然被范雨绮弄得伤都好了。

    “恢复得不错嘛。”我高兴地晃了晃他说,“被拔掉的毛都长齐了,你是偷吃什么好东西了?”

    小黑摇了摇头,又叫了两声,扭动着从我手中跳了下去,在雪地里打了个滚跑开了。

    “这,小家伙,最近挺爱撒欢的嘛!”我感叹。

    “是啊,先生,自从来了这里,小黑精神了许多,看样子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了。”秦铠说道。

    “但愿这冬天过去,一切都能好转。”我说道。

    想起在函谷关见面的那一天,李铭杭对我说起关内局势。如今趁着长安破败,守军不多,京兆四处盗贼蜂拥而至,劫掠频发。而又因为关内钱粮供应不足,守军多有懈怠,更有甚者勾结盗贼,里应外合,以为分赃。幸而长安城是朝廷重点监视之处,这样的事情几乎还没发生过,不过京兆其他地方就非常地混乱了。就像当日所在的函谷关,关内门户,守将卢深将门之后,麾下的三千弓弩手更是强于朝廷的朱雀军,但仅因为他当年阻止陛下进入长安,射杀陛下十数员爱将而至今只能苦守函谷关,其心中必有怨忿。在此之时,若他收服盗匪,据守函谷,可王关内。李铭杭对我着重提醒要提防卢深,在关内地区,卢深这一支兵马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于是第二日送走了李铭杭,虽然范雨绮十分不舍,但在李铭杭的软硬兼施下,还是与秦铠依依惜别了。之后我便亲自登门拜访了卢深。

    卢深这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面目温和,就是有点矮。谈及关内形式,亦是愤慨大于痛惜,想要平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这次突然一改昨日初见时的傲慢姿态,确实让我有些猝不及防,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还带我到兵营里去参观了他引以为傲的弓弩手的训练,的确是百发百中,一箭蕴有千钧之力。至晚又设宴相邀,诉说关内之苦,无钱无粮,战士生活艰辛,问我可有良策。

    面对他这突如其来的拷问,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有力的答案,只好敷衍他说会向朝廷请兵清剿盗匪,还关内安宁富足。此言一出,我就后悔了一半,因为卢深他居然当真了,即刻就起身要加紧练军,以备来日之战。还询问我具体出兵日期与战斗部署。我只得支支吾吾,装醉了事。

    这样一天下来,我对卢深的印象与李铭杭所说的就完全不同了,他看上去更像一个积极想要为百姓谋安宁,为朝廷解忧患却无能为力只能苦守一方的忠臣良将。我相信李铭杭不会无缘无故特意提醒我,但我也相信自己的初判,对于卢深,我秘密留下了两名随从扮作商旅留在了函谷关以监视卢深的动静,以备万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