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05章 剿厂卫(六)

    而且由于他们来的最晚,船都已经被早来的东厂和北镇抚司的人给用了。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没有良心,想把他们南镇抚司单独留在后面来迟滞官军的进攻,而这些人则趁机逃跑。

    对于这一点,连高四其都不会相信。毕竟现在他们还处在京城的周围,就是逃离了京城也不能说就安全了,毕竟他们的最终目的是田尔耕走之前给大家放出的台湾这个地方,至于这个地方具体在哪?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只是听说在南方,而且是海上的一个岛,要到乘海船出海才能到达。

    根据田尔耕当初留下的消息,先前的厂卫和阉党们都是从松江府的上海县坐船出的海,所以,这次无论是东厂或者是南北两个镇抚司的锦衣卫,大家的目的地就是上海县。

    至于说大家最终能不能到达台湾,现在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毕竟从北京到上海县这中间他们经过的城市太多了,而这些城每个地方都是有驻军的。

    这要是每个地方的驻军都阻拦他的的话,那他们根本就到不了台湾。包括高四其在内他们厂卫的几个头头都清楚自己这些人的战斗力,那是打不过普通的军队的,何况还是这么多城的军队呢?现在做这些只不过是为了尽人事吧了。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他们厂卫的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比较安全一些,毕竟人多了战斗力也强一点,但没有办法,运河就这么宽,如果他们一起走的话,不要说船不够,就是够了,运河上一下子也过不了这么多的船。

    可能有读者就会问了,为什么他们不直接从天津从海船去台湾呢?

    其实这个假设在当时是不成立的。在明朝时天津是个卫城,也就是个军城,他们的战斗力是攻不下天津这个军城的。退一步来说,即使他们攻下的天津城,那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海船供他们出海用。

    虽然说天启皇帝后期开了海,但对外贸易主要是在南方进行的,北方参与的不多。当时大明对外出口的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的产地都在南方,所以从一直以来北方的对外贸易就不发达,大明也不例外。

    况且天津是个军港,除了水师外,根本就没有贸易的商船。再加上如果他们从天津出海的话,他们也找不到去台湾的航路。所以,从天津出海是根本不可行的。

    至于不走运河,走陆上,那就更不可能了。不说他们这些人包括家眷都走不了那么多的路,就是陆上一个个的城他们就过不去。所以,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乘船从运河上走。

    但现在,通州这里所有的船只都已经载着东厂和北镇抚司的人出发了,等他们到达里,现场是一条船都没有。好在东厂和北镇抚司都留下了几个人,为的就是给高四其传信。

    据传信的人说,他们大人说了,他们会给遇到的每一条船下令,让这些船来通州,请高四其和弟兄们耐心的等待。

    对于这种情况,高四其以及他手下的两位千户都没有办法,毕竟这也是实际情况,就是他们先来可能也会这样做的,况且人家还留下人给他们解释了。因此,他们并没有产生对东厂和北镇抚司的不满。

    当然,为了大家的安全,高四其下令,大家安营扎寨,修好防御的工事,也好等官军来攻时能有地方守。

    只不过,高四其得到的消息让他感到有些迷惑。因为在中午的时候,他就得到消息就京营已经集结完毕了,但直到他们到达通州,京营都没有出城。

    后来,当天快黑时,京营才出了城。但之后京营的表现是让高四其十分的惊奇,尽管他也知道京营的状况,但这些人行军进度还是让他感到惊奇,这些人竟然一天的时间才走了二十多里的。

    好在这一天先走的东厂和北镇抚司办事还是给力的,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很多的船只陆续到达通州,到这天晚上时,到达通州的船已经能运走他手下的一半人了。只不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高四其是实在不敢再分兵了,因此他还是命令继续收集船只。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船会来,也是因为崇祯皇帝下令剿灭厂卫的命令现在还没有传到民间,因此这些船主和船工并不知道他们来送的都是崇祯皇帝口中的叛逆。

    他们还以为这些厂卫还是皇帝的亲军,能替皇帝的亲军办事也是很光荣的,况且厂卫出手也很大方,有很多的船只都已经给了订钱。在这些船主看来,运什么不是运,况且运人比运货更省事,更挣钱,他为什么不干呢?

    就这样,高四其他们一直在通州等船,而京营这天走的更慢了,到了这时,高四其才有了个认识那就是京营可能不想剿灭他们。

    当他这样想时,刘千户和李千户来报告说船已经够用了,高四其一听这个,马上就下令全体登船。就这样,到这天的下午两点钟左右他们全部上船离开了通州。

    即使到了船上,高四其也没有放松警惕,他的安排和陆地上差不多,只不过在船队的中间没有安排部队,而是把他这一万人马分成了两部分。刘千户的五千人走在最前面,中间是家眷,船队的最后是他和李千户带着五千人马断后。

    站在船尾远远的看着来剿他们的京营在他们出发后才开始准备集结出发,李千户对高四其说:”大人,我看京营的意思是根本就不想剿咱们?“

    ”嗯,我也有这样的感觉。看来也不是每个人都如这个崇祯皇帝一样混的。“高四其点了点头说道。

    ”大人,他们这样做难道不怕这个混账皇帝怪罪他们吗?“李千户好奇的问道。

    ”那我怎么知道?现在咱们的人都撤了,而暗卫们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能太过活跃了。他们现在能替我们打探一些基本的消息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其他的事就不用再想了。不过,我估计京营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这个混账皇帝下令剿灭我们使他们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受了吧!“高四其看了一眼李千户后,才又慢慢的说道。

    ”如果真如大人所说的那样,希望我们所到的每个地方的官员都产生了兔死狐悲这样的感受,放过我们这些人。“李千户抬起头仰望着天,好像是和高四其说话,也好像是在许愿一样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