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170章 可怜的粮商

    但现在郑三俊师徒已经站出来了,并且和赵南星争斗了一天多的时间了。本来这些大臣还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崇祯皇帝的态度,毕竟赵南星现在的身份是首辅大臣,如果皇帝和他一心的话,那几乎没有哪个人能斗得过,但这一担心现在也可以消除了,因为崇祯皇帝在这段时间内对郑三俊和赵南星的争执明显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

    和钱谦意一样,这些大臣很多也都打探了崇祯皇帝有这样一种态度的原因,当然得到的答案令大家都很振奋。只不过很多人还都想再观望一下,这其中有分为二种类型:

    一是当事人虽然说对赵南星也有不满,但早前曾经受过赵南星的关照,也就是得过赵南星的好处,这部分人就有些不好意思和赵南星做对。当然,如果让他们帮赵南星他们也不愿意。这也是赵南星感到特别心寒的原因,毕竟他在吏部尚书这个职位时虽然说对非东林官员那是一种灾难,但对于东林党官员来说那就是一种幸福了。

    所以有很多东林党官员都在那时受过赵南星的恩惠,就现在在朝堂上站着的官员当中就有好几个也是得过他的好处的。如果说其他的东林官员看到他和郑三俊争斗时选择旁观,他也可以接受,但这几位也选择这们做,赵南星就非常生气。

    现在好吗?昨天晚上他又明确要求了众人和他一起对付郑三俊,而这些人呢?到现在还是采取旁观的态度,这就使得赵南星特别的心寒。

    其实当钱谦意带着他的徒弟站出来和郑三俊一起对付他时,赵南星虽然也很生钱谦意的气,但其他他心里也有数,知道他与钱谦意本来就有矛盾。他只是没有想到钱谦意竟然能与郑三俊站到一起。

    第二类选择这样做的人是因为他们既没受过赵南星的恩惠,本来也和赵南星没有大的矛盾,只不过因为这几天赵南星的趾高气扬的作风让他们感到如果让赵南星这个首辅就这样做下去,那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因此,他们现在还在观察。

    至于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他现在既很享受这场争斗,在他的心中一向是认为做为君主那就要和圣人书中所说的那样让大臣们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再由他来做决定。

    另一方面他又有些矛盾,毕竟无论是赵南星或者是郑三俊都在他当上皇帝这件事上出力不少,郑三俊虽然说最开始给了帮助,但在后期是赵南星的贡献又大一些。因此,无论是选择支持谁他都会觉得对不住另一个人。

    如果从朝廷的角度来讲,他应该支持赵南星,毕竟赵南星是他提拔上来的首辅大臣,有利于朝政的稳定。

    但郑三俊的话他也赞成,那就是赵南星确实存在私心,因此在这方面他又对赵南星有些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表现就是不表态,同时他也想看看赵南星的威望到底如何,他一向认为做为首辅大臣要有一定的威望,一个压不住属下的领导那不是个好领导。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钱谦意跳了出来,竟然和郑三俊一起来对付赵南星。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感觉到自己让赵南星当这个首辅大臣有点鲁莽了,看这个样子赵南星根本压不住场子。

    但赵南星毕竟在他上位时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再加上自己刚把他提为内阁首辅,如果就这样换到他,会让别人怎么看自己呢?因此,他一直坐在哪里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就这样,十二月四日这个早朝就又这样过去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崇祯皇帝的另一个亲信太监高起潜从宫外采购回来,把街上发生的抢购粮食这件事告诉了崇祯皇帝。当时的崇祯皇帝就愤怒了。他的想法和那位刘秀才担心的一样,他认为这是粮商们是在和他做对。

    魏公公和阉贼们当政了那么长时间,粮食的价格一直都很稳定,自己刚把魏公公和阉党打倒,这些粮商们就开始涨价,因此,当时的崇祯皇帝就气坏了,马上命人叫赵南星和韩爌以及钱龙锡这三位内阁大臣进见。

    好吗?赵南星上午和郑三俊他们争斗了半天,好不容易想在下午能休息一下,皇帝又要招见他。好在赵南星在崇祯皇帝还是信王时就在当时信王府的太监身上花了大力气,因此,这些太监大都和他认识,并且也都得到过他的好处,于是他很快就从太监嘴里知道了崇祯皇帝召见他的原因。

    对于这件事,赵南星的确知情,毕竟昨天晚上韩爌派来的管家就说了此事。再说了这本来就是他们原来的计划,要知道原来的粮价对于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太低了,他们后面的那些粮商早就嫌利润太少了。

    心中有数的赵南星很快就来到了内阁和韩爌,钱龙锡汇合后,三人一起去皇宫见崇祯皇帝。

    乾清宫,

    “参见皇上,”赵南星三人一起跪倒叩头道。

    “三位爱卿起来吧。”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平静了下来。

    “谢皇上。”

    “三位爱卿,今天街上出了什么事,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吧。这些粮商实在是可恶,竟然在一天之内把粮食价格涨了一倍,你们说,这些粮商是不是也是和阉党一伙的,看到朕把阉党打倒了他们不平,就用这种方式来和朕示威,真实可恨之极……”崇祯皇帝是越说越生气,后来更是拍着桌子在吼。

    “你们说,朕应当如何对付这些可恶的粮商呢?是不是也应当把他们都给诛了九族呢?”崇祯皇帝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皇上,万万不可呀!”赵南星三人马上跪倒在地大声的奏道,

    “皇上,这些粮商也都是可怜人呀?他们这几年也是受尽了阉党的盘剥,不但要从南方高价把粮食买来运到京城,并且还不得加价卖,而且还要给阉党交什么所谓的商税。这几年下来,皇上,您是不知道有多少的粮商因为不斟阉党的盘剥而全家因此而死。”

    “皇上,您知道吗?他们在南方购粮时一担就要一两的银子,再千里迢迢的从南方运到京城,当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已经使粮食的成本上涨到接近二两了。可恨阉党逆贼们为了求得虚构的盛世,不准他们自由卖粮,反而是给他们规定了每担八百文的低价。”

    “皇上,您知道吗?八百文就是在南方也买不到一担的粮食,于是这些粮商每卖一担粮就要亏一两多的银子,因为这件事,多少的粮商被弄得家破人亡。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魏老贼手下的厂卫们就会立即把这家人给杀光。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活命,有多少粮商就这样被阉贼们给逼死了。”

    “皇上,他们这次涨价也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再加上现在他们认为圣天子把阉贼们给打倒了,再也没有人会盘剥他们了,他们这才敢把粮价给涨上来。皇上,这个价格本来就是他们运到京城的成本价呀!他们感念您打倒阉党救了他们全家,因此以成本价来卖粮,也好弘扬我圣天子的功德呀!”三人是边哭边说道,那样子就好像他们也是粮商,也受尽了阉党的压迫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