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汉纪之漂泊书
字体: 16 + -

第36章 峰回路转(下)

    自雍门入城,城门口一人喊了我一声,我探头望去,是一名校尉。这校尉叫郭举,属司隶校尉,戍守东城,与我所属的太仓紧邻,日子一长就算认识了,偶尔还一起喝过酒。

    不过我们是从西门入城的,他在这里显然不是公务,八成是在等我?我忍不住猜测。果然,郭举趁机钻了进来,秦铠出去骑上了他的马。

    “你可算回来啦!”一进来郭举就感慨道。

    “难不成我还准备长住那里啊!”我开玩笑道。

    郭举撇了撇嘴,“你真会说!”

    他这时候来不为别的,主要是想趁机给我通通风,京城这一年多可是风雨大变,他怕我刚回来什么都不知道,一开口犯了忌讳可就不好了。

    不过他不知道赵仲早就和我说过了,甚至说得比他还详细。但我也没扫他的兴,一路上就这么淡淡听着,是不是附和两句,也算愉快。

    因为我的出使,太仓令空缺,自然就有人去补,所以我回来后,太仓处肯定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所以我这一行人就要和周琪一样先住在行馆,等候旨意。我们一行是要直接入宫觐见的,不可能带这么多人还有兵士,所以我和周琪就把他们都遣散到行馆去,赵仲也在其中,他应该可以趁机脱身。

    这边安排完,秦铠回来跟我说,赵仲让我完事后去找武库令,他那里有一个与我有牵扯的人等着。我心下疑惑,和我有牵扯的人,在武库令那里,这可八竿子打不着啊。

    入了宫,如之前所知那样,大殿上不见陛下,只有大皇子如今以太子身份监国,处理政务。我与周琪一一汇报西域之事,太子听后大加夸赞周琪功勋,对我出使之事却几无提及。我不禁想起赵仲曾对我说过太子重武轻文,好大喜功的性子,心中惟有郁结。同样在之后的封赏中,周琪迁为凉州刺史加虎威将军,而我则被暂留候旨……

    算了,歇歇也好,我这样想着。出了大殿,周琪看我神色不太好,以为是我没得到什么封赏心中不平,便拍了拍我的肩膀宽慰了两句。其实我还真没什么不平,一身轻的状态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反而心情还算不错,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为我打算去见见武库令,不知道他那里和我有牵扯的人是谁,这才有点不安。

    周琪见我不搭话,就说先回去安排一下,晚上一定要回来一起喝酒。我点了点头,他乐呵呵地离开了。

    我转身直奔城东北角的武库而去,那里紧邻太仓,我和那武库令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算是认识,只不过没什么往来。那武库令叫焦兴,尖嘴猴腮,细眉冷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惹的人,所以我见了他都是绕着走的。

    一进武库,就是一股金铁漆木的味道,和我那太仓的米香完全不同。早有小吏进去报知我的到来,一个胖乎乎圆脑袋的中年人摇晃着走了出来。

    我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觉得这人有些熟悉,可又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只好问了一句“阁下是谁?”

    那人猝不及防地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般,指着自己鼻子乐道,“我是谁?我自然是这武库令了!”

    “呃……”我茫然不知所措,印象中的武库令不长这样啊,难道换人了?

    武库令看我还是满脸困惑,只好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悻悻道:“今年突然就发福了,还真是麻烦……”

    我这才明白过来,还真的是挺麻烦……我心里偷笑了一下。

    焦兴看我缓过神来,仿佛知道我的来意,就带着我往里间走,边走边跟我说起了我要见的那个人。

    那人是赵仲托人带回来的,赵仲当时是戴罪之身,凡事不便,只托了人带那人来,说要亲自交给太仓令刘铭。赵仲对焦兴有恩,焦兴不敢马虎,可那时我已经奉旨出使,就只好先把他养在这里。说来也怪,那人被送来时浑身上下都是伤,还有被火燎过的痕迹,血脉发青,几乎是个死人。可焦兴又哪敢让他死了,但来人又让他保密,焦兴只好亲自照顾他。那人一直昏迷,吃不下喝不下,焦兴一度觉得他得被活活饿死渴死,可一个多月过去,那人还是那副样子,只不过身上的伤看着像是好了些。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他身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我被带到内院的一间偏房里,房间不大,除了必需品没有多余的物件,一个瘦骨嶙峋的人躺在一侧的床上。

    我走近看去,这个人似曾相识,青涩的脸上长出了一些胡茬,额前的长发半遮住了侧脸。我在脑海中回忆半天,好像没什么头绪,又问焦兴这青年被送来时还有什么交待吗?

