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135章 黄和的现场处理

    听了自己老师的话,钱龙锡也点了点头,其实那个姓范的晋商他也见过,因为自己老师家里那个总给大家出主意的程先生就是那个姓范的晋商给介绍来的,再说了东林书院的很多经费也是由他们晋商捐助的。

    由于赵南星有培养钱龙锡做自己在东林党内的接班人的意向,因此也给他介绍过这些晋商,只不过他们现在打的交道不多,毕竟赵南星还活着呢?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明末的印象还认为着商人是社会的最低层,家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也就是说不能为官。其实这个制度在嘉靖皇帝时就给废除了,要不然也不会有东林党的出现。

    比如说东林党的创始人顾宪成就是出生于一个大商人家庭,而赫赫有名的东林六君子中的左光斗的家庭也是大商人,就这东林党人还把他称为大清官,真是开了国际玩笑。没办法,谁让历史就是他们写的呢?

    话接前言,钱龙锡也同意老师的主意,毕竟银子谁不喜欢呢?现在有这个机会既能除掉对手,又能捞取大笔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大明朝,那是他们朱家的,和他们这些人无关,就是换一个朝代也得用他们这些读书不是吗?

    所以,那些大事搞点面子活就行,不能当真,怎么能自己家里多捞银子才是正事。他们师徒这样想,东林的其他大佬不也是如此吗?要不然韩爌会为一个走私违禁物资给女真人的商人做后台,甚至亲自派自己的家人参与此事。

    钱龙锡师徒商量完正事后,找来那些服务的女子怎么享受咱们先不提,但说黄和,此时的黄和已经带着一帮衙役到了案发现场。

    当然,衙门处理这种事也是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的,首先由专门的人来负责勘察现场,然后仵作开始验尸,同时还有专人来对围观者进行走访调查,好弄清事实的真相。等这一切都做完后,再形成文字材料来做为证据,有了这些,审案的主官心里就有了底,最后再对受害人家属以及证人和行凶才进行询问,也就是预审。

    因此,到达现场后,一帮人就开始在黄和的调度下开始忙碌起来。本来一般的案件黄和是不用亲自下场的,自有人把一切做好后交给他。但由于这个案子的特殊性,以及众人的关注度,再加上现在赵南星师徒就已经过问了此事。因此,从查验现场开始,黄和就亲自下场了。

    他要做到的是对这个案子的一切细节都要掌握,也好在以后东林党人和阉党以及厂卫之间发生争执时,他能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在现场的查验,基本上肯定那个去报案的锦衣卫说的都是事实,而赵南星师徒则是满嘴胡说八道,其后的验尸环节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使他对于这些犯案的东林党人更加的厌恶。

    因为这几个孩子的年龄都很小,最小的一个竟然只有四岁。但就是这个四岁的小男孩竟然被打的吐血而死,肋骨更是断了八根,而另外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则是直接被人踩住脖子活活的给憋死了,她那细小的脖子上那个大大的脚印是那么的明显,好像是在控诉着什么一样。

    当然其他几个孩子身上也是伤痕累累,这一切看得黄和是真摇头,如果不是知道这就是现场的那几个东林党的读书人做出来的,他都要怀疑这是哪个丧心病狂的人才能做出来这种事。

    看着现场的惨状,黄和真有一种想做包青天的冲动,想和包青天一样把这几个败类都给处死,但他也只能是想想吧了,毕竟前宋时虽然是文官的地位很高,但并没有高到大明这种程度,因此,包黑子可以把这些人给处死,但他不敢。

    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那等着他的就是家破人亡,况且行凶者还是那些象疯狗一样的东林党人呢?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开始了在现场的预审。对于受害者家属和证人的审理都很正常,但等到开始问这几个读书人时,他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因为这几个读书人明显是满不在乎的样子实在是刺激了他,这就是大明的正人君子吗?他又一次在心里问着自己。

    因为看到来的是文官,钱嘉征他们明显轻松了起来,经常在外面替赵南星和钱龙锡在外面搞事的他们知道文官的规则,那就是不能让读书人给那些贱民抵命。再加上他们在京城中也呆了这么长的时间,中间也根据钱龙锡和赵南星的指示做过一些事,因此,他们也知道这个顺天府的府尹不是阉党的人,当然也不是东林的人。

    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是阉党的官员来审案,他们就不害怕,毕竟他们东林的势力强大,再加上赵南星、钱龙锡对他们的清脑,使他们认为,大部分官员都害怕得罪东林党人,再说他们还是钱龙锡的学生呢?

    而且他们也相信,自己的老师和赵大人肯定会救自己出去的,否则的话,就他们做的那些事一旦泄露出去,那东林的名声就毁了,而老师和赵大人不要说名声了,就是连命恐怕都保不住了。

    因此,心中有了这些依仗的他们在应付黄和的询问时表现的大大咧咧,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心说这位大人年轻时肯定也做过这样事,现在在自己这些人面前装好人,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也是,自己老师和赵大人不也是平常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吗?其实呢?一肚子坏水,当官的都他妈的是伪君子,真小人。这些人一边在心里想着这些,一边回答黄大人的问话,可想而知他们的模样了。

    看着这些读书人样子,黄和很快就结束了对他们的问话,因为再问下去的话,他怕引起围观者的众怒,毕竟他们的言语和运作连自己看着都生气何况这些围观者呢?

    就这样,黄和命人开始收拾现场,然后带着证据和人犯回衙,当然几个小孩子的尸体也是要带到衙门里的。

    回到衙门后,黄和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后,就把自己的师爷王贵叫到了自己的书房里,两人一边品着茶,一边开始商量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