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85章 杨寰的工作

    看着这个在后世会议室常用的大方桌,再看看旁边的那些椅子,魏希孟感觉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后世一样。看来“人们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自己大哥只是看到自己开会时的那种动作,就能让工匠们制作出后世会议室的大方桌,而且这个房间的布置,如果再在每个椅子前面摆上一瓶矿泉水的话,那就是一个后世的会议室。

    “不错,这个会议室布置得不错。”魏希孟由衷的赞叹道。

    “只要你满意就行。”魏希孔笑着对自己的弟弟说道。

    “大家都坐吧。”魏希孟看到众人都进了屋就招呼道。

    “来人,上茶。”魏希孔吩咐道。

    “是。”一个站在旁边的下人答应一声,马上就出去了。

    可能是早就有准备了,不一会儿,两个丫鬟就提着茶壶和茶碗在每个人的面前摆上了热气腾腾的茶水。

    这一幕更是令魏希孟想起了后世在宾馆开会时的那些宾馆的服务员,只不过服务员穿的是丫鬟的衣服吧了。

    “希孟,孙大人早上一般都在军营里,你们到时,我已经让人去叫他了,想来很快就会到的。”魏希孔看孙去鹏还没有来到就对魏希孟说道。

    “好,那咱们就不等他了,先说咱们这里的事。”魏希孟大大方方的坐在了长方形桌子的最里的那一头的椅子上说道。这个座位也是后世开会时的领导的座位。

    “杨大人,有件事得先给你说一下,这次我和许大人来后就不再走了,就由你来代替我去带领船队回上海县,这个事我已经和留在上海县负责的崔大人说过了,你去后,有什么事你和崔大人商量着解决,再说还有你们东厂在上海县的税务官李大人呢?”

    “至于你现在负责的这些造船厂,兵器厂等交给我负责,而许大人则负责做一些保卫和保密工作。你现在的事就是和我交接一下,然后马上回家给家人打个招呼,下午就可以带着船队出发了。”魏希孟严肃的看着杨寰说道。

    “是,我听魏公子的安排。”杨寰马上站起来答道。

    “坐,”魏希孟冲他做了个双手下压的手势让他坐下,然后问道:“杨大人,现在咱们就开始交接,你只用给我说一下工作的进展情况就行了。码头的建设我看已经完工了?”

    “魏公子,码头是已经完工了。”杨寰答道。

    “工作做得不错。”魏希孟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那造船厂那边现在怎么样了?”魏希孟又问。

    “造船厂那边我们现在只建设了四个船坞,上次您回来时就已经完工了,只剩下调试的问题,您当时不是说让先造些渔船,既调试了设备,又能给大家带来肉食吗?”杨寰说到这里看了看魏希孟。

    “是有这么回事,那现在这些做得怎么样了?”魏希孟点了点头说道。

    “您当时也没有说要造多少艘渔船,而我在这方面也没有经验。由于渔船比较小,而船坞要大得多,每个船坞的地方能造五艘渔船,他们问我后,我就让他们就按占满船坞的二十艘这个数量来造了。毕竟渔船多的话好说,一旦少的话,那首先军队的肉食就供应不上了,那就会影响军队的训练的。”杨寰说道。

    “杨大人,你这样考虑问题是对的。那现在那些渔船造好没有?”魏希孟说道。心说,好吗,这次真是太巧了,崔应元在大明找了八户渔民,而这八户渔民可以驾二十艘渔船出海,而到了台湾这边,杨寰恰好安排造的就是二十艘。这样的话,一旦渔船造好的话,那些渔民就可以马上开始捕鱼了。

    “今天就能造好。”杨寰答道。

    “好,那船坞的调试工作也做好了吗?”魏希孟又问。

    “好了。”杨寰答道。

    “好,造船厂的事你做得很好,下面咱们说一说兵器厂的情况。”魏希孟说道。

    “兵器厂的情况是:冷兵器方面,您上次要求先让我们全力打造冷兵器,并且给我们说了那个方阵。所以这段时间我就让他们全力打造长枪和盔甲。长枪打制起来比较容易,现在已经打制好了一千多支,并已经交给孙大人一千支。而盔甲打制的就相对来说要慢一点,现在已经交给孙大人二百件了。”

    “火器方面:火枪,您上次说的意思是先不让打制,我估计您是想做一些改进吧。但我想的是要是所有的人都去打制长枪的话,那长枪的产量就太高了。而我听您说的那个方阵中长枪兵和刀盾兵占的比例都不大,所以如果打制过多的长枪也是浪费,而刀盾这些东西咱们本来就有,也不用打制。所以我就自做主张想给您打制火枪做一些前期的工作。”

    “于是我就问了他们中的老工匠,据他们介绍,火枪中枪管是最难打制的,而且产量也很低。所以我就想先让他们做一些枪管。但他们说,打制枪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一个细铁棍作芯,然后把铁围着铁棍打成一个圈,最后把这个缝隙给焊上。这种方法打制出来的枪管对打制者的要求极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枪管各处的厚薄不均,很容易炸膛。”

    “我一听容易炸膛这个特点,就知道咱们不能用这个,就让他们说另一种方法。他们说:另一种方法就是用一个很硬的东西作钻头,然后对着一个用来作枪管的铁棍钻,一直到钻出这个枪管为止。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太费人力,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钻下去,所以南直隶的工匠就想出了一种方法,利用水力来推到钻头来做这个事。”

    “听到这里,我马上问他们当中有谁会建设这种水力钻的。没想到他们当中来自南直隶的几个工匠还真有几个会的,于是您走的这几天,我就让他们沿着河边建造了二十个这样的水力钻。我估计这几天就能完工了。这样按他们所说,一个水力钻一天一夜可以钻出来三支枪管,二十个这样的水力钻一个月就能一千八百支枪管了。”

    “魏公子,我没有和您说就这样决定做了,您不会怪我吧?”杨寰说完了这件事后,抬起头看着魏希孟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