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九)

第二种情况:生产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价格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以上我们假定,900镑总资本要以4/5=720镑投在生产材料上,1/5=180镑投在工资上。

如果生产材料的价格下跌一半,六周劳动期间所需的生产材料就不是480镑,而仅仅是240镑。就追加资本ii来说,不是240镑,而仅仅是120镑。资本i就由600镑减为240+120=360镑;资本ii由300镑减为120+60=180镑。总资本由900镑减为360+180=540镑。因此,有360镑分离出来

这样分离出来而现在不用的,从而要在货币市场上寻找投资场所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无非是原来要作为货币资本预付的900镑资本的一部分。如果生产不扩大,而是按照原有规模继续进行,这一部分就会由于它要周期地再转化成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而324变成多余的。如果这种价格下跌不是由于偶然的情况(特大丰收或供给过剩等等)造成,而是由于提供原料的部门的生产力的提高造成的,那末,这个货币资本就会成为货币市场的一个绝对的追加,成为在货币资本形式上可供支配的资本的一个绝对的追加,因为它不再是已经使用的资本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由生产力提高导致的通货紧缩会导致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相应地可能会有利率下降。现代庸俗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是连续的,从来这样分离出来的每一个便士都可以立即用来使生产有些微的扩大。

第三种情况:产品本身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

在这种场合,如果产品价格下跌,资本会丧失一部分,从而必须由货币资本的新的预付来补偿。卖者的这种损失可以使买者得利。如果产品的市场价格只是由于偶然的行情变化而下跌,以后又提高到它的正常的水平,那买者就会直接得利。如果价格变动是由反应到旧的产品上的价值变动引起的,而且这个产品又作为生产要素再进入另一个生产领域,并在那里相应地把资本游离出来,那买者就会间接得利。在这两种场合,x损失的资本,——为了补偿这笔资本,x对货币市场施加压力,——可以由他的营业伙伴作为新的追加资本提供出来。这样一来,发生的只是资本转移。

反过来,如果产品价格上涨,x就能从流通中占有一个不是他所预付的资本部分。这部分资本不是生产过程中预付的资本的有机部分,因此,如果生产不扩大,它就会成为可分离的货币资本。因为这里假定,产品要素的价格在产品作为商品资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确定,所以,在这里,一个现实的价值变动只要发生反作用,比如说,使原料的价格随后上涨,它就会引起产品价格的上涨。在这种场合,资本家x就会由于他的作为商品资本正在流通的产品和他现有的生产储备而得到利益。这种利益会向他提供一个追加资本。要按照生产要素的新的已经提高的价格继续经营他的企325业,他现在就必须有这种追加资本。

或者,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资本家x的产品是另一些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他这一方所需要的作为追加资本的东西,就会在另一方作为游离资本分离出来。一方之所失,就是另一方之所得。从而货币市场不受影响。如果第二、三两种情况同时发生,问题就变得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