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清影
字体: 16 + -

第34章 公主消息

    (昨天被肖秋平这二货在耳边叫了半天,弄得被洗脑了,现在前面改成了大汉将军,望体谅。)

    肖秋平说去马头村接人,梁马脸得知后也决定回去看看,虽无亲故,但离乡半年,多少有些思念。

    “马脸,你身为平哥的堂兄……。”

    “别叫我马脸,大将军已经给我赐名阳景,所以从现在起,我叫梁阳景。”

    肖秋平不屑的撇过头,心想着管你叫什么,反正就长了一张大马脸。

    心想之话自然是不会莽撞说出,所以他也顺水推船的改了称呼:“阳景,平哥说了,我们如今是一伙人,需要抱团共同进退。”

    一伙人?

    共同进退?

    “你这是什么话,难道有什么不见得人的想法?”梁马脸拉着脸,望向肖秋平时带了煞气:“你是不是想当叛徒?”

    听得对方的语气不善,肖秋平心知被误会,慌忙解释道:“阳景哥,我肖秋平是做叛徒的人吗,我是说,我们算一系人。”

    “以后我们要互相扶助,一起为大将军效力。”

    梁马脸渐渐听出了一些味道:“你是说,我们要拉帮结派?”

    拉帮结派是个贬义词,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不过肖秋平只是稍一沉吟后,就点头承认了。

    “不行,这样会犯了大将军的忌讳。”梁马脸不想入伙,所以加快了脚步欲摆脱掉对方。

    肖秋平又走快两步跟上,继续劝道:“我们平时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但难免会有做错犯事的,难道你不希望到时候有人为你求情?”

    “这……。”

    “其实也就是找个盟友而已。”

    盟友,就是要互相照应,有难时拉一把。

    梁马脸以往常常被人嘲讽,所以有些害怕孤单,最终没能抗住肖秋平的劝说,被拉入了伙。

    有人功成,有人失落。

    黄铁带着五十个手下到一些零散的村子小集镇中神出鬼没,每到一处都会让得村民以为是土匪进村,闹得鸡飞狗跳。

    最近征兵队进展不佳,已经过去五天,却只招了不到一百人,开始时黄铁还会带着新人来征兵,但新人常常会在一两天后就逃跑。

    所以,最后黄铁只得每天都带着四十名老兵,胁迫十名新兵,一起去招人。

    余下的就丢到山中让其余十名老兵训练,还请了肖秋平的人过去镇场,防止新兵逃跑。

    “现得大汉将军既大明驸马令,号召天下热血之人共御外敌,恢复我华夏衣冠,正天下之本。”

    “若有志要当将军贤臣之人,可来报名,成为大汉将军之臂助。”

    黄铁的声音在各个地方来回响起,很有蛊惑力,这是他最近得出的总结,招人要靠骗。

    慢慢的有些胆大之人给出了回应,上前询问是不是一进去就可以当将军。

    “这是要靠战功的,有了战功才能表现出你的才能,升为将军就会指日可待。”

    “你看他,两个月前还只是个小兵,如今已经是一个伍长,过些日子,他就会变成总旗了。”

    黄铁指着身边一个缺了半边耳朵的短腿汉子做着宣传,那汉子也站出来向村民们拱手见礼。

    “我叫罗保,八个月前还是个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因为跟了大汉将军,杀了五个清兵,大汉将军论功行赏,许了我一个总旗。”

    罗保就是开始时跟在陈侯身边当土匪的农民,当时炮弹炸开时切掉了他半只耳朵,但他依然没跟着何礼保逃跑,到了如今也早已适应了战场。

    有现成例子在以身说法,一些庄稼汉受了鼓舞,终于上前报名。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清强势,但也有些人因为仇恨、因为不愤而选择了加入大汉将军旗下,报仇血恨。

    “有没有人是铁匠,技艺好的,我们那里的匠人都能吃饱,技艺好的会成为匠头,大汉将军还许诺,如果将来造出了好物事,可封官,可与治民官同台叫骂。”

    匠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比农民还低,如今听说匠人以后能与治民官同台叫骂,不少有些手艺的都心动了起来。

    心动的是有,但报名的几乎没有,即便有,也不合格。

    …………

    此时,新会北部龙潭山中,陈侯正在接待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

    来人连城璧,明廷两广总督。

    陈侯有些惊讶于对方的沧桑,那半白的头发与粗糙的皮肤看着就像个六十岁的人,可想而知这是为大明操碎了多少心。

    “大将军在这一带截击鞑子,为我们光复恩平新宁等地创造了很大的便利,功高卓著。”连城璧对陈侯很好奇,开场就是连声赞扬。

    刚见面之时他还不敢相信,搅扰得清兵后路不宁的大汉将军居然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

    这两个月来,清兵因为物资受阻,想要撤退却又被明军钳制,连战连败,伤亡惨重,三万大军如今只剩万余残兵。

    不得不说,陈侯的功劳很大。

    连城璧因为身在前线,知道自己受到了多大的便利,但陈侯却不清楚,所以表现得很客气。

    “总督过誉了,若没总督与虎贲将军等在台山牵制住清兵,恐怕他们立马就会反过身来将我碾成灰了。”

    陈侯的谦逊令得连城璧颌首连连,他觉得,对方是个知大体懂分寸的少年。

    两人又是一番吹捧谦让,共叙长话。

    良久过后,陈侯终于忍不住心中之想,出口询问:“请问总督大人,可知道绍武公主的下落?”

    “绍武公主?”

    “对,绍武帝之女。”

    连城璧沉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婉晴公主如今就在文安城,归王将军护卫。”

    “婉晴?可是叫做叶青鸾?”陈侯追问。

    见对方急切之样,连城璧已经知道了些大概,心下大定。

    他这个两广总督如今有名无实,所做之事多半是领兵上战阵,还有连络各处义军土匪共同抗清。

    在连城璧打听到陈侯的战绩时,他深怕这个大汉将军会被清廷招降,所以才会急急前来。

    但若对方是公主旧识,那么招安自然是无忧矣。

    “大将军可是认得婉睛公主,呃,婉晴是最近才改的名号,以往确实是叫做青鸾。”

    “认得,认得,她最近可安好?”

    陈侯长出一口气,却又被连城璧接下来的话给提了上来。

    “安好,不过婉晴公主过段时间将要被送至陛下处抚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