    焦兴摇了摇头,说来人只说我见到此人就明白了。

    可我实在想不到这人和我有什么联系。不过他那消瘦的脸庞倒是让人有几分熟悉,但不管怎样也是经历了饥饿变了形的脸,原来怎样还不能看出来。

    由于我暂时还要住在行馆,不方便带上他,只好拜托焦兴再照顾他一段时间。焦兴没说什么,赵仲托付他的事他自是不敢怠慢。

    我出了武库,又直奔廷尉府去找杨震,他此时已是奏曹掾,在廷尉府也有一席之地。刚到府门,杨震正好出来,见到我先是一喜,转而又有些忧虑。我急着找他了解情况,也没在意,拉着他就走。

    到了杨震家,甫一进门,一团黑影就扑到了我的脚上。

    “小黑!”我抓起它,拎起来左右看看,胖了点,看来杨震给它吃的不错。小黑是我在吴会间的晦光寺外就的一条小黑狗,呃……小黑狼,因为我要出使西域,不好带着它,就交给杨震先养着,看来养的不错。

    我挑眉看看杨震,意思是:不错啊,养得挺好。谁知后者却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不是我告状,这小家伙听说你被困西域,断了消息,就不吃不喝跟我闹绝食。我没办法,生怕饿坏了它回来不好跟你交待,就想了个办法,在它面前烤了个烧鸡,自己吃,把它给馋的,流了一地口水,才忍不住扑上来抢了我的烧鸡,也多亏这个办法,这小家伙反倒吃胖了。”杨震说到后面,颇有出息小黑的意思。

    “嗯?你怎么这么让杨叔叔为难呢?”我故意愠怒道,“你这么不听话,万一杨震叔叔把你撵出去,你可就再见不到我了!”

    “呜……汪!”小黑不满地叫了两声。

    “你想说把你撵出去才好,你刚好可以去找我?”我试着猜了猜它的意思。

    “哎!你这小家伙!我反倒成恶人了是吧!”杨震一听,撸起袖子也给小黑点颜色瞧瞧。小黑也不甘示弱,朝着他大叫起来。

    我赶紧打圆场,捏住小黑的嘴,代它向杨震赔罪。

    杨震朝它摆了摆拳头,这才和我一起进到屋里。

    “说吧,找我干啥?”杨震一眼就看出我的来意。

    “我想听听这城里的变化。”

    “哦,那可真不好说,但有一点,你这次回来,倒不如不回来的好。”

    “汪汪!”小黑又要朝他叫,我赶紧捂住。

    “什么意思?”

    “朝堂风向变了,大皇子成了太子,陛下渐渐放权,依着太子殿下的性子,这朝堂要变天。”

    我侧头想了想,太子重武轻文,好用武将,这次我和周琪回来,我们两人的封赏差异就是最好的例子。

    “太子最近又抽调关中粮草,准备北击匈奴,惹得关中民吏颇有怨言。这不,前两天还借此事又做掉了两个不称心的官员。”

    “做掉?”

    杨震点头,“太子从武陵回来后,性情变得有些暴虐,大家都觉得是武陵遭遇让他受了影响,也就没多说,可这样下去不行。”

    “武陵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一直都很好奇,到底在武陵发生了什么,能让大皇子变成如今这样,能让二皇子被贬为庶人。

    杨震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也是听说的,荆州大乱后,二位皇子带兵镇压乱军,大皇子在一次巡查途中被摔下了马,摔折了腿,又被马踏了几脚,回来时满身是血,精神恍惚,一度不能认人识物。”

    “而且啊,”杨震忽然凑到我耳边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那马还把殿下下面那东西给踏碎了……”

    我闻言浑身一颤,一股嗖嗖的凉意袭遍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啧啧啧。”我说不出话来。

    “那现在殿下他重武轻文,你的处境不也很危险吗?”我转而问道。

    “哎,”杨震大手一挥,若无其事地笑道,“咱可不一样,咱是武陵府出身,杨卓提拔上来的,殿下手下本来文官就少,这方面全依着杨卓,他不想用也得用。这要是一个朝廷里都是大老粗,那不得乱了套,殿下这一点还是非常明白的。”

    “好吧……”我不是武陵府出身,看来是保不住自己了。

    杨震看我有些失落,宽慰道:“虽然二皇子的人都已经被清了出去,但你可不一样,你是刚从西域回来的特使,全国人都看着呢,殿下就算想有意打压你,也得兜着人言可畏不是,你放心吧。”

    “我可不这么觉得……”我惴惴不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