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日不落
字体: 16 + -

第13章 相邀

    第十三章相邀

    本来举棋不定的张角,经过李赫那么一说,心中已然确认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心中原本就有这番设想,但无奈大汉四百年积威太深!以至于这个一想到那两个字,他心中便胆寒不已……

    他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宗师,不管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但今日却独独与女儿出现在此处,便是为此事发愁。

    三弟张梁前些日子与他交谈了一天一夜,便是为了日后太平教的未来,他主张开宗立派,凭借着厚重的群众基础,打造出如同天竺佛教那般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存在。

    然而张梁的想法却与他完全背道而驰,三弟居然想着起义!

    说白了,就是造反。

    并且他还给张角详细的分析各方面的条件,在张梁的宏图之下,配合着太平教庞大的人数,只要经过四年的准备,必然能够将天下收入囊中!

    造反啊!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张角不由得陷入了犹豫。

    然而,在张梁孜孜不倦的诱惑下,张角动心了……

    但他又怕一旦失败了,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屠戮,天下,必将元气大伤!

    不是他自负,而是他确实有这个自信,强大的群众基础,哪怕是失败了,也足以让他动摇大汉的根基了。

    于是,找了个借口出来散散心,想再看看城里繁华的景象,让自己沉浸在虚幻的盛世之中,以求打消造反的念头。

    但很不巧的是,他遇到了李赫……

    最近一直苦恼的事情得到解脱,张角一时间神清气爽,连带着看李赫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先生可曾听过太平道?”张角眉头微微皱起,有些紧张的问道.

    “自然是听过的,太平道大良贤师嘛,突然提起他们干嘛?”李赫故作疑惑的问道。

    张角心中有些奇怪,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李赫说到大良贤师时那一种复杂的感觉,但他又不好直接明言。

    “先生能否说说看对太平道的看法?”

    李赫斟酌了一番,他对于张角这个人李赫心里其实是抱着敬佩之心对待的,若非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三国什么事了……

    黄巾gh国?

    想想就蛮有趣的。

    然而,这也仅仅只是想想罢了。

    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然而成功的却仅仅只有三四次罢了。

    这个时代民智未开,即便是靠着一腔热血与信仰能够短暂的与汉朝相抗衡,但时间久了,没文化的弊端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说白了,想要农民起义成功,一个必然的条件。

    开启民智!

    否则即便是拿着锄头扁担打败了汉军,那群翻身作主的农民,必然会以跟为苛刻的手段对付农民!

    翻了身的农民比地主还狠;从良后的婊子比老鸨还毒。

    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纵观历代失败的农民起义,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无一不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在民智尚未开启的时代,农民起义的失败是必然的,无论是换做谁来领导都是一个结局,民智才是农民起义的根本。

    民心所向,天下无敌,这句话本是没错的,然而一般到了起义中后期,往往起义军就不占有“民心”了,因为他们的做法反而比朝廷更为残暴!

    李赫深知这些道理,这便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见识!这同时也是人类两千年以来的智慧。

    你要说张角傻吗?若他傻的话,又如何能够领导百万人的起义?

    然而这种后世都知道的道理,张角却对此一无所知。

    “太平道所做之事固然是利国利民的。”李赫细细斟酌,小心用词,先把太平道教夸一夸。

    “然而,能否坚守本心才是重中之重。”李赫一语点出关键所在。

    张角眉头微皱,他不太清楚李赫话中的意思。

    坚守本心?他们现在所作所为,都和一开始的理念一致啊!何来坚守本心之说?

    张角早早的便注意到李赫这个人了,行走于人海之中,却能游刃有余的捕捉到一些空隙处,这等身手即便是放眼整个太平道教,也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做到。

    由此,他生出了一股招揽此人的心念头,后来,又在不远处听到李赫对平头百姓的怜悯。这时张角已经断定,此人必然是心怀天下的良善之辈。

    这样一来,张角招揽的心思又重了几分!

    直到张角坐到位置上与其相谈许久,李赫一句“民心论”令他如雷灌耳!心中的纠结仿佛乌云被阳光冲散一般,再次重见天日!

    张角这才意识到,此人不但武功高强,才学更是过人,实在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儒将!若能将他招揽,必然能够壮大太平教的实力!

    一人,胜千军。

    继而张角对李赫的称呼也改口了,从兄台变成了先生。

    “先生,在下有一事相求!”张角话风突变,忽然诚恳的说道。

    李赫已经猜到他接下去要说什么了,二话不说,立马摇摇头。

    “张兄的身份以及目的在下心中有数,不必多言。”

    “那先生?”张角追问。

    李赫漠然的摇了摇头,这种明知必然会失败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做,他也没有狂妄到能逆天改命。

    若是整个黄巾的人都如同机器人一般听他指挥,或许还有机会,但这可能吗?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来自内部的冲突。

    只有傻瓜才会嚷嚷着我要逆天改命,我要打破规则,聪明人的做法,是先去了解这个时代,再去适应,然后顺势而为。

    “这人不知好歹,你可知我阿爹是何人?”李赫的拒绝,引起了一旁少女的怒火,双眼一瞪,大声的叱喝道。

    然而少女的做法不但没有让李赫不爽,反意味深长的看着张角,指着那个少女说道:“你看看,你女儿还和以前一样吗?”

    张角的眼神微微一凛,沉声说道:“先生何意?”

    “就像我刚才说的,每个人都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李赫一边说,一边吃:“若是以前你女儿这般不讲理,你会听而任之吗?”

    “再者,若是以前你还在山中砍柴之时,你邀请一人到你家做客,那人拒绝了,你女儿如此刁蛮的恶语相加吗?”

    “你说我刁蛮!”少女柳眉一竖,怒火中烧,站起来大声叱喝“你可知我是何人?”

    “放肆!”张角嗓门更大:“坐下!给先生道歉。”

    “我不!”一咬牙,娇蛮的说道。

    “道歉!”张角怒气也逐渐被少女勾上来了,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阿爹你凶我?”少女不可置信的说道,阿爹已经好年没有用这种语气和自己说话了,这次居然为了一个外人凶自己?

    心中委屈至极,少女脑袋一转,揉着眼睛便往客栈外小跑出去。

    张角伸手想要拉住,却被少女一个闪身躲开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

    “唉,先生之言,直击人心!如今醒悟,如雷灌耳啊。”张角操心的揉了揉额头,也不去追,他清楚女儿的身手,而且城里也有非常多的太平教众,倒不至于担心她出事。

    张角以前没什么本事,只能靠着在山中砍柴为生,确实是苦了女儿,长大后自己心中愧疚,想要加倍的补偿给她,几乎是她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渐渐的就养成了如此刁蛮的习惯。

    这仅仅只是自己的女儿倒还好,若是放大来看,正如李赫所言,太平道教中的许多门人,已经开始渐渐膨胀起来了!

    以前刚开始发展的太平教众,都是以救助百姓为初衷,然而现在越做越大之后,手下门人反而开始瞧不起原来的乡亲了。

    他不瞎,这些他都看在眼里,只是选择性的去忽视罢了。

    毕竟那些门人都是自己人啊,一开始跟着自己吃苦,现在稍微享受一下也没啥事吧?

    张角心中这样想着,但他却不知道,农民起义,真正的自己人是天下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头百姓!

    细思极恐,把这一切清晰的指出来的,却是一个局外人!

    李赫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太平教的两个最为致命的问题,实在是令他钦佩不已。

    想到此处,张角起身,抱拳,深深的对着李赫鞠了个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