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盗王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战前准备

    “三强兄弟,你从荷兰海盗驻守的那个无名小岛,划着这条小船赶到香山澳,一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站在码头上的郑芝龙,用手指了指停泊在旁边的小船,向跟他相对而立的水手刘三强,问询道。

    累得浑身酸软无力的刘三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回郑掌柜的话,小的我顺风划着船,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从被那一群荷兰海盗盘踞的无名小岛,返回到了香山澳这里。

    “小的我刚划着小船停泊在黄老板的码头上,就赶紧叫码头上的工人,把郑掌柜的您给叫了过来,方才,把黄老板以及船上的十几名水手,还有整条船上的货物,都被占领了那个无名小岛的荷兰人海盗绑架劫持一事,向郑掌柜的您做了详细的汇报。”

    只待刘三强的话音刚一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竟然一下子就晕倒了过去,后仰着躺倒在了码头的地面上。

    见此情景,郑芝龙吓了一个大跳,他觉得人命关天,这要是刘三强刚报完信,就死在了他的面前,一旦被香山澳的官府追查起这个所谓的人命案,到时候,他恐怕都没处说理去。

    此时的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蹲下身来,先是伸出一根手指,放在了躺倒在地上的刘三强的鼻孔前,发现刘三强的鼻息还是很强的,跟一个正常人的呼吸没有太大的区别。

    长舒了一口气之后,郑芝龙在不经意间,余光瞥见了方才停泊在码头边上,刘三强划着的那一条小木船,认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发现这条小木船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于是,郑芝龙便暗自在心里头大胆地猜测,刘三强方才在他面前晕了过去,十有八九是因为他这一天一夜光顾着划船,而船上根本就没有吃得东西,也没有淡水补充,十有八九是因为又饿又渴的缘故,才导致刘三强方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晕厥过去倒地不起。

    念及至此,郑芝龙赶紧吩咐跟随他一起赶来码头的十几个家丁,把刘三强抬进豪客赌坊的后院,腾出来一间屋子让刘三强用来居住。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吩咐平时办事儿比较机灵的家丁赵阿四,让他负责刘三强的饮食起居,在刘三强醒来之前,把好吃好喝的提前准备好。

    刚安顿好了刘三强还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呢,郑芝龙就开始暗自在心里头思忖道:刘三强只身一人,划着那条小船,用了一天一夜大概十二个时辰的功夫,从距离二百里地的那个小岛返回到了香山澳。

    也就是说,从那一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盗,限定时日之内交付十万两银子交换人质和货物的钱,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只有九天了而已。

    如果去掉在赶往那个无名海盗路途当中,需要花费大概一天的时间,那么这样算下来的话,自己只有八天的时间了,在这八天的时间里面,必须要做好充分营救人质的工作才行。

    待郑芝龙转念一想,他觉得劫持了黄程和十几名水手,以及一船货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海盗,张口就索要十万两银子,这分明就是狮子大开口,他是绝对不能当这个冤大头,把十万字两银子交乖乖交到这一帮荷兰东印度公司海盗的手中。

    一旦这一次交了钱,他们放人质和货物,可是,难免不会出现下一次,这要是次次都要缴纳十万两银子的巨额保护费,那以后还了得,这海运贸易就没法继续做了,其他在东南沿海做海运贸易的明朝商人也会因此而遭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郑芝龙暗自在心里头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给这一帮盘踞在无名小岛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海盗一点儿颜色瞧瞧,狠狠地痛击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明朝海商做起海盗来,比他们要勇猛厉害的多。

    反正,郑芝龙已经拿定了主意,这一次,在不给这帮荷兰东印度公司海盗一两银子的情况之下,让他们把人质、货物和商船都要一个不少的统统放回来。

    念及至此,郑芝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扩大家丁的人数,当天就把招募五百名家丁的告知张贴了出去,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此前没有应征上家丁的那五六百个码头工人,得到了消息之后蜂拥而至。

    当天招募完五百个家丁,第二天,郑芝龙就给他们每个人发放了一支仿制汉阳造的步枪,让他们跟随此前那一百名家丁一起,在接下来的五天之内,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进行两个时辰的实弹射击训练。

    虽然,郑芝龙是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还是一个六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学生,从未应征入伍当过兵,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事爱好者,顶多平时周末或者放假,跟朋友或者同学玩一玩真人cs,或者是打一下绝地求生之类枪战电子游戏。

    但是,他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成为一个好的枪手,极少数人是天生有这个能力,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后天努力的结果。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没有充足的子弹去喂,一个人很难成为真正的枪手。

    而眼下的郑芝龙,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面,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的两个弟弟郑芝虎和郑芝豹,以及招募的共计刘百名家丁,每个人一天下来,都要在射击训练场上打完上千发的子弹。

    五天的时间过后,每个人家丁的实弹射击成绩,百米之内的中靶成功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他的两个弟弟郑芝虎和郑芝豹更胜一筹,达到了百分之一七十,而郑芝龙他自己则是高达百分之九十。

    为了继续提高命中率,郑芝龙还特意让他开办兵工厂的工匠师傅们,先把生产制造新式步枪的工作放放在一边,所有人投入到生产制造安装在枪管前头的短柄刺刀上面来,第一批五六百把刺刀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地赶制了出来。

    随后,郑芝龙又花费了一天的功夫,带领着他的两个弟弟郑芝虎和郑芝豹,以及其他六百名家丁,练习在面对面近距离白刃战中如何拼刺刀。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郑芝龙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练习拼刺刀,因为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要启程出发,乘坐黄程留在码头上的几只空空如何的商船,前往距离香山澳二百里地的那个无名小岛,痛痛快快地跟那一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盗干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