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57章 海试

    “那感情好,杨大人我们也是熟人了。再说都督您那么忙,以后肯定不能直接管我们,与其派来个不认识的,还不如杨大人来呢?”孙老头说道,听了他的话,刘老头也点了点头。

    两人经过这段时间和希孟的相处,也知道了希孟的性格,因此说话也就比较直接了。否则的话,不说在大明,他们这些人那几乎就不能称为人,如果敢这样和文官说话的话,不但他自己的命保不住,就连他们全家人的性命就保不住。甚至即使在后世,如果你一个下级在上级领导面前这样说话,有些领导也会给你小鞋穿的。

    “好了,你们以后打交道的时间还长着呢,咱们现在先说正事。”希孟听了孙老头的话后,摆了摆手说道,“都准备好了吗?”

    “一切都准备好了,都督。请我们来。”老孙头说完,拱手让希孟走在前面,而他和老刘头两个人则在旁边陪着,一行人走进了造船厂,直奔造船厂的码头。

    码头边上,一个真实的飞剪船停靠在那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希孟虽然有了后世的记忆,但这个飞剪船他也没有真正见过,他见过的只是一个模型以及图纸。

    显然这是个可以说是微型的飞剪船,只有这时的渔船大小。但船虽小,却是真正的飞剪船,飞剪船所有的特征它都拥有,而且由于这是大明造的飞剪船,因此它也有了大明的特色,那就是它拥有大明船只特有的水密舱,这就使得它比一般的飞剪船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几个人飞快的走到了这个新型的飞剪船旁边,马庆龙从他们水师家眷里挑出来的六个水手也都站在船帝,另外还有四个船厂的工匠,毕竟试航的时候工匠也要上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船只是不是有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只有了解到了这些,他们工匠们才好进行改造。

    “见过都督。”几个人看见孙、刘两位陪着希孟来到,马上施礼道。

    “不必多礼,准备好了吗?”希孟问道。

    “报告都督,都准备好了。”几个人回答道。

    “这是个新型的船只,速度可能你们应该也有所了解,那是比咱们平常的船要快得多。同时由于船比较窄,使得它会比咱们驾驶过船只更容易侧翻。因此,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一旦出现什么不测的问题,即使船不要了,人也一定要回来,听见了没有?”希孟在他们开始出海海试前先讲了几句话,然后问道。

    “听到了。”这些人激动的回答道。

    毕竟他们也活了这么多年了,在大明没有人把他们当成人来看,但现在都督竟然对他们说,船可以不要,人一定要回来。可以说这句话在后世也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话,但听到他们耳中,是那么的令人激动。他们第一次有了被人重视的感觉,也第一次有了做人真好的感觉。

    正在希孟要下令出发时,他旁边站着的老孙头突然对希孟说道:”都督,要不还是让我也下船参加海试吧?这样我就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船的情况。实在不行,让老刘参加也行。”

    “是呀,都督,要不让我去吧?”老刘头也自告奋勇道。

    “你们俩多大年纪了?这不是开玩笑吗?都好好的陪着我在岸上呆着。”希孟猛的绷起脸对两人训斥道。训斥完后,他又补了一句,“你们要对我设计这个船有信心!”

    然后,他扭头对着参加海试的十个人命令道:“出发。”

    “是。”这些人齐声答应了一声,然后跳上崭新的飞剪船,开始操控船只驶离码头。

    希孟则带着孙、刘两位造船厂的厂长以及杨寰等人一起来到了造船厂外的小山丘上,然后他、杨寰以及孙刘两位厂长一个拿着一个西洋传过来的望远镜远远的看着海试的飞剪船。

    看得出,尽管马庆龙派过来的人都是操船的好手,但飞剪船毕竟与他们之前所驾驶过的所有船都不一样,因此操控起来也就不一样。因此,从望远镜里看,几个人看起来都有点笨手笨脚,而船只也被操控得左右直晃。

    不过,这其实也和飞剪船的特性有关,毕竟如果是宽大的福船的话,即使没有人操控,它本身的特性就能保证船只的稳定。但飞剪船不一样,它的船身窄得多,这就使得它左右晃动得很厉害,尽管几个人已经在努力的控制它了。

    好在这些人操船的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升船上的大帆,而是先升起了一个小帆。这就使得船速非常慢,便于他们慢慢的熟悉这个船。

    这就如我们新买了一个电车一样,开始开着时感觉非常别扭,是怎么操作都不顺,这时的我们往往会开得很慢。一是为安全,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适应这个新车,这一点他们操作这个船也是一样。

    对于这一点,希孟也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并不着急。他相信如果这是个大明的文官站到这里的话,这几个海试的人员那是一个也落不了好。人家并不会考虑海试的规律,人家只是认为这些下贱的水手们耽搁了他们这些老爷宝贵的时间了。

    渐渐地,这些水手们逐渐适应了这个船的特性,船只的左右晃动的幅度是明显减小,过了一会儿,几个水手开始升起了另一个小帆。又适应了一会儿后,他们把几个小帆都降了下来,然后开始升大帆,但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升了半帆。

    但就是这个半帆就已经使船的速度比其他的船要明显快一些,这时船只又一次开始剧烈的左右晃动起来,几个水手又一下子手慌脚乱起来。

    好在几个人经过刚才对这个船的熟悉,很快就稳住了局面,这样又过了一会儿,几个人又开始升大帆,当然他们也没有敢直接把帆给升满,而是再升了一点。

    就这样,几个人是适应一会儿,就升一点帆,最终他们把大帆全部给升了起来,这时的船速已经是相当的快了。希孟还没有多快的概念,但有经验的孙、刘两位正副厂长已经叫了起来。

    “都督,船现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您说的十六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