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201章 剿厂卫(二)

    “是,”刘千户答应一声,就下令全体出发去通州。

    由于大家早有准备,因此众人很快就集结了起来。按照先前的安排,由刘千户亲自带大部分军兵走在前面,也好给大家开路。而家眷们则走在后面,由副千户王刚带余下的军兵走在队伍的两边,也好在家眷们遇到情况时,由军兵们及时给予帮助。

    毕竟家眷中有很多的老人和孩子,这些人一时走这么远的路可不是好坚持的。而且由于是长途行军,也不会再回来了,因此这些人几乎把家里平时能用的东西都给带上了。什么衣服被子,锅碗瓢盆,粮食盐巴等等,几乎每家都是一车。

    看到大家都开始行动了,高四其对刘千户说“刘大人,这里你由你负责,我到李千户那里看看。”

    锦衣卫原来有十二个卫,每个卫都有五千人的军兵。但现在有很多的人先前已经和阉党一起逃往台湾了,而且有几个卫是整个卫都走了,像留下来的这四个卫则是少部分人走了,而大部人选择留下了。于是在田尔耕走前,就把其他卫里不愿意跟着走的人也合并到了这四个卫。

    这样,由高四其的南镇抚司管二个卫,北镇抚司管二个卫。高四其说的李千户就是他手下的另一个卫的军官。

    “行,高大人,您去吧,有什么事我会及时向您汇报的。”刘千户说道。

    “再会,”两个人互相一抱拳,然后刘千户催马赶上了排成队向前走的军兵,而高四其又看了看这里,然后带着几个手下骑马向李千户的卫所跑去。

    。。。。。

    很快,他们几个就来到了这个卫,和刚才自己家的那个卫一样,整个卫里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其中有些手脚麻利的看样子已经收拾好了。

    当他来到千户所时,听到马声的李千户马上带着自己的人跑了出来。

    “准备得怎么样了?”高四其下马第一句话就问。

    “基本上准备好了。”李千户答道。

    “好,那马上就出发。”高四其命令道。

    “是。”李千户和韩副千户答应一声,立刻就开始集合人马。同时两人的亲兵也开始在卫里通知家眷们开始上路。

    这个卫高四其安排得和刘千户那里刚好相反,是由家眷先行,而韩副千户则带着少部军兵走在家眷的两边,李千户带大部分军兵在后面押阵。

    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和刘千户的人对接。当这里的家眷赶到先前的那个卫时,就跟在那个卫的家眷后面。这样,从整个队伍上来看,就是军队在两头保护,而家眷们则走在中央。

    同时,高四其也派出了大里的探马,再加上一些锦衣卫的暗卫们也会给他报信,因此他可以随时掌握周围的动态。

    到中午时分,这个卫的先头部队,也就是家眷队伍走到了刘千户的千户所。而到这时,刘千户这个卫里的家眷还没有全部出发。因此,两个卫的队伍是合在了一起。

    由于是逃命时分,大家也顾不得做饭了,好在走之前都准备的有饼,于是大家的午饭就是边走边啃着饼,渴了的话,就喝点走之前准备的凉开水。

    两个卫军队加上家眷总共有五万余人,再加上带的东西,造成整个队伍绵延了十几里地,占据了整个的官道。

    这下子,引起了沿路百姓极大的震惊,他们并不知道崇祯皇帝下令剿厂卫的事,也不知道这些厂卫是要逃跑,只是看见这么多的锦衣卫出发了。

    刚看到前面的锦衣卫里,百姓们还以为锦衣卫又有什么大的动作呢?但看到中间这些家眷时,这些人又有些傻了,他们不明白这些皇帝的亲军是干什么去?又为什么还带前家眷呢?

    此时的大明还不是崇祯皇帝后期的大明,那时的百姓如果看到军队经过,可能会关门闭户,有些普通的百姓甚至会合家逃跑,总之是离军队远远的。

    这时的大明的局势非常的平静,军队的军饷也发到及时,因此军纪并不算差。更何况他们现在看到的是锦衣卫。锦衣卫虽然很威风,而且是凶名远扬,但这只是对士人和官员来说的,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和锦衣卫打交道,也就无所谓害怕了。

    相反,知道锦衣卫是皇帝亲军的他们对于锦衣卫有一种亲切的感受,这个感受一方面是距离产生美,另一方面是锦衣卫是专门对付他们眼中的贪官的,对于贪官的恨也使得他们对锦衣卫相当的友好。

    因此,路两边看热闹的百姓是议论纷纷,有些甚至大着胆子走到队伍边上向家眷们打听此事,只不过,早就得到叮咛的这些家眷们是笑面不答。

    对于这个情况,高四其并不知道,因为他现在正在发愁一件事。

    也就是刚刚,他接到了留在京城的暗卫的飞鸽传书,说京营已经集结完毕了。

    看到这个情报,高四其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时的他有点羡慕北镇抚司和东厂了。

    北镇抚司的驻地原来在天津,就是后来迁到了北京,也在东城外,离通州很近。东厂的人原来大多是太监,后来扩大后,调了一部分锦衣卫去听差。

    到了天启皇帝时,魏公公再次扩充东厂,这时东厂的普通番子都是招募来的,由于魏公公的东厂还担负着商税的重任,而商税主要来自南方。因此,魏公公干脆把普通东厂番子的驻地设在了通州。

    因此,如果只考虑逃跑的话,无论是东厂或者是北镇抚司都要比自己这个镇抚司方便得多。高四其估计现在东厂的那些家眷都已经上船了,而北镇抚司的家眷也快到通州了。

    自己这两个卫呢?驻地在西城外,想要去通州的话只能绕过北京城,这个时间可就太长了。尽管说京营的人现在比较懒散,但那毕竟是军队,而自己这里还带着这么多的家眷呢?军队再怎么差,也比家眷们强。好在京营的驻地也在北京西城,他们集合完后得要追自己。

    骑马走在高四其旁边的李千户看到高四其接过传信后就皱起了眉头,就问道:”大人,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京营已经集结完毕了。“高四其说道。

    ”哦,“李千户听完也是眉头一皱,”大人,咱们要快点走了。“

    高四其点了点头,扭过头对着他的一个亲兵吩咐吩咐道:”去告诉刘千户,加快行军速度,京营已经集结完毕了“

    ”是“这个亲兵答应一声,催马就向前跑去。

    ”你去告诉两位副千户,让家眷们除了粮食和武器,其他的东西都抛弃了,全速前进。“高四其又对另一个亲兵吩咐道。

    ”是。“这个亲兵也答应一声,催马向前跑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