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28章 明蒙协议的废除和李国普的辞职

    当然,文震孟之所以对于蒙古有如此大的仇恨,也是因为他是文天祥的后代,而文天祥就是死在蒙古人手中的,他们文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士林中有很大的名声。

    其实作者对古代的这一点是特别的不赞同,毕竟一个人老子好了,他的儿子就一定好吗?况且就文天祥和文震孟他们中间已经隔了多少代了。而且他们家还不是最夸张的,孔家才是就夸张的,孔家就因为几千年前出了个孔子,于是在大家的眼中,他们孔家的后人就都是好人了。

    结果就使得孔家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胡作非为,但因为他们是孔子的后代,于是文人都装作看不见。

    就连崇祯皇帝在对文官感到特别失望时,竟然选了一个孔家的人做他的首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是多么的不会选才。

    “臣附议。”

    “臣附议。”

    。。。。。。。

    文震孟说完后,就有很多的大臣们一起跪下来支持,就连几个大学士韩爌、钱龙锡、成基命,都一起跪下来支持文震孟,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群臣几乎又取得了一致,群臣中只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来宗道,邢部尚书汪乔年和内阁首辅李国普等少数大臣没有支持。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倒没有和从前一样看到群臣都支持,他就马上批准了。而是看了一眼李国普,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李大人是如何看的呢?”

    “皇上,臣认为先帝的这个决策很英明,在当时辽东溃败的情况下,起到了稳定辽东的作用。就是现在这个协议对我们大明仍然是个好协议。我们只出一些粮草就能让蒙古人和我们一起进攻建奴,这个买卖对我们是十分有利的。”

    “至于各们大人所担心的蒙古人会不会因此坐大,造成前宋那样的结果,臣认为不会。毕竟这时的蒙古早已没有了他们祖辈时的威风,如果没有我们大明的支持,他们根本打不过建奴。甚至据老臣了解,就是在我们大明的支持下,他们仍然打不过建奴,只不过有了一些还手之力吧了。”

    “因此,他们必须在我们大明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保住他们自己的地盘,如果没有我们大明的支持,蒙古的林丹汉很可能会很快的崩溃,到时一旦建奴整合了蒙古的力量,那我们大明整个北方将再无安宁之日。”

    “基于此,臣请皇上继续这个协议。”李国普说完,跪下来请崇祯皇帝决断。

    “臣附议,”来宗道跪下支持李国普道,

    “臣附议。”

    “臣附议,”

    紧接着汪乔年和毕自严也跪下支持李国普道。

    看到李国普等人竟然支持这个协议,文震孟立刻红了眼,他向前爬了两步,再次叩头道:“皇上,李国普是个奸邪小人,您可不能上了他的当呀!他会这样做肯定是收了蒙古人的好处。皇上,千万不能继续给蒙古人粮草了呀!这样做只能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呀!”

    文震孟真是急了,他现在就像疯狗一样,开始咬支持这个协议的李国普了。

    只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崇祯皇帝不像以前那样听他们的话了,而是说了句:“各位爱卿,这个事容后再议。”

    然后王承恩就喊道“退朝”。就这样,在群臣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崇祯皇帝就走了。

    这可把群臣们给搞蒙了,毕竟崇祯皇帝从来没有弄过这样的事,他总是和群臣相得益彰。倒是他那个已经死了的哥哥天启皇帝经常会弄出这样令群臣难堪的事来。

    其实从这个事上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的态度,毕竟他也不傻,也能出这个协议对大明的好处,至于说四十万担粮草,他这时还不缺钱。虽然他已经下令把商税给废除了,但天启皇帝毕竟留给了他很好的底子,这时还没有被群臣配合袁大都督给他淘空,因此,这时的他真不缺这些钱。

    只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君子怎么都没有看出此事对大明的好处反而是去阻止此事呢?

    但做这件事确实有很大的道德风险,毕竟用自己的钱去支持蒙古这个也是大明的敌人对正人君子来说怎么说都不是能让人能接受的事。就连当初的天启皇帝不也是没有公开这个协议,而是暗地的用厂卫和个别的官员去暗地的执行这个政策吗?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做事的能力,毕竟这种事根本就是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的,当他接到这个奏折时,只用暗中指示李国普执行就行了。甚至如果他没有把厂卫给剿了的话,这个事交待给厂卫暗中执行就行了。

    但他恰恰就把这个事给拿到了朝堂上,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写到这里,可能有很多读者认为当时的崇祯皇帝还没有经验。

    是,当时的崇祯皇帝在处理这种事上是没有经验,但如果我们熟悉真实的明末崇祯朝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就是在崇祯皇帝当政十几年后,他有许多这样的事仍然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当然也是处理得一塌糊涂。所以,作者只能把它归为崇祯皇帝的能力问题了。

    崇祯皇帝这次是逃过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文震孟他们也在这个问题上是卯足了劲头,于是在后来的朝会上,几乎每天文震孟他们都会对这个问题发难。而且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李国普的支持,使得文震孟恨透了李国普。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在哪里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后,有天韩爌提醒文震孟要想阻止这个协议,那就必须把李国普给扳倒,而扳倒李国普就必须把李国普向阉党上面靠。

    而且韩爌提供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李国普当初是擢升上来的,而不是按正常的渠道升迁的。之所以用擢升这个词是说李国普是属于破格提拔,而且是跳级升迁的。而在李国普升迁时,正是魏公公当政时,所以说李国普的升迁和魏公公脱不了关系,再说了,李国普的家乡高阳和魏公公的家乡肃宁离得很近,两人可以说就是老乡了。

    得到这个情报后,文震孟是十分的振奋。当然这样爆料的事也不需要他这个大学士出马,毕竟那样的话,他的形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于是,文震孟就用国子监生胡焕猷弹劾了此事。果然,对阉党问题十分敏感的崇祯皇帝在看到这个奏折后,很快就让李国普回家了,好在崇祯皇帝还记得李国普这些天来对他的支持,并没有动李国普,只是让他辞官回家了。

    由于在这个协议上持支持态度的李国普的下台,这个明蒙之间的协议是再也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于是崇祯皇帝很快就下令废除了这个协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