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魏良卿之子
字体: 16 + -

第80章 厂卫的形象

    “魏公子,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您来安排,所以我也就没有对他们说这方面的事。”这时坐在一边的崔应元插话说道。

    “好,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来告诉大家以后的报酬,当然我说的这个报酬也是和你们要完成的工作挂钩的。”魏希孟说道,“你们现在也知道我们雇佣你们是来给我们打鱼的,我的要求就是你们捕的鱼要能够满足最低一万人的食用需要,只要能达到这个要求,每个出海的人每个月的报酬是二两。”

    “这位公子,你说的是真的吗?”钱老汉睁大了眼睛问道,同时在他后面坐着的几个老汉也都伸长了脖子,大睁的双眼的看着魏希孟。

    显然他们是对于魏希孟给出的这个报酬是非常的意外。要知道他们最好的时候也是一家人才能赚到一两银子,平时大多数时间是一家人辛苦了一个月才能挣不到半两的银子。而现在眼前的这位公子给出的报酬是每个出海的人每个月的都能拿到二两的银子。

    “是的。”魏希孟点了点头说道。

    魏希孟说完这句话,几个老人包括钱老汉的脸上都露出的笑意。说实话,这太出乎他们的预料了,本来他们能来一是因为生活实在是太苦了,而且看不到希望。二是因为请他们来的是锦衣卫,要知道锦衣卫是代表着官府的。官府的人请他们来,你们不敢不来。

    要知道大明朝是规定老百姓必须服徭役的,而这个徭役不但不会给报酬,反而要拿自己的家粮食和银两作为服徭役期间的花费的。所以这个徭役比农税更令普通的百姓害怕,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出门的话就要花钱,所以这等于是让本来就生活很艰难的百姓更加的困苦了。而且如果这个徭役是在外地的话,那这个服徭役的人基本上是不会活着回来了。

    不过这次不一样,虽然他们没有什么见识,但他们也知道锦衣卫是代表皇上的,一般的情况下,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有机会和锦衣卫打交道的。因为徭役是归地方上管的,所以锦衣卫能找上他们就说明不是让他们服徭役的。

    再加上当时找他们的人并没有透露自己是锦衣卫的身份,只是告诉他们有人要雇佣他们去打鱼,而且去的地方比较远,所以最好全家都能去,这样的话,也好有个照应。并告诉他们,那边是管他们吃的的。所以对于他们全家的吃饭问题他们不用担心。因为自己一家子就是在家乡的生活也不好,现在能有人管他们全家人吃饭这样的差事,所以他们全家在商量以后就答应了。

    只是等他们全家都到了上海县之后,他们才发现与他们打交道的人变成了锦衣卫,他们反而更放下心来了。自从他们被锦衣卫安排住下后,一天三顿饭都是锦衣卫的人管的。要知道他们在家从来都是吃两顿的,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过上吃三顿饭,而且能天天吃饱的生活。

    说起来,厂卫的名声在大明虽然不好,甚至就是在历史的记载中厂卫的形象也是作恶多端。不过这个名声只限于士林,相反在大明普通的老百姓心目中,厂卫的形象是非常的正面的。

    毕竟厂卫抓的都是官员,在老百姓眼中,那些被抓的官员肯定是做了什么坏事了,要不然皇上也不会派锦衣卫的来抓他们,至于那些官员的家眷和同仁们说的这个官员受什么阉党的陷害这样的事,其实底层的百姓是不相信的。

    因为中国的历代的百姓都相信一点,那就是最上面的领导本意是好的,只是下面的官员在执行中出了问题才使下面的百姓受欺负的。

    所以中国的老百姓就有一种告状的习惯,这一级的官员贪污受贿,官官相护,那就继续向上告,他们相信最顶层的官员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定会给他们主持正义的。最后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告御状。他们有这样的信心,就是因为他们相信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一定会为他们主持正义的。

    在中国,包公那么有名,就是因为老百姓对于大宋的皇帝有这样的信心。相反,如果他们认为这个皇帝不主持正义了,那他们一定会起来反抗的。而大明朝这一点做得最好,因为皇帝在各地派的都有锦衣卫,而厂卫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那就是皇帝的代表。他们如果有什么特别过不去的坎的话,可以去找厂卫来反映。

    说起来,大明朝的锦衣卫其实有点象我们现在的纪委。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纪委的人带走了某个官员的话,那我们普通的中国人会有什么反应呢?当然是相信这个官员肯定是贪污受贿了,不会有人相信这个官员是个清官这样的话的。

    所以,如果不是现在的大家都有文化的话,也是和大明朝一样只是一部分人识字的话,那纪委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去。当然这个名声说的是在读书人中间以及历史的记载中。毕竟历史也是由读书人写的。那以后的历史可能会记载在我们所生活的这段时间内纪委的人作恶多端,是人神共愤的。

    历史上崇祯皇帝一开始对陕西等地催交税款,马上就有人起来反抗了,根本没有一点的犹豫,也没有人象从前那样怀疑这是下面的官员在胡作非为,而崇祯皇帝的圣旨肯定不是让这样做的。甚至没有发生百姓去告状之类的事,而是直接相信了崇祯皇帝会作这样倒行逆施的坏事。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崇祯皇帝上台后对厂卫的清算,给了下面的百姓一个这样的暗示,那就是皇帝不为民作主了,而是为作恶的士绅作主了。刚才我也分析了厂卫在底层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和士绅心中的地位是截然相反的。是反腐的形象,同时也是皇帝和普通百姓沟通的一种桥梁。

    但崇祯皇帝上台后,直接把厂卫给撤了,而文官们出于对厂卫的恨,于是各地的厂卫人员大量被当地的官府给杀害。这就给普通的百姓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皇帝不反腐了,而是要和下面的官员一起对他们这些底层的百姓敲骨吸髓了。

    如果我说的还不够清楚的话,那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现在中央把之前作反腐工作的纪委撤消了,而各地的纪委人员纷纷被抓起来杀掉,反而之前抓的贪官都能放出来然后再坐上高位的话,那我们现在普通的中国人会有什么反应和想法呢?如果大家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崇祯皇帝上台后,大明就迅速陷入也内乱中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