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32章 政府的称谓

    “好在神仙不忍看到大家就这样被这个阴狠的昏君杀死,这才脱梦给我的孙儿希孟,大家这才如梦方醒,并最终来到了台湾这个地方。但既然来到了这个生地方,我们从前的官位就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了,大家再也不是大明的官员,而是台湾的一个普通的百姓。”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我们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头领来带领大家是不行的,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开这个会,首先就要选出我们新的头领,并组成我们自己的政府。至于说选谁做头领以及我们这个政府叫什么名字,下面请各位发表自己的意见。”魏忠贤说完,坐了下来。

    “我看这个头领不用选了,就由魏公子担任就行了,魏公子可是神仙都看中的人。至于说我们这个政府叫什么名字,我文化不高,这方面我就不表态了。”魏忠贤刚说完,孙云鹏就首先表态了。

    “对,孙大人说得对,魏公子可是神仙都看中的人,这方面我们谁能比得过,再说了,如果不是魏公子,我们现在可能已经被崇祯这个昏君给诛了九族了,哪能安安全全的坐在这里讨论事情呢?做人得有良心,因此我也支持魏公子做我们的头领。”杨寰紧接着表态道。

    “我也支持魏公子做我们的头领。”原南直隶东厂指挥吕先紧接着表态道。

    “我也支持魏公子做我们的头领。”

    “我也支持魏公子做我们的头领。”

    。。。。。。。

    紧接着许显纯,崔应元,李成龙,马庆龙等一众武官是纷纷表态支持希孟做大家的头领。

    看到武官们都表态支持魏公公的孙子魏希孟,文官们也都开始表态支持希孟做大家的头领,毕竟仅仅神仙能脱梦给魏希孟使得大家能安全的逃到台湾这一条就没有人能争得过他了,阉党的这些文官都非常的精明,再说了大家也都没有做头领的意愿。毕竟在那个年代想做一个势力的头领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文官们一般都没有这样的魄力。

    再说了大家在大明就是做臣子的,已经习惯了辅佐人的工作。到了这里,再辅佐魏公子也是一样。因此,对于希孟做这个头领的事,所有的人都表态赞成。

    到了说这个新成立的政府叫什么时,所有的武官都不说话了,毕竟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

    “我看不如这样,魏公子的父亲在大明是宁国公,不如把宁国公的这个称号现在就传给魏公子,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政府就叫宁国公府。”原来的兵部尚书田吉说道。

    “田大人的这个提议,我认为有些不妥,宁国公毕竟是从前大明的封号,我们现在已经与大明没有关系了,怎么还能用大明的封号呢?再说了,如果崇祯这个昏君知道了我们来了台湾,他会不会派人来攻打我们?到时他下个给宁国公的圣旨让我们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大伙是接不接这个圣旨呢?”

    “因此我认为我们现在既然已经逃离了大明,就不要在这方面与大明有任何的联系,省得到时崇祯这个昏君用大义来压我们。”原太常卿倪文焕说道。

    “那倪大人认为叫什么名字好呢?”田吉反问道。

    “这方面我也没有好的名字,要不这样,魏公子姓魏,那魏公子干脆就称魏王算了,我们这个政府就称魏王府好了。”他建议道。

    “魏王。”一听这个名字,几乎所有的文官都笑了,毕竟魏王是曹操的封号,而曹操在宋明两代名声可不好。

    一看大家都笑了,倪文焕这才反应过来,他赶忙向希孟道歉:“魏公子,对不起我不是有意冒犯您。实在是。。。”

    看着倪文焕诚惶诚恐的样子,希孟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倪大人,你不用向我道歉,再说了,我不认为曹操有什么不好,他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是做的是为百姓好的事,只不过由于前宋理学家不容他而已。我们其实也曹操很象,都是名气不太好,但做的却是对朝廷和百姓有益的事。”

    “不过,对于魏王这个称呼,我也不太赞成,毕竟它不利于我们和其实势力的交流。”

    “魏公子,那要不我们借鉴东吴孙权的做法,孙权在称帝前称吴侯,我们也这样称呼,就叫您魏侯?”崔呈秀建议道。

    “崔大人,各位大人,无论是魏王或者是魏候,我都认为它不太合适,毕竟王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都太高了,不利于我们与百姓以及其他势力的接触。”

    “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并最终成为一个大势力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就不能仅仅靠我们现在的这些人。因此,我们以后会大力引进人口。但由于我们现在与大明是敌对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不能直接去大明移民,必须要依靠其实的势力。”

    “而这个势力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海盗。海盗其实也是由活不下去的农民所组成的,对于这些人来说,王候之事离他们太远,因此我们必须取一个接地气的名字,使得他们听到后不至于反感或者是感到离他们很遥远,我也想了想,只不过也没有什么好了名字。”

    “现在大家既然扯到了三国身上,那我们干脆取三国中周瑜的官名为我们台湾政府的名字好了,就叫台湾都督府。”魏希孟说道。

    “魏公子,都督是个武将的官位,而我们台湾政府不仅有武的方面,也有文的方面,取一个武将的官名是不是有点偏面呢?”黄立极问道,而其他的文官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希孟。

    毕竟大明朝以文御武已经深入了文官的骨子里了,在这方面阉党虽然比东林党人要开明一些,但开明的也有限。现在一听希孟取了一个武将的官位来做为以后台湾政府的称谓,这些人敏感的神经一下子就被挑了起来。

    “是,都督从前是武将的官位,但这仅仅是个官位的称呼而已,我想当时有人第一次取这个名字做为武官的官名时,也等于创造了一个职位。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再定义这个职位呢?”

    “我们现在把它定为综合的官位,都督府下面既有文官也有武官,大家各司其职,共同为这个政府也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来奋斗。”希孟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