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董卓
字体: 16 + -

第4章 顺水推舟

    董卓顿了顿嗓子,从容道:“诸位将军,我们从凉州起兵已来,一路劈荆斩刺,诛宦官、平叛乱、扫贼寇,军队是越拉越大,官职也越做越大,这肩上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可树大招风,曹操、袁绍之辈不思恩义,数次兵犯天子,扰的民不聊生,战乱不堪,兼之白波入侵,南匈奴造反,并州尽失,我意代天子巡猎,兵伐并州,诸位意下如何,各抒己见,不与责怪!”

    董卓没有点破谁要害他,但就十八路诸侯,谁不想取董卓的性命,诸将也不会刻意去纠结这个问题,这只是董卓的抛砖引玉。

    诸将开始议论纷纷,舍弃关中,他们是一万个不情愿,好不容易混了一个高官显位,谁也不想变成一场空梦。

    自华雄阵亡之后,李傕便成了董卓手下头号大将,诸将也都以目示意,让他率先开口,上表他们的心意。

    李傕大声道:“太师,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兼之天子移驾长安,我等可以据此雄霸天下,并州蛮夷之地,何必劳师动众,派遣一部并州军去足矣。”

    董卓面无表情,对着其余诸将问道:“诸位也是这般想法?”

    众将不语,俱表示默认,在他们眼中,舍弃关中,实在是不明之举,费力不讨好。

    董卓回笑对着李儒道:“文优,我看此事就这么定了,诸将是也样想的,天下诸侯也是亦然。”

    李儒回道:“太师明鉴,出师并州,讨伐外夷,名正言顺,何人敢拦!”

    诸将陌然,疑惑不解的看着董卓,放着好端端的清福不享受,去招惹什么蛮夷!

    董卓厉目扫视了一圈,只有末首一人闭口不言,所有所思。

    “贾文和,你意下如何?”

    此人正是贾诩,现为张济帐下从事。

    贾诩吃惊的看了一眼董卓,躬身行礼道:“属下愚钝,不敢扰乱太师明断。”

    董卓内心骂道:好你个贾诩,明哲保身,可这次你休想置身事外。

    董卓淡然道:“贾文和,别人不识你,某家可一直惦记着你,贾诩上前听命!”

    贾诩诧异不已,躬身拜于台前,道:“臣贾诩听凭太师差遣!”

    “着贾诩升任军师祭酒,参议军机大事,不得有误!”

    董卓起身,意味言长的扶起贾诩,笑道:“贾文和,出师并州就全权有劳你了。”

    面对这诡异一笑,贾诩感觉自己已经轮入万劫不复之地,再也不能退居幕后了。

    祭酒可是一军之中除却统帅之外,最重要的职位,董卓突如其想把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个以前不受重用的谋士,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可也就董卓自己知道,贾诩可是三国毒士,真才实学,不牢牢抓在自己手心,只怕反过来,自己怎么被玩死的都不知道。

    贾诩神色乎暗乎明,是福是祸世事难料,也罢,就助他董卓一番又有何妨。

    “臣贾诩叩谢!”

    董卓满怀欣喜,示意诸将落座。

    “张济,听说你的侄子张绣武艺不凡,可宣进大营,让某家看看。”

    这种好事张济自然高兴不已,忙通传士兵下去宣张绣进帐,又对董卓谢恩道:“能得太师青睐,实在是吾儿三生修来的福气。”

    少时,只见一银袍小将入帐行礼,英俊十足,讨人喜欢。

    董卓庆幸道:“你便是张绣?”

    张绣不卑不亢,正然回道:“正是末将!”

    “好、好、好!”

    董卓连说了三个好,询问道:“你师从何处?”

    张绣答道:“太师恕罪,师傅他老人家不愿外人提起他名号。”

    张济呵斥道:“绣儿,不得无礼!”

    董卓却是乐在其中,看来野史所传不假,这张绣和张任还有赵云十有八九还真是老怪物童渊的弟子。

    即是枪神童渊的徒弟,武艺自当不弱,自己正苦于没有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现在倒好,直接送上门来了。

    “百鸟朝凰枪”

    董卓自言自语道。

    张绣一惊,张济一乍,这是张绣的看家绝技,外人没有几个知道,为何董卓会知道呢?

    张济连忙附和道:“太师圣明,绣儿,还不给太师请罪!”

    张绣目瞪口呆的看着董卓,好似自己的一切都被看透,躬身行礼道:“末将愚钝,还望太师责罚!”

    董卓大笑道:“何罪之有,快快请起,张绣上前听命!”

    “张绣,今本太师封你为建忠将军,独领一军,你可满意!”

    张绣欣然而喜,跪地叩谢。

    月上树梢,已到半夜,董卓起身霸气外露道:“时候不早了,今夜之事万不可外漏,否者军法从事,诸将回去之后,不得轻举妄动,静候军师祭酒贾诩的号令,不尊号令者,杀无赦!”

    “诺!”

    诸将领命。

    董卓又道:“我已上奏天子,诸位皆位列侯爵。”

    “叩谢太师!”

    这是董卓唯一能做的,他不知道能不能平复诸将心中的怨言,可如今兵势单薄,凉州军只有不到五万兵马,他不想放弃一兵一卒,到了并州将是一场恶战,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孤立无援之下,人口将变得难能可贵。

    董卓连夜起身返回长安,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安排,这年头,要想活命,你就必须快人一步。

    第二日,天刚大亮,一封太师府奏函便呈到了王允手中,董卓要加封手下大将,并且言辞激烈。

    王允怒意冲冠,只见其上写着:臣年老体衰,恐不能为国效力,又怕蛮夷犯我威仪,今特请命,表奏李傕为骠骑将军,进封云中侯,郭汜为车骑将军,进封武成侯,牛辅为卫将军,进封晋阳侯……”

    董卓手下能叫上名号的全部加官进爵,高如李傕等人为列县侯,最低也能赏个杂号将军。

    恰巧此时,吕布上朝而来,见王允愁眉不展,询问道:“司徒何事如此?”

    王允怒气冲冲小声道:“董卓奏请手下大小二十七将全部加官进爵,天子威仪不存,国之大哀!”

    吕布接过奏章,看毕之后,大笑道:“司徒何故烦恼,我看此事正好顺水推舟。”

    “哦!温侯何出此言?”

    吕布解释道:“司徒不曾发现所封爵位俱是并州之地,云中等地早已落入匈奴之手,如此倒好,正好可以将凉州军驱逐出长安!”

    王允拉扯过奏章,重新看了一遍,这才大笑道:“真是老糊涂了,多亏温侯提醒。”

    (本章完)