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清影
字体: 16 + -

第28章 再踏征程

    也许,大明不只是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夺回天下的志向;就连永历皇帝在这亡国关头也是不思进取,搞起了制衡与内斗。

    其实永历初始登基时也想要整顿国事,但在发现命令不出宫门后,便放任奸臣胡为,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所有的消息来源尽听自阁部。

    而决策,也多数来自阁部。

    这等恶果,似乎只能怪崇祯的自断手足,砍了东厂这个耳目。

    一个听不见看不到的人,如同废人;腐朽的大明在他的整治下,离灭亡不再远。

    大明,早已腐朽,扶不起了。

    所以,李乐山也就对它彻底的失望了。

    寒冬腊月,冷风呼啸,南岭大地依旧绿油油。

    陈侯又穿起了战甲,拿起了大刀,准备投入新一轮征战。

    他已经得到消息,大清平南王尚可喜领兵三万进攻大明虎贲将军王兴;那是小鸾的栖身之处,他不得不去看看。

    “大帮主,我们就十几个人,帮不上什么忙啊。”莫正丑委婉的相劝,又舔着嘴回头看了看远处送别的庄主夫人。

    庄主夫人很热情,送了一车粮食,外加一些避寒的衣物,这确实能得到众人的感激,但莫正丑如今所表现的却不只是感激之情。

    陈侯眯眼盯着这个最近下床就软趴趴的家伙,神情微愠道:“收起你的欲念,或者,你留下来。”

    “老丑,你留下来吧。”梁马脸乐呵呵的笑着,一脸得色。

    他最近很爽,却没有迷失,在功名与肉欲间,自是功名更有吸引力。

    在梁马脸的耻笑下,莫正丑最终抛下了对肉体的迷恋,跟上了陈侯的队形。

    “恩公,这次我们应该怎么帮王将军。”李乐山显得最为积极,他本是大西军出身,又对明廷失望,现在就想挂在陈侯这棵树上。

    “乐山,我打算骚扰落单的清兵,通俗来说就是游而击之。”陈侯想起了游击战,要效仿这一著名战法。

    游击,出击要迅疾,而且还要跑得快。

    李乐山摇头,出言打击道:“这需要战马。”

    “所以我打算先袭击驿站。”

    驿站为传信兵换马之地,陈侯认为那里马匹不会少。

    “成!”

    “这方法可以。”

    有几人出声赞同。

    “但我不会骑马。”梁马脸失声叫道,惶然中目光一闪,望向了陈侯:“猴子,你会骑马吗?”

    陈侯懊丧的垂头,摊手。

    “我也不会。”肖秋平表示自己从来没上过马背。

    一圈问下来,竟是有一半人不会骑马,显然游击战这方法暂时不适合他们。

    李乐山也看出了陈侯的为难之处,遂建议道:“西宁王败退广西,沿途有不少走失的兵将,我们沿路西行,将他们集中起来……。”

    “我怕虎贲将军抵挡不了多久啊。”陈侯忧心不已,王兴若败小鸾就会出事,而且这时间太急。

    可自己没兵没将,确实帮不上忙,上次的战败也让他知道了实力的重要性。

    如今,唯有寄希望于王兴能暂时挡住清兵的炮火了。

    一行十六人奔走回圭峰一带。

    这里,是明清两军打得最为激烈的战场,坑坑洼洼的地面饱受炮弹摧残,植被枯黄、绿叶凋零。

    地上尸骸残肢遍野,这几万条生命腐化后,发出了漫天恶臭。

    悲壮的情怀,在腐烂的气味下变得悲凉。

    陈侯不想在此久驻,带着众人向西前行,却在一处荒野地看到了忙碌的农民。

    “这里还有明军,快来人!”

    “快通知城守……。”

    “害了我们一城人,这天杀的明军。”

    掩埋亲属尸骨的民众在看到陈侯等人时,竟是恨声一片,仿若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杀人者吃人者是清兵,他们不敢去恨,却恨起了攻打清兵的明军。

    有个百姓拿着锄头,高高举起,向陈侯等人哇哇大叫着冲了过来。

    陈侯面无表情的抽刀,劈下,一颗大好头颅落地,鲜血喷涌着淋了梁马脸一身。

    “啊,明匪杀人了。”

    “哇,真残忍啊,明匪太残忍了。”

    “呜,爹!”

    那些百姓惊恐大叫,慌不择路的奔逃;有些忘了跑的,就望着陈侯等人瑟瑟发抖。

    “猴子,他……他是农民!”梁马脸抹掉脸上的血迹,张口结舌间只记得那人是个无辜的百姓。

    陈侯点头,抬起脚步继续走,刚才他杀了个百姓,而且还是下意识间的挥刀,并没留手。

    在落刀后,他生出了一丝悔意,却又瞬间平静下来,仿佛他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动物。

    “呜,你是禽兽。”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指着陈侯,脸上愤恨之情显露无遗。

    陈侯望了一眼,对方应该是个读书的童子,手上还拿着一本《百家姓》。

    “走吧。”陈侯没再多做理会,向手下招了招手。

    在踏出了几步后,听闻有大刀出鞘的声音,陈侯停下了脚步,等了片刻后,小男孩哭骂的声音止住了。

    “啊,这一家死完了,母女被清兵吃了,父子被明军杀了。”有个农民发疯似的大叫大嚷。

    “肖秋平,你……。”梁马脸的声音,恼怒与不解。

    “你什么你,我这是让这些人长长记性,让他们知道,不单单是清兵才会杀人。”

    这是肖秋平的回答,很残酷,却足以让人深思。

    清兵就是以残暴的杀戮来震慑人民,他们动不动屠城,将不听话的杀死,将胆小的杀怕。所以,现在敢于反抗的人越来越少。

    就如这次新会之战,李定国心怀黎民,不做无辜杀戮之事,结果整座城的人都在反抗他。

    为什么?

    因为清兵警告过城中居民,若新会城失,待清兵回来之时必将屠城;居民畏惧之下,只得尽心尽力帮清兵防御城池。

    这样的朝廷,比匪寇更残暴,却也震住了蠢蠢欲动的人心。

    陈侯有些不适应残杀小孩的行为,却也没去责怪肖秋平。

    如今是在敌境之下,敌人的人民心怀恶意,杀便杀了。

    杀了人后就走。

    他们小心翼翼的隐匿踪影,避过清兵的人马,甚至还要躲开百姓的目视,行进得殊为不易。

    在离开新会地界后,陈侯终于找到了近百个残兵,这些人躲在山林中,有的饿得半死,有的伤势沉重。

    “来,兄弟坏饿了吧,吃点粥。”

    “你饿得太久了,不可以吃太多”

    “我们还要留下些米给伤员。”

    十六人救下了这近百条汉子,粮食却少了一半。

    伤员带不走,陈侯只好留下了几个救过来的饿兵照顾伤员:“你们先在这躲着,我们过些天会回来的。”

    这群残兵担心陈侯敷衍他们,急哄哄的挽留。

    “恩人要去哪里?”

    “我们很快就能好的。”

    “恩人多待两天。”

    陈侯想留下来等,但时间紧迫,他又想找到更多的兵力。

    “我要去找你们这样的战友,救活他们。”

    “我知道哪有,在崖山,那有近千人。”

    近千人,真